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脱贫路上(随笔) ——新蒲新区永乐镇采风纪实
一、沐浴在冬日暖阳下
“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2017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年来,习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正是广大的困难群众。”
十二月二十六日,风和日丽,冬日暖阳普照,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的诞辰纪念日。不知道是否巧合,由遵义市文化艺术学会与新蒲新区宣传文化中心联合组织,永乐镇脱贫攻坚采风活动定在这一天启动,便为之增添一抹亮丽色彩,也更加具有意义。而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第一次有幸参加这次采风,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本地各位活跃在文坛的老师大腕,又是如此一个极具意义的活动,兴奋激动之余,心中更多的则是忐忑与惶恐,更加地感到身上的压力山大。同时,也深知机遇与挑战之不可分隔,更是带着一份向老师们学习的心态,在梅子老师的鼓励下,踏上了这一次永乐采风活动的征程。在此,也要感谢副会长兼秘书长梅子老师的邀请与鼓励,给予我这样一个新人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们永乐采风组一行二十一人,除开赵剑平主席几位乘坐小车先去的,其他人都于二十六日晨八点钟准时,在红花岗步行街口上车,沿万里路出城,途经颜村、新蒲,过机场高速,转道绥阳县郑场镇,再绕行了一段十分颠簸难行的乡村公路,终于在上午十点钟赶到达此行目的地永乐镇政府。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同行的老师们大都是省作协会员,在文学天地里有着各自足以骄傲的资本,不过,在面对我这个完全不入流的新人时,并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来,尽管由于舟车不便,没有过多的交流机会,老师们和蔼可亲的笑容,依然如一抹春风,让我紧张的心情得以缓解,而听着老师们,特别是梅子老师对此次采风活动的一些细节上的交代,本着多听、多记、多学习,渐渐地让我能够慢慢地进入状态,捉摸到一些以往不曾接触探索的方向,可谓受益颇多。
到了地方后稍作休整,便步入永乐镇政府会议室,在永乐镇党委书记蒙小文同志的主持下,举行了一场简短的采风动员座谈会。国家一级作家、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原遵义市文联主席赵剑平同志,在蒙小文书记对永乐镇基本情况介绍后,针对此次采风活动工作要求,结合实际,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概括,并对各位作家的采风内容,作具体的安排。随后,各位作家根据自己所了解与认识,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自具体的问题和看法,永乐镇党委蒙小文书记与镇政府各负责干部协调回答。中午十二点,座谈会顺利结束,全体人员到镇政府食堂统一就餐。
由于时间紧,参观点区域分布分散,中餐后并未休息,全体采风组人员坐上镇政府准备的车辆,在永乐镇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集中开展现场观摩会,对永乐村、源泉村、骊龙村及永乐镇在建重点水利工程“绿塘水库”进行了现场观摩。
在永乐村,主要对其东风组、香湾组精品水果基地、黑山羊养殖基地、人居环境改造点、村级办公阵地和文化广场建设点,还有代家沟组道路、电网改造项目及绿塘水库水利改造项目等,进行走访观摩。其中,香湾组精品水果基地,以猕猴桃基地和蜂蜜李基地,为永乐村脱贫攻坚战略长效产业中重点种植示范项目。对此,政府投入扶贫资金600万元,总规模为1000亩,按照政府投资、公司管理经营、贫困户分享红利的利益联结机制运作,群众、村、公司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另外,村委还引进黑山羊养殖项目,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54.9万元,养殖黑山羊360余只,其中种羊330余只。基地采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其中贫困户占股32%,村级集体经济占股22%,合作社占股46%。并针对性地增加了贫困户寄养模式,将100余头发放给贫困户养殖,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在永乐村香湾组一号及二号观摩台上,能够清晰地看到成片的,经过规化处理的猕猴桃园林,而所处对面和另一座山坡上,便是今年刚引进的蜂蜜李种植基地及黑山羊养殖基地。由于季节关系,并且大多数为今年新种植秧苗,不能有一个直观的视觉效果。不过,负责导游观摩的村委干部介绍,他们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是在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学习取经,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种植经验。这位负责人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着一股满满的自信。也感染了我们此行的许多作家,开始在憧憬着等到来年挂果的丰收季节,一定要再来此地,一品香甜多汁的猕猴桃,和如蜂蜜一般甘甜的李子。
