
【荷塘“PK大奖赛”】陶三老爷的传说(散文)
都昌县土目村有个老庙,坐落在大屋圈竹峦怀里。此庙好像是按民宅模样建的大八间,中间的大天井两头各有一间厢房,下厅两边是大正房。上厅有神龛,摆放着菩萨,没有分隔房间。这上厅还做过学堂,我就是在这启蒙读书的。有人说,这是东晋陶侃家乡的家庙,没有和尚伺候。
庙里历来只有一文三武四尊菩萨——文官是叔父,武将是陶一、陶二、陶三兄弟。陶一使狼牙棒,陶二握剑,三老爷是腰缠红带(软兵器)手握弓箭。人们都说,最小的三老爷最有本事,大家都是求这三老爷。这四尊菩萨与史记有出入,即使县志也难查考。也常听人们说,当地几百年,什么大先生长呀短的,怎么连这么大的事没记载,使之成为一个谜?哈,也就是还不很通文墨的秀才,平时拉点酸臭架子,忽悠乡下人而已。
据说这庙里的菩萨曾经很是灵验,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纷纷朝拜。像雷山当时正发瘟疫,死了很多人。后来,雷山的新屋徐家几个村子,派代表到老庙,求三老爷救治。那里的人一直传说是三老爷下了仙药方,才制止住了瘟疫。是不是巧合,不得而知。反正也请了很多郎中治疗,偏方、草药都吃了,大仙也求了,最后瘟疫消除了。大家认为是大仙救治了他们。为了感恩,建了雷山庙,也立了同样陶家的四尊菩萨神位,还特别定了六月初三日是雷山庙会纪念日。这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有雷山庙为证!每年的六月初三日这天,当地的人还要约亲朋好友赴宴、朝庙、看大戏,热闹非凡。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三老爷龙舟赛显灵的故事。
鄱湖边的男人在五月端午节里,最感兴趣的事是莫过于龙舟赛。龙舟可赛出男人与风浪搏斗的豪情,赛出男人的阳刚美。鄱湖港汊多,这天几乎到处可以看到龙舟赛,湖岸都挤满了男女老少。有小型赛几号船,有中型的十几号船,有大型赛几十号船。这要看村子实力。多宝乡坛子口是大湖汊,每年都是最有实力的大村子参赛,彩礼也丰厚,一些商贾大老板也很乐于赞助。多宝乡长垄湾刘家与苏山乡大屋圈胡家是老对手,是劲敌,有输也有赢,但双方总是不服输。
这一年,我们村早早打造了一只新龙舟,窄窄的船身,龙头昂起,金光闪闪的龙鳞,红红的龙舌,张牙舞爪,真像一条活龙。节前还训练了几天,可以说准备充分,信心百倍,并且还决定把陶三老爷抬上船压阵,誓与长垄刘家决一雌雄。哈,我们的情况,刘家也派人暗中刺探清楚了,并作出相应的部署。不知他们从哪里请来了一尊神通广大的菩萨上船压阵,也训练了几天。
多宝坛子口是名符其实的坛子形象。三面是山,只在向西有个小口子,里面是大大的湖汊,南北二风到这都会减弱,湖水清澈,碧波不惊,最宜龙舟赛。坛子口湖汊周围的山,也不是什么高山峻岭,也就是沙丘小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藤条、灌木、小树,一些名贵药材还真不少。
端午节这天,湖叉周围的沙丘都站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还有好多大孩子都趴在小树叉上,像坐沙发似的半躺着。几十只龙舟一字儿排开,对面水中央有彩旗船,一些会长、裁判也都坐在船上候着呢。
一声炮响,几十只龙船如梭似箭向前冲刺。船头的锣鼓手起劲地敲打着,‘咚!咚!锵!’,‘咚!咚!锵!’;坐在船舷上的运动员们,按锣鼓点的节奏,划着橹板(一人一把像铁铲的短柄小浆),好像是叫桡,对叫桡。咚的第一声鼓,是桡插入水里的号令;咚的第二声鼓,是桡用力划的号令;最后的锣声‘锵’是桡出水的号令。按锣鼓声,桡是插、划、出水的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赛区水道约两华里,赛出三分之二水道时,也就只有二三只龙船冲在前面了。剩下一百米时,还是最有实力的老对手在冲刺。这时的锣鼓手更是来精神了,因为他们既是指挥者,又是加油助威者,能含糊么——表情坚毅又激昂,密鼓配紧锣铿锵有力——咚咚锵!这时,一秒钟怕是要划四桡桨,四个‘咚咚锵’锣鼓组合声吧。划船的真的是够拼的啊!听老人讲,这时长垄湾刘家的菩萨大仙,是个使大刀的武将,向我龙船头劈了一刀,船破为两半,陶三老爷立即用红腰带缠捆龙舟,龙舟仍然没事;同时弯弓搭箭,一箭将刘家船射了一个大窟洞。刘家船上的菩萨也用法力护住龙舟,只是法力差了一点,船头偏向,转了个小弯。胡家船立即从后面,从刘家船旁边,一越而过,直冲彩旗船。大屋圈胡家龙船夺下了彩旗。老人说,大屋圈的龙船,一到村岸边破为两半,好险啊!真是三老爷保佑大家,平安回到岸上呢。
听起来,真是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但是传说中的大仙斗法,那样一么一,二么二的,像真人打仗一样。那么,能看见两尊菩萨的神灵斗法,那人真是有法眼啊!呵呵。
呵,我还听老人讲,那次抬陶三老爷菩萨轿子的两人,是踏着三老爷的祥云回到老庙,没有走地下的路,是从空中回来的。呵,这法力显灵更加玄乎呀!大家把三老爷菩萨请出轿子,放回神龛上。有人看见三老爷脸上有汗水,就用汗巾给擦了擦汗水。许多老人都猜测,就是不该给菩萨擦汗,自此,菩萨就很少显灵了。
老人们真的如是传说。呵,我五六岁时,真的好相信;现在知道,传说得那么玄乎,应该是乡亲们,对陶三老爷的爱戴之情所致吧。
尽管人们没再看见三老爷显灵,文革时老庙也被拆毁了,但现在还是重建了这座庙,人们照样虔诚朝拜,祈求陶三老爷保佑平安。
据说三老爷生前是神童小武将,年少时就神勇无敌。可能是太厉害,十几岁就被奸臣用河豚子害死了。祭祀不可用粟米粑作祭品,因为粟米与河豚子相似。用粟米粑会激怒菩萨,是对陶三老爷的不敬。
一般来说,造庙雕塑神像来纪念,其人生前一定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对当地的贡献一定很大。三老爷庙,只有口头传说,没有历史记载,算是个谜团。
迁徙他乡的陶家后裔的表叔、表兄们,请在家谱上帮助核查一下有关这座老庙的来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