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乱世乡医(小说)
1927年,赵光科21岁,医疗技术研习得愈加精道,成为方圆百里内的知名医生。
这年利川战事不断,先是六月里,冉广儒率“八德会”会员一万多人,击溃四川军阀杨森两个团。八月,川军贺国强,潘英久在汪营与黔军王怀珍部交战,李子坳、城关、团堡等地民团参加战斗,李子坳民团团长刘慧卿被俘,川军直如利川和李子坳。九月底,利川花台神兵与川军甘占元血战,神兵战败。此时利川知事改为县长,首任县长陈广生,上任一个月被利川地方势力联合土匪杀害,石俨山接任县长。局势是腥风血雨,朝秦暮楚,百姓不得安宁。好在维护团堡安危的冉作林民团富有实力,自打败梁来健的入侵后,团堡再没有遭到土匪一类的入侵和危害。
可是一场疾病却在冉作林民团发生了。那天,民团一中队早练时,几个士兵突然面皮发红,额头冒汗,周身发冷,相继到地。中队长郭胜大惊,慌忙报告给冉作林,冉作林急忙喊来赵光科检查。赵光科对士兵一一查看,觉得这病很奇怪,但是拿不准,就做感冒治理。吩咐团部煎熬感冒药汤。
接着二中队,三中队里也有十几个团丁出现相同症状,时冷时热,冒汗不止,浑身无力。
团丁们喝下药汤,无济于事,一中队还有两个团丁死亡。
赵光科见自己的药治不好这病,很是着急。自己雇来马车飞往利川,求来一位与自己师傅蒋登红相好的老医生陈法来帮助检查确诊。陈法到现场一看症状,说:“大事不好,严重了。”冉作林问:“什么病?”
“是传染性疟疾病。不好治,因为没有特效药。”陈法说。
此时,几个百姓也来找赵光科,说:他们家里接连出现发冷发热的病人,要求赵光科医生治疗。
两三天,这场疟疾很快传染到晒田坝、长槽、大坝、安乐坪、金龟等地的百姓中间。一时上百人来求赵医生诊治。赵光科无可侍从,只是安慰来人,叫大家不要急。说自己慢慢的研究处方治病。
冉作林对赵光科说:“你把处方拿出来,我就出钱买药,在团部熬几大锅药汤,让士兵和百姓都去喝。”
赵光科说:“要得。”可是他从没有见过这种病,一时也拿不出处方。只好静静地呆在一边与陈法医生琢磨。
陈法医生说:“这可能是发疟疾,西医有药叫奎宁,可以治疗这个病。可是要在省城大医院才有,而且很昂贵。”赵光科听说有西药,就说:“您去打听能不能买到,钱找冉团总想法。我还是来研究用中草药治疗控制。”赵光科送陈法医生回县城,自己到一中队住地查看,发现这里有三四个污水堂,蚊子成群不散,很可能就是引发得病的原因,赵光科静心观察后,急忙的查看资料,琢磨着处方。
入夜了,四周死寂一片。唯独赵光科的灯闪亮着,他在翻看着医书和资料,细心地发现信息。看到有一则资料说:蚊子叮咬后和人身体上的虐原虫微生物汇合,就会引起疟疾病。当受感染的蚊子停留在人类皮肤上开始吸血时,疟原虫微生物就会进入人体血液,就会在血红细胞内生长,并摧毁红细胞。症状有轻有重,典型症状是发烧。发冷,出汗,头痛和肌肉痛。看到这则资料,结合病症,赵光科明白了,这就是疟疾,是蚊子叮咬引发的流行性疾病。可是用什么药方呢?他要想出办法来解除这场病魔,救治民团士兵和百姓。
第二天一早,赵光科吩咐隔离疟疾病患者,叫民团将附近的污水塘填平,撒上石灰。吩咐厨房给患者煮熬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吸收的米粥、肝汤、蛋汤、果汁、菜汤等食物。消除患者痛苦。对高热期间的患者,宜多食清淡素净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菜汤、果汁、牛奶、蛋汤等。对壮热口干舌燥者,宜多食新鲜的瓜果,如黄瓜、梨子、荸荠、甘蔗等。
对于各村来的百姓,赵光科也一一给予讲解,要他们注意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和控制传染病铺开。赵光科抓紧研制处方。
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赵光科配出了他的第一个治疗疟疾的处方:柴胡、黄芩,半夏、常山(酒炒),草果,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羌活,防风,葛根,石斛,天花粉,青皮、苍术,厚朴等十七味中药,请冉作林按配方数量购货,在石龙寺门前熬煮三大锅,让团丁和百姓都来喝药。
团丁和百姓患者喝下药汤,果然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赵光科心里很是高兴。因为就在昨天晚上,县城里的陈法医生会信说:“他没有办法买到西药!”
