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追“鬼”
摘要:幽州古城西门外,大沙河边有一座庙——寄骨寺。是停放棺材、火化和尚、尼姑的地方。
幽州古城西门外,大沙河边有一座庙——寄骨寺。是停放棺材、火化和尚、尼姑的地方。
鬼子侵占东北后,血雨腥风,民不聊生。不少妇女,在这寄骨寺出家当了尼姑。
寄骨寺处于松树环抱的山洼,一个炼死人的坐罐——白塔,不时地冒着青烟,阴森恐怖。不少骇人听闻,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驻扎在离此不远的北镇庙里的鬼子,这天不知为什么天刚黑,就来寄骨寺骚扰。
一个鬼子路过庙门前的窗子前,见窗户里有绿莹莹的鬼火般的灯光在闪烁。鬼子大着胆子向前去看,只见一个无头女鬼,一手抱着血粼粼的脑袋,一手给脑袋梳头。鬼子一激灵,以为自己看花了眼,趴在窗台上想仔细看看。没想到无头鬼站起来说:“还……我……头来……”边说边拎着头走出禅房,边走边对鬼子叫着:“还……我……头来……”
吓得小鬼子连滚带爬的赶紧往回跑,拎头鬼一直追到北镇庙大岭下……
拎头鬼回到禅房。禅房里传出众多女鬼的哭笑声,一直到鸡叫才平静下来。
【编者按】小鬼子的恶行,真是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小说开始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境界,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小说的内容并不复杂,情节也不曲折,但反映了日军侵华期间的罪行。小说语言朴实,感情色彩浓厚。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5 楼 文友:清闲若水 2019-03-30 18:55:44
用意深刻。长山兄,反复细读,前言“寄骨寺”是存放棺材,火化和尚、尼姑的地方,似和良家妇女到寺出家矛盾,以及后来鬼追鬼情节,和出家妇女也没有联系。不知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