途经一户人家,正好是此次采风活动中,镇上安排采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一户典型代表代义贤家里。这是一家因病致贫贫困户,至今还有一万余元的欠款未还。不过,在永乐镇四在农家,美化家园,三改三治专项改建扶持下,通过专款专用,为他们改造了包括厨房、卫生间及猪圈,包括庭院院坝硬化处理,使其整个布局从卫生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杜绝病从口入的发生。也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人居环境面貌,使住得安心、舒心,少了后顾之忧。另外,在帮扶干部,食品药监局局长李飞雪的帮扶引导下,针对代义贤父子身体状况,建议其在经营好土地种植外,就近以帮零工创收,其妻子胡泽会由于脚步静脉血栓,行动不便,也不能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运动,主要操持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另外,为其申请了家庭养殖特惠贷,养殖了三头猪、一头牛,一头羊,及近百只鸡。他们家的土地也纳入了猕猴桃种植基地范围,在土地出让金与股份分红上,为家庭基本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这样,在政府与帮扶干部的帮扶支持下,在代义贤一家人的勤劳与努力下,经过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目前年家庭收入近两万元,人均年收入六千元的可喜成绩,基本上摆脱了贫困的帽子。
国家在2014年实施农村贫困户登记在册,经过一系列摸底排查,随后进一步启动精准扶贫政策,严格把控与解读,对真正贫困农户进行精准帮扶,由各级干部细分帮扶到户。针对各贫困户贫困原因进行脱贫指引,对因病、因残贫困的人家,有针对地进行医疗救助,在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础上,各级政府又推出民政救助、贫困户专项扶助资金,尽最大限度地为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各级区县政府出台有关政策,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蓝图,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结合短平快的庭院经济,切实地为农民利益出发,以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地走向小康之路。而在对永乐镇永乐村初步的走访观摩中,一路上所见所闻无不告诉着我们,2017年永乐镇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并非空穴来风、泛泛之谈。也让我们对上午的观摩座谈会上,蒙小文书记所介绍的一些情况,有了更加生动而具体的认识。
接下来,在永乐村办公大楼前新修的文化广场,我们永乐采风一行坐上车前往代家沟永乐水库,观摩了解代家沟组道路、电网的改造项目。代家沟深处永乐水库最里面,四面环山绕水,虽然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然而,道路及电路简陋,通讯更是难以通畅,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原本有三十多户人家,异地搬迁扶贫迁出一部份,加上一些外出打工者在外购房安置,如今里面只剩下十几户人家。而为了改善这十多户人家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村里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造措施。其中包括耗费两百多万扩改建七公里长的通村山路、电网改造,以及村民土地退耕还林等,以保障和改善目前村民组的生活质量,争取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坐车大概十来分钟,下车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向上,最后到达永乐水库大坝上,十来人一组分别坐上两艘当地农家专门摆渡用的渡船,摇摇晃晃地向着代家沟划去。通过与船家的聊天了解到,像这样人工摇浆的渡船,一个来回得划上差不多一个小时,仅是渡船费就得二十大洋。虽然有一条山间小路,却十分难行,一般是年轻人才偶尔走走。遇到老弱妇孺出行,只能坐船,虽然也不是十分方便,胜在更加的安全。大约半个小时时间,渡船到达目的地,代家沟村民组。上了岸,入目一片荒凉,除了零星的几户人家,基本是木质的房屋,也许是季节的原因,土地基本上荒芜着。原本以为的世外桃源,半点没有桃源胜境的感觉。在回来的船上,一位带队干部引起我的注意。经过一番交谈了解,此人正是新蒲新区宣传文化中心派驻永乐村第一书记唐果果,今年八月到任。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月时间,由于其脚踏实地,深入基层,如今早已对永乐村的情况有了深刻详细的掌握。交谈中,唐果果书记一边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一边也根据他自己这几个月的深入调查了解,结合当地的具体环境与条件,给出自己的想法,让我有一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看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年轻书记,不禁让人对党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在精准扶贫的掌控与力度上,所给予的坚决而有力的支持。也对这些派驻下乡的帮扶领导干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正是有了他们这些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基层,在脱贫致富中一心为民的干部同志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无数的广大贫困人家最终摆脱贫困这顶帽子,走向温饱之路、小康之路。船舱里,梅子老师与几位老师兴致正浓,唱起了一曲曲红色经典歌曲。或慷慨激昂或悠扬婉转的歌声,穿越在空旷的山水之间,使人暂忘了一路舟车劳顿的疲累。仿佛间回到曾经的青春岁月,正迈步向心中梦想之境,而努力奋斗着,心头分外激动。
