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行善而多,是为神

精品 【赏析】行善而多,是为神 ——观《我不是药神》有感


作者:落花者 童生,51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76发表时间:2018-07-14 08:27:52
摘要: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是神不为仙,他们只是一介凡人,却给人生活的希望,能解除或者减少人们的痛楚。他们在人间播撒爱与善,他们受到人们的爱戴,我认为,这些人,可称为神。

【赏析】行善而多,是为神
   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民族,无论语言文字,人们都会有拜神的习惯,不管是在道观寺庙三拜九叩,亦或是在教堂虔诚祷告,又或是随口一句“财神保佑”“菩萨显灵”“上帝”。这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神佛给予自己希望,解除自身痛苦,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是神不为仙,他们只是一介凡人,却给人生活的希望,能解除或者减少人们的痛楚。他们在人间播撒爱与善,他们受到人们的爱戴,我认为,这些人,可称为神。
   最近一部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了,我本身是学药的,现在又是在医院工作,对这部电影可是大感兴趣,昨晚特意电影院一观,电影中几度落泪,电影结束后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述了走私商人程勇考走私印度神油贩卖生活,但是生意惨淡,生活拮据,妻子离婚,他独自带着儿子与重病的父亲生活,为了抚养权,妻子与他打官司,欠店铺房租被强制锁门,这些事情都让他焦头烂额。
   一个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的闯入改变了他的生活,慢粒白血病所需的药物“格列宁”,国内正版进口药一盒四万块钱,而印度仿制药只要几千块,吕受益想要程勇走私回来。一开始程勇是拒绝的,走私神油和走私药品是两回事,他害怕坐牢。他就像一些老百姓一样,敢于在法律的边缘占一些小便宜,再严重的事情就不敢犯了,就像在果地里偷两个瓜果和去珠宝店偷黄金的区别一样。
   接着程勇的父亲患脑血管瘤需要做手术,程勇拿不出钱,于是他找出吕受益的电话,铤而走险从印度走私第一批印度仿制药“格列宁”,他也开始接触到慢粒白血病这个群体。程勇一开始就想赚钱,进价五百的药他卖五千,尽管十倍的利润,他也大大减轻了病友的负担,受到了欢迎。
   在假药贩子张长林威逼利诱之下,程勇不得不将代理权转交给王长林,被迫解散团队,遭到了团队其他成员的误解后不欢而散。一年后,程勇成为了月入几十万的小老板,王长林接过他的代理后将药价提高到两万块,被揭发后逃亡,吕受益因为断药去世。目睹了吕受益病逝,程勇再次将代理权拿回,定价五百,无利润,后来印度工厂停工,程勇去只能买到零售两千一的仿制药,定价五百,每盒倒贴一千六,直至被抓。
   在程勇被运送到监狱的路上,路边无数病友目送,他哭了,他笑了,他只是一介凡人,他却做到了求神拜佛做不到的事情,程勇,可称为神。
   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将这个精彩的故事表述出来,心中有一些想法,通过分析剧中人物来表达。
   程勇:主人公,长期处于社会底层,通过走私印度神油度日。前期的他胆小怕事,对法律怀揣敬畏,不止一次打退堂鼓,若不是父亲做手术需要钱,他也不会铤而走险去走私药品,也许孩子抚养权会被前妻要走,店铺交不起房租,最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代表着大多数社会底层人民,有点小聪明(能从印度走私神油),却又不用于变通(从隔壁宾馆老板提醒他现在的人都用伟哥,他却依然卖着神油可以看出),敬老爱幼,绝境之中又有破釜沉舟、铤而走险的气势。
   后期程勇开始救赎,不仅是对病友还是对自己,影片后期,程勇进价两千一,思慧问他卖多少,他说:“只卖五百,剩下的自己补,就当还他们的。”其实他根本就不欠他们的,就算卖五千六千也是帮了病友大忙,可以说,他这是欠自己良心的,他的内心已经升华,不再是那个一心只想着赚钱的商人,他是一个善人。就像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年少的无知与自私,无数次犯错,不理智,到得最后伤痕累累,年纪渐长,开始考虑家庭、父母、朋友,可以考虑到世上并不是只有自己最重要,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对内心说:“这是我欠他们的,我当时年少不懂事,我要还。”这何尝不是一种救赎,一场内心的升华。