治疗疟疾第一步有了收效,赵光科继续针对没有得到缓解的病者进行处方。他再次观察病者病情,悉心研究药草的性能。又通过一天一晚的组合,配成了第二个治疗疟疾的单方:白虎、桂枝、生石膏(先煎),知母,甘草,粳米,桂枝、人参,青蒿、鳖甲(先煎),生地,丹皮,入常山、草果、柴胡。再请冉作林按配方数量购货,在石龙寺门前在熬煮三大锅,让团丁和百姓根据自己的病情来喝药。有的百姓还把药汤带回家里,让患者服用。果然这个处方收到更大效果。
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疟疾传染病,竟然被赵光科用中药克制住了,在当时简直就是奇迹,民团恢复了战斗力,冉作林满怀高兴,奖励赵光科200大洋。民众得到赵光科的治疗,都对他赞誉不已。安乐坪的肖老汉说:“在团堡能治好这种病的还没有先例!赵医生简直是神医!”
赵光科在众口的赞誉中得到欣慰。他想:医生就是要舍得花费自己的心力,把解救天下百姓作为责任的才算是好医生。
一天上午,赵光科正在诊所配置方药。突然气啜嘘嘘的跑进来一个来十来岁的小男孩,那男孩四方脸蛋,满头汗珠,两颊绯红,眼睛咕噜咕噜的转动,显得很是机灵。那男孩一进入诊所,就给赵光科跪下,说:“赵医生,我那50多岁的父亲,今早上山挖树疙蔸,不幸摔下山岩,脚走不得了,请您去救治一下。”
赵光科拉起小孩,问:“你是哪里的人?叫什么名字。”随即递给小孩一杯开水。
那小孩“咕噜咕噜”的喝下水,回答说:“我叫黄金钟,父亲黄天帅,家住长庆,挨大瓮天坑不远。”小孩接着说:“我父亲在家里喊天喊地的哭,请您去给看看吧。”
“你一个小孩子,咋知道我会治疗伤病?”赵光科问。
“我们这一带都在说您是最好的医生,那个都知道。我是放牛娃,天天在山上放牛,知道的比别人还多。所以当父亲一出事,我就来请您呀!”
赵光科还想问什么,黄金钟就催促起来:“走吧,我给您背药箱。”黄金钟说着就走过去,把药箱抓到手里,把背带挎在肩上。
赵光科夺过药箱:“你小孩不能动我的药箱,我自己背。”接着赵光科在药箱里又添加了一些药物,说:“我看你人虽小,心地还诚实,就跟你走一回,救救你父亲。”赵光科关上诊所大门,跟着黄金钟走了。
一路上转山湾,过水沟,上陡坡,穿密林,两人走的急忙忙的。眼前一道高高的石壁耸立,石壁下有一个四方形的大岩洞,四周林木丛深,天上鸟飞,林间兔走。突然,一阵山歌声从高崖上飘下来。山歌唱道:“太阳出来哟照白岩哟,白岩的上头桂也花的载哟。风不吹来哟,阿枝儿也不摆哟。雨不淋来哟阿儿花不的开哟。郎不的招手,姐也不得来哟……”唱歌的是个年轻姑娘,歌声简直就像百灵鸟,清亮亮的很是好听。对于走山路累了的人就像一注提神剂。赵光科听到歌声,立即停下脚步,张开耳朵,仔细的听起来。歌声继续唱道:“太阳出来哟照白岩哟。白岩上桂花也,逗人爱也哟。风不吹来呦,枝也摆哟。雨不淋来哟,花也开哟。郎不招手也,姐也等你也来哟……”歌声在山崖上飘荡,在林间回旋,赵光科听得如痴如醉……。
“哈哈哈,哈哈哈……”黄金钟一看赵光科的神情,就忍不住大笑起来。“赵医生,您还喜欢听山歌呀?”
