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话说唐乾陵(散文)
话说唐乾陵
奇葩并蒂两疯癫,定邦安国哪得闲?
文韬武略唐高宗,继往开来武则天。
旷世奇缘生死恋,政治通和民平安,
功过永铭梁山巅,好景还须雾中观。
唐乾陵位于西安西去约80公里的乾县以北6公里的梁山上。坐汽车不到2小时的行程。远眺梁山,恰似美女披发仰卧。北峰似头枕东北,南峰有二如乳房,脚蹬西南,临风长空,云蒸霞蔚,缥缈秀逸。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28—683年)与女皇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陵园。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这是中国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陵。一对夫妻,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因其位居长安西北,即八卦的乾方,故称乾陵。
乾陵依梁山凿山建陵,坐北朝南,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陵园。陵巧妙地利用梁山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1047.6米,呈圆锥形,即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浑圆如乳,东西对峙,筑有双阙,构成天然门户。
乾陵夯筑城垣,分内城、宫城和外城。南北主轴线长4.9公里,陵园周围约40公里。内城遗迹至今完善,面积2.4平方公里,四面有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东为青龙门,南为朱雀门。园内原建房378间。
现在乾陵地面能看到什么?主要就是石雕和石碑,高大雄浑、庄重古朴、造型逼真、神态生动、刻线流畅、遒劲有力,是不可多得的盛唐造型艺术杰作。石雕多用整块巨石雕成,富有质感,堪称唐代露天石雕艺术馆。它主要集中在朱雀门南面从两乳峰之间通向献殿的御道两侧。有六棱形、柱身、柱础、柱顶有卷草纹雕饰,亭亭而立的华表1对;有卷云纹双翼,欲腾云驾雾,空中奔驰的翼马1对;有采用高浮雕,造型优美,刻石坚固的朱雀,今叫驼鸟1对;有鞍有镫等饰物,并带牵马人的石马5对;有头戴冠,身穿宽袖长袍,腰系带,两手握剑的翁仲,也称直阁将军石人像10对;西有述圣记碑,用石7节,以榫卯扣接,通高6.3米,边宽1.86米。碑头为庑殿顶,下有碑座,上刻各种兽纹。碑文为武则天撰,唐中宗李旦书,颂唐高宗文治武功8000余字。东有无字碑,碑高6.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碑侧线刻龙纹,碑头刻8条螭首相交。朱雀门外有活龙活现的精品石刻狮子1对。六十一宾王石刻像分置两旁,这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特使们仿真人服饰及大小刻立的。百余尊石刻依次排列,全长575米,宽11米,落差86.2米。御道由3200块墨玉砌成526级台阶和18座平台。
陵前“唐高宗陵墓”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高2米的石碑为清乾隆年间重建。此碑右前侧另一墓碑,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字大墨饱,十分爽朗。
乾陵地宫隧道口在朱雀门至山顶之间,隧道由深17米的堑壕隧道和石洞组成,两段交接处在宫门洞口,全长63米,平均宽3.9米,呈斜坡状插入山体。玄宫凿建于主峰之中。据考古探测,墓室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组成,左边躺唐高宗,右边睡武则天。金银珠宝、字画书籍、丝绸织物、琉璃陶器、壁画石刻等珍藏墓室。这是一座未知的稀世珍宝仓库。
顺梁山小道,穿林而过,须臾便爬上了山巅。抬望眼,看看浓了又淡,聚了又散的云朵,刚才走游的什物忽得似儿孙般地小了,人流如蚁。切不可认为自己比梁山更高。大唐王朝的历史是无垠的宽厚深远,你不为感叹别人,也要感动自己。
乾陵盗陵记事一二三
坟墓是人生终止的最后定格,墓主人往往在墓穴里储存着大量的生前用品或象征性的殉葬品,便于死后享用。帝王将相的墓葬,陪葬的物品最多最奢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随葬品的不同追求,不同动机的盗墓者应运而生。冢墓发掘和破坏事件史不绝书。于是自古及今,未有不死的人,又没有不被盗掘的墓。因种种不利因素所阻,留到今天仍未被光顾过的墓,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有宝就会招贼。梁山藏宝不可胜数,注定它必然成为觊觎的焦点,使历史上多少蝇营狗苟之徒,为此折腰,浮想连翩。1200多年来,梁山最不缺的就是挖陵盗墓的“好汉”。小打小闹的毛贼多如牛毛,可以忽略不计,有名有姓的梁上君子就有17次之多。
最能给乾陵构成威胁的有三次,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一个是推翻李家王朝建立大齐政权的农军司令黄巢,动用40万大军,多年来挖山不止,足足挖了一条深40米的大沟,挖走了半座大山,无功而返。第二个是五代时的耀州刺史朱温,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拼命三郎,把唐代其它帝陵都扒了个精光。挖掘乾陵时,驱动了好几万人。天有不测风云,那时总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使其怕遭报应,终与奇珍异宝擦肩而过。第三个是中华民国时国民党将领孙连仲,动用了一团人马,引爆现代火药,也只炸开了墓道三层岩石,畏其坚而绝了念头。
历史上闹剧演了一出又一出,演员早已作古,陵寝仍然完好,这是不幸中的大幸。1960年,修公路的民工雄纠纠、气昂昂,开赴乾陵,在山上胡乱放炮炸石头,竟炸出了乾陵的墓道口。啊啊,历史就是这么捉弄人,用心栽花,花偏不活,无心插柳,竟然成了荫。无意的发疯破坏,竟收获了世纪的巨惊。
1966年至1971年,考古学家对乾陵多次勘察,结论是坚固异常。据勘察从墓道口到墓门长631米,宽3.9米,有39层,共用石条4100块填砌,石条长1.25米,宽0.4米至0.6米。石条左右之间,用铁细腰栓板拉固,上下之间,用铁穿棍穿固,使石条固死,不能移动。石条空隙之间洒石质粉末,以溶化锡铁浆灌注,发生气化,凝为一体。洞口石条封闭十分牢固,确实难以开掘。从石山别处打洞进去,更是谈何容易。
想挖乾陵的人,至今也没有打消念头。林林总总,有官方的,有民间的,还有黄发碧眼的洋佬。乱了方寸的人,各有各的理由、目的和打算。有人说老鼠吃大米,有人说老鼠爱大米。是喜是忧,是福是祸,我不知道,只有天知道。
捧一把阳光,温暖一季的心情。
一路走来花香鸟语;
关注支持真情厚谊;
时光流逝情怀不变,
欣赏点评荡漾涟漪;
千言万语化为祝福!
梦想与成功结伴,铸就你美好前程;
友情与爱情结伴,成就你完美人生;
牵挂与问候结伴,带给你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