下了船,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坐上去源泉村和骊龙村的车,车子一路颠簸着,大家都有些的疲累,不过,依然非常的兴致高昂,相互交流着此行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源泉村村委脱贫攻坚领导办公地与示范点,刚一下车,大家便被那里专门陈列的脱贫攻坚展示牌所吸引,纷纷拿出相机或手机拍照存档,一边向当地带队的干部同志询问,搜索着自己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与永乐村不同之处,源泉村主要以茶业种植为主导产业,养殖业也同样以黑山羊养殖为主。另外大力发展农户庭院经济,多方举措,齐头并进,努力提高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以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而在紧邻的骊龙村古榉树保护处,三株高大茂密的榉树,令众多老师为之感叹不已。据当地带队干部与几位本土老人的介绍,这三株古树经林业部门专家鉴定,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亚洲仅存最大的古榉树群。出于好奇,我们试着六七人合围,环抱其中最大的一棵树,足以见此树之巨大。而在相邻不远的另一棵,却是一番藤缠树的奇妙景观。在这棵亦需要三四人合围的榉树根部,一根足有水桶粗细的藤蔓,紧紧地绕着树身,攀延而上,他们仿佛一对相依为命的恋人,在无数个风雨与共的岁月里,早已不分彼此地相互纠缠着,相携走过,与天地长久,此生契阔,红尘纤陌,把刹那化作永恒,供世人传唱。
随后,在观摩了永乐镇省“水利三大会战”重点项目,总库容量2040万立方米,正在加班加点修建的“绿塘水库”,在超过预定晚饭时间近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回到永乐镇政府办公地。食堂的师傅们辛苦,早已准备好一桌简单而丰盛的美味佳肴,面对着一盘盘极富地方特色的美味菜肴,早已饥肠难耐的大家,纷纷自己动手,自食其力,食指大动间,一边赞叹菜品的新鲜味美,一边感叹着这样生态健康的美味难得吃到一回。而听一旁的工作人员解释,到现在镇政府食堂的菜品来源,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以绿色健康主打。这也难怪其味道与平时在城里不同,如此天然去雕饰的菜品,根本不需要多少调料的辅助,自然清香怡人,味蕾跳动间,给你久远悠长的回味,倍加的舒心、爽快。稍后,坐车十来分钟路程,我们永乐采风活动的全体人员来到一座山庄休歇。在差不多坐了一天的车后,大家早已疲累不堪,简单的洗漱过后,两人一间分配好房间,各自睡觉休整。
而明天,将是这次采风活动的重头戏码,针对永乐镇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施行,在新蒲新区张书记直接领导下,永乐镇党委及下面各级村委党委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成立永乐镇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到村落实开展工作,以长效生态种植与养殖为龙头,短效发展庭院经济,结合教育扶贫、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可行地实施脱贫致富,以点带面,鼓励先进,示范引领,打了一场脱贫攻坚的硬仗、胜仗。而这其中,有许多脱贫致富的典型、个案,有无数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在这一年里,整个的永乐镇就像一个上满发条的机械,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似乎可写的很多、很多,而如何地把握,正需要我们采风组的每一个人,去采访到具体的人,通过深入地了解,剖析,掌握最详细的资料,然后,才能下笔如有神,一蹴而就。所以,明天会为每一位采风的作家提供对应的采写对象,通过一天的时间采访了解,希望能够对此次采风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满的结束。而对于我这样从未写过纪实性散文的,本身属于半壶水的门外汉,又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采风活动者来说,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然而,既已走到这一步,也无退路可走,哪怕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其间,幸亏梅子老师一直在不断地提醒,针对我将要采访的人,梅子老师提出了几点经验性极具意义的建议,正好与我心中一些想法不谋而合,无形中给了一颗定心丸。思路渐渐清晰,方向逐渐明确,万事具备,我心里暗暗期待着,明天将会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等待着我去发现、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