“以前没有听到过,今天听到了,真没想到还这样好听呢?”赵光科说。
“那您把这个人接到你家去唱嘛!”黄金钟人小,倒还是不乏幽默和风趣。
“要得!你去帮我把这个人约来吗?”赵光科也就顺口回答。
“哈哈!哈哈!”黄金钟说:“我真还可以把你的话带到,但是约不约得来,要看你的本事了。”二人继续赶路。“太阳出来也……”歌声继续飘在身后。
路上,黄金钟告诉赵光科说:“他认识这个唱歌的姑娘,名叫黄青芝,是他的堂姐,一个漂亮、勤劳的山村女孩。今年不过20岁多一点。”赵光科听着,口里“啊啊的”,表示着回答。
在竹林掩映的一幢茅屋里,黄天帅还在“啊哈、哎呦、啊哈”的叫喊。
黄金钟进屋对父亲说:“我把最好的医生找来了,你就不要在叫喊了。他会给你治好的。”黄天帅停止叫喊,黄金钟给赵光科打来热水擦汗洗脸。
赵光科擦去汗水,稍微喘息了一口气,就拉住黄天帅的双脚检查起来。黄金钟的母亲在厨下忙碌着饭菜,招待赵医生。
赵光科检查后说:“左脚脚髁处骨折,右脚腿杆伤筋淤血了。”接着赵光科开始手术诊治,黄金钟帮着接应递付工具和材料,两人配合得很和谐。
上好夹板,包好伤处,赵光科递给一些服用的药。
赵光科对黄天帅说:“你不要着急,我每隔五天就来给你换一次药,保证好得快。”接着又开好药方,叫黄金钟跟着到他诊所去抓,回来后按时按量煎服,不出百日就能痊愈。这时已经是时过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
黄金钟母亲摆上饭菜。黄金钟招待着赵光科喝酒……赵光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黄金钟继续斟酒。
太阳西斜,黄金钟因为要去抓药,就陪送赵光科由黄金钟赶回诊所。黄金钟抓好几幅中药就匆匆回家了。
正好又有几个病人到来。赵光科一刻未停的忙碌着。
到了第五天,赵光科没有要黄金钟来接,就自己去他家给黄天帅换药。黄天帅左脚和伤大有好转,见赵医生来,非常感激。“真没想到赵医生真是拿我山里人放在心上的。”黄天帅说,连忙喊黄金钟倒茶来。
“我们当医生首先要将医德,要有诚信,要以病者的事情为第一。不然那叫什么医生。”赵光科说。
赵光科给黄天帅换药。是那样的细微小心,一丝不苟。黄金钟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在欣赏赵光科那双灵巧的手。
“太阳出来照四方,咿呀咿呀呀呀洛儿……”门外传来爽朗地山歌声。接着一个女子钻进屋里:“伯伯,你的伤好些没有?”
“哟!是我侄姑娘呀。我的伤好多了。”黄天帅绽开笑颜。
“谢谢医生救护我伯伯。”姑娘对赵光科施礼,一脸微笑。
赵光科给黄天帅包扎完毕,抬起头来打量着面前这位姑娘,顿时惊讶:只见这姑娘:一头乌亮浓密的美发,像瀑布倾泻而下。脸鹅蛋形椭圆,白里透红,两条弯弯的眉毛,像新月,如细钩,尤其是那双大眼睛,充满灵动和智慧,也仿佛会说话似的。偏偏一双手却带有稀薄的茧子,看得出那是常年没有脱离劳动的手。
“赵医生,我告诉你,她就是那天在山崖上唱歌的女孩,她呀,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唱,活鲜一个喜乐神仙。”黄金钟介绍说。
赵光科心里羡慕不已,心里弥漫起《诗经》里的诗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他爱上这个山村女孩了。
“赵医生医术好,感谢你。”女孩继续说,“我叫黄青芝,是天帅伯伯的亲侄女。”以后我们会更加熟悉的。
赵光科起身微笑着说:“好!好!”
黄青芝转身去厨下帮助煮饭去了。赵光科与黄天帅父子说话喝茶。黄天帅告诉他,黄青芝的父亲名叫黄天臣,是他的叔伯兄弟,在家耕耘,兼做药材生意,黄青芝很勤快,天天进山去,不是打柴,就是挖药……
吃过午饭,黄金钟送赵光科出山。路上黄金钟问:“赵医生,您看我能做个医生吗?如果能,我给您当徒弟,如何?”
“你很聪明,医生你学得会的。不过给我当徒弟,还是以后再说吧!”
赵光科回到诊所。晚上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黄青芝的影子。睡梦中,他喃喃的呓语:怎么山窝窝里还有如此的美凤凰,我在城里几年没看到一个好斑鸠呢……
轮到第二个五天,黄金钟还是一早来接赵光科去给父亲换药。
赵光科收拾药箱就走。路上,赵光科问黄金钟:“你真想当医生吗?”
“我不想当没得本事的医生,不过给你当徒弟学真本事我还是很乐意的。”黄金钟回答道,“庸医害人,误人。当医生没得过硬医术就杀人不见血!那种医生我绝对不当,不学!”
赵光科觉得眼前这个黄金钟很有见识和雄心,也很合自己的心思,让他当徒弟自己也有个伴当。他心里这么想口里还是不说出来。
穿过四方洞,开始爬上坡。陡峭的山崖直逼眼前。
狭窄的羊肠小道,两边尽是杂草和荆棘。
鸟儿在林间呼唤应合,宛转对答。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透出暗香。
黄金钟在前引路,赵光科在后紧随。
突然,山林间飘来悠扬的歌声:“一绣满天星,天子管万民,再绣文武管事情,坐在紫金城。二绣月儿落,月落照黄河,再绣神仙连台会,洞房绣梭罗……”烦赵光科听得出,那又是黄青芝再唱。歌声引动情思,不觉走路分神,赵光科一脚踩虚,和着一块石头一起跌下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