   吕受益:慢粒白血病患者,整个故事因他而起,程勇因他步入走私赚钱的道路,却又因为他而大彻大悟,开始无偿为病友提供药物。我想,吕受益代表着我们人生之中的机遇,程勇抓住了这个机遇,他狠下心去干了,所以他一夜暴富,再后来,吕受益去世又是一个机遇,程勇抓住了,他思索了,所以他悟了,他明白了善,他完成了救赎。我们呢?人生多少机遇因为怯弱或者不理智白白错过,最后留下一声叹息。
   彭浩:人称黄毛,慢粒白血病患者,重情重义,与程勇不打不相识,最后为了保护程勇,开着皮卡把警察引开,最后生命定格在20岁。他桀骜不驯,他是慢粒白血病患者,却比正常人还要活得生猛,他没有病态、没有怯懦。他充满斗志,代表着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反抗精神。
   刘牧师:教堂牧师,认识程勇前在教堂传播教义,为病友祷告,因为会说英文被程勇说服入伙。刘牧师代表着我们人生路上的贵人,他温和,能力不大,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帮助,或是物质上的帮助,或是前进道路上的建议。
   公安局长:很多人不喜欢这个角色,觉得他太无情,一点情面不讲,开口闭口“破案、法大于情”。可我觉得他并没有错,他在剧中代表着法律,他恪守着心中的线,他是制度的化身,他明知程勇走私药品无害,但是还是要抓他,他的立场不能变,国无法不立。
   曹斌:刑警,程勇的前小舅子,如果说公安局长是代表着法律与制度,那么曹斌就是制度的执行者。法无情但是人有,他顶着压力放走抓捕的病友,他是清醒的,他心中有爱,在上级的催促之下顶着焦虑与纠结办案,他主动退出这个案子,只因他反抗不了法律,他只能选择不参与。曹斌就是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有能力、有想法、有个性,却被困在框架内施展不开,对于上级的命令不敢反抗,只能执行,上级一句话,下面忙翻天,具体过程不过问,相反意见被否决,只看最后结果。大多数没有挣脱这个框架的人,最后都成了框架的模样。
   瑞士医药代表:这个人是资本的化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万恶的资本主义,他永远是一身得体的西服,整齐的头发,正如资本家所包装出来的华丽外表。由于瑞士的正版格列宁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他可以不顾社会舆论,可以不顾及病人感受,定位高价,没有竞争,他可以为了钱随意定价,正如剧中,当患者购买了低廉的仿制药后,他们坐不住了,恨不得住在公安局里,他冷血、无情,脑海中充斥利益二字。在剧中,印度仿制药出厂价只有五百,药效完全一样,由此可见这个药品的成本不会很高。我在药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其实药的成本真的很低,好在现在公立医院都实行了“零差率”,就是说在医院拿药,进价多少就卖多少,没有任何利润空间,很多大病也都纳入了医保报销目录,看病难还存在,但是国家正在慢慢完善各种机制。
   张长林:假药贩子,他是人性劣端的体现,他是另一种资本,行走在灰色地带,他可以为了钱不择手段。《资本论》中写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将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将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的罪行,甚至冒着绞首之险。张长林完全适用这句话,在剧中,他一开始到处卖假药,病人吃了差点丢了命,他为了拿到程勇手中的代理权,威逼利诱,拿到代理权后迅速将药价涨到一万,再到后来的两万,他的人生得意过、疯狂过,最终仍逃不了被通缉、被捕,像极了行走在灰色地带人物的命运。
   思慧:病友群群主,单亲妈妈,为了给患慢粒白血病的女儿治病,不惜到夜总会跳钢管舞,这是一个母亲的卑微,也是一个母亲的伟大。她身为病友群群主,不求回报,奔波劳碌为他们争取利益。她浑身上下散发着母性的光辉,不仅她的女儿在她的光辉下成长,照耀着千万病友。在我身边,有很多这类人物,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慢性粒白血病患者群体:一群挣扎着活下去的患者,说残酷点,就是活生生在等死的人,他们带着口罩出场时,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表弟,2015年,五岁的表弟被检测出白血病,是急性的,并不是慢粒白血病。那时候我在南宁工作,家人打电话问我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不远,我说不远,骑电车十分钟就到了。电话里说我表弟白血病住院了,就在医科大一附院。当晚下班我就过去探望表弟,就像电影里的吕受益一样,一层层的口罩遮住了大半个脸,也不说话,也不叫我,只是呆呆地看着某个地方,这是我原来那个活泼的表弟吗?因为化疗免疫力低下,他的嘴里长满了溃疡,床头柜摆满了西瓜霜喷雾,看着心一阵阵疼。
