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给蛙留下一方池(散文)
摘要:泛夏当下,所有的景和物都有着可悟的活力之妙,于是,我觉得繁华未必就是噪杂心烦的源头了。每日绕青山计步“昏练”,总是被蛙声勾去,于是因蛙有感,成文如次……
【编者按】一篇《给蛙留下一方池》的美文,从闹市的黄昏写到静谧的夜晚,文章旁征引博、字字珠玑,说是给蛙留下一方池,实为在繁华的尘世,给自己的心留下一份宁静。这份宁静,不是孤独和寂寞,而是留一点空间,独享心灵的放逐。试想于某个初夏之夜,独坐于柳下荷塘,在一蛙声之中,寻找静的真谛。蛙声是诗意的夏夜曲,悦耳的蛙鸣,激起了诗人无尽的创作灵感。正如晚唐诗人韦庄所咏:“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这蛙声也拔动作者的心弦,美文就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无论是在荷塘旁犯困孩子的母亲,还是在茶楼喝茶瞥见那秋千上的姑娘,无不体现一个“静”。静是一种境界,静更是阳春白雪的高雅,文章围绕“静”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用细腻的文字,描写心中静的世界。作者所观风物,都是注入了美的要素,顿悟当下风物,且求得风物之中的禅意与人生关联大意,以充沛心胸,用美抚心。更是佩服作者高深的文学底蕴,对古诗词的运用信手拈来,把身边平凡之事,写到极至的美。美文,鼎力推荐文友共享!【编辑:浩渺若尘】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5 17:48:34
谢谢若尘老师鼓励,谬赞了,怀才抱器也有了一次悦心的心灵之旅!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5 17:49:57
不敢,怀才抱器还是一介新人,对文学也是刚刚入门,谬赞悦心,但是鼓励。谢谢若尘老师。编辑辛苦,不能在侧奉茶,实在心不安了。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5 17:50:46
这么好的留言,真的是现出若尘老师的淑女絮才之风,如坐春风了,谢谢!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7-15 20:58:38
心静让人无欲无求,真好。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5 21:13:41
谢谢寒梅老师到访,心静是大家都祈求的境界,怀才试谈而已,谢谢寒梅老师。
5 楼 文友:蓝草乡村 2018-07-15 21:46:27
在江南河道左侧的田野间小跑完,耳边伴着蛐儿的聒噪夹杂着声声蛙鸣,放松双腿,沿着河道,微风徐徐,柔美的杨柳,黑暗中也不失美丽,柳树上,时强时弱的知了,知,知,知的跟着打破沉闷,寻一块小石,侧坐打开江山,来到《给哇留下一方池》的美文,然后……我怎就忘了我人还身在室外?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5 21:49:43
蓝草君绝美的情怀,优雅的文字点评,让怀才抱器不胜其美了。晚了,知了还叫,也是温暖的情趣,晚炼健康,思绪纵飞,浪漫莫如蓝草!谢谢到访。
6 楼 文友:蓝草乡村 2018-07-15 22:05:27
晚上少,只有少数几只,叫声很弱,这边晚上好多外地人抓去吃,我也是不明白了,为何要吃它们?顺问老师晚安,蓝草准备回家了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5 22:07:46
口福不一定受到我们的谴责,但爱护一个小小的生命,学会一点情趣以待之是人性的警醒。谢谢留言。
7 楼 文友:蓝草乡村 2018-07-15 22:13:00
蓝草这边无人吃这个,好奇,大自然本就是一个强大的生物链,蓝草觉新鲜而已。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5 22:16:00
正如我写的蛙,也有人在吃,但我只能说心静的境界被糟蹋了哦……谢谢蓝草留言。
8 楼 文友:蓝草乡村 2018-07-15 22:43:04
嘿嘿……没关系,老师文很好,就是一个抓知了的见我坐在石边问我,跑完怎么还不回家?我站着看了会儿……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6 06:49:14
莫非蓝草君也在夜晚为自己寻觅一方心静的池?
9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18-07-16 06:43:16
花了半小时时间读怀才老师的这篇美文,盛夏带来那的躁动瞬间消失,一时间“心静如水”。能体会“鸟鸣山更幽”的王维的心是沉静的,能“听取蛙声一片”的辛弃疾的心是沉静的,那茶舍窗外荡秋千的女孩的心同样是是沉静的。“心静是一种境界,心静不必天天爬山”,“心若无物,自然蛙声纯净”。境由心生,有了烦恼就无心静。只要拥有一片“让我心静的芳草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有了让心宁静的寄托,就不会和烦恼过不去。如果心灵无所寄托,那份心静只是“止如死水,永远漾不出波澜,只有穿过眼前的嘈杂与喧嚣”,并“每天给自己留下心静的时刻”,才能做到“静在蛙声”。为难得一见的佳作点赞,向怀才老师致敬!夏安,敬茶。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7-16 06:48:22
谢谢梅骨君到访,读小文给怀才洋洋洒洒那么多的点评,梅骨君深悟这篇小文的主题,更加概括了文章的意旨。谢谢梅骨君点评。盛夏,我们都留一方池,在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