   医院血小板紧张,如果亲戚朋友有献血的话,就可以优先安排输血小板,我叫了两个朋友去鲜血,拿回三张单子,也就可以让表弟优先输血三次,三次,也就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表弟又要排队等待输血小板,对此,我们无能为力。后来姑父问我,表弟的治疗药物“巯嘌呤片”要吃完了,医院没有,问我有没有渠道可以买到。我发动我所有的关系,各个医院、医药公司、药店的,甚至药厂的同学都问过,几天下来,就买到两瓶给我表弟送去。当时我就想,我表弟可以找我去买药,但是那些没有这些亲戚朋友的患者呢?他们怎么办?我自己的表弟我也就买到两瓶,我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那年过年,表弟没有回家,在医院度过的,我还和姑姑说可以带他出去玩玩,姑姑说外面人多,怕感染不敢带出去,听着一阵心酸。过年后,回到南宁去看望了一次表弟,后来姑姑带他去北京求医,我还看到他在天安门的相片,可惜首都的医院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后来我没有再见过表弟。我不知道表弟最后的日子里是不是像片中吕受益那般痛苦、无助,我不敢去想。
   影片中警察把一群慢粒白血病患者抓了起来,想要他们供出程勇。一个老人家说:“领导,求你个事啊,我是想求求你,行吗?我病了三年,4万块钱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就是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这一段我是流着泪看完的,因为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都是与药有关的,2015年那段时间我在南宁,就是从事药品工作的,当时我们有一个药是抗癌的,效果还不错,购买的人也不少,当时就有一个老奶奶来买药,她问我价格,我说590一盒。她说:“可以便宜点吗?我治病花了好多钱了,没有那么多钱了。”我说:“不好意思,我也很想给你少钱,但是我不是老板,我做不了主,我也只是个打工的。”老奶奶很失望,放下药慢慢走了出去,当时我就想大哭一场,我是真心想她好起来,我奶奶就是死于癌症,我真的无能为力。我也想世人无病无灾,可是我能有什么办法?
   大学毕业前后,我总在想,多制药、多卖药、多赚钱,后来当我真正接触到这一行,我真希望,这世上无病无灾,人人健康强壮不用吃药,不用打针,不用做手术,该多好。
   或许是我过度解读了,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观影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最后我想说,若是这世界上真有神的话,我想这些人可称为神:袁隆平院士、屠呦呦教授、白方礼老人、缉毒警察、边防官兵……只是举个例子,并不只有这些人,这样的人还很多,有了这些人,我辈幸之。

共 42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解读电影的赏析写得颇有人情味儿。赏析围绕电影中的主角程勇展开评析,评析出底层人物,尤其是底层病患者生存的艰辛。程勇为了给父亲治病,不得不加入卖盗版药的行列,那些吃不起昂贵的正版药的患者,在警察抓捕程勇时,出面为程勇说情,而说情的理由只有一个:他们想活下去。这恐怕是电影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但是,本文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思维观点停留在这里,尽管程勇违背了国家的法律,却算得上是弱势群体的一尊神,是可以同袁隆平院士、屠呦呦教授、白方礼老人、缉毒警察、边防官兵等等齐名的弱势群体心中的神。一篇很有深度的赏析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16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7-14 08:29:39
  语言中肯,观点明朗,读来触动人心,学习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落花者        2018-07-14 15:32:12
  感谢湖北武戈老师的编辑与点评!
2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8-07-28 20:41:19
  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了自己的观影感受。作者是从事医药行业的,对这部片子感悟更加地深刻。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