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两只老虎(随笔) ——漫步黄土坡之七十二
陶崆陶老师正在看着凤凰卫视,电视里正在评论着那个大明星在国内赚饱了钱移民海外享受去了。桌子上的老年手机突然响起《两只老虎》的铃声,陶崆骂了一句“狗日的,淘干了老祖宗,孝敬了洋爷爷……”便拿起手机接上了电话。
陶崆陶老师从教多年退休在家,用一个半截子砖头一样的老年手机。手机来电铃声只有一个:两只老虎;基本上也就一个来电:儿子的;来电开头是一常不变的:你能够……
两只老虎这个和旋铃声是陶崆陶老师的儿媳给下载设置好的——陶崆陶老师孙子爱听。有了孙子后,陶崆陶老师手机铃声就成了《两只老虎》。老年机声音是老大的。客厅里便常常悠扬着《两只老虎》的旋律。在《两只老虎》的旋律里,客厅里便有了大老虎和小老虎:或两只对面趴着气喘呼呼的顶牛,或小老虎骑着大老虎尖叫,大老虎和小老虎间或碰起头来会咚咚作响的……不过,这都是好几年以前的事情了。孙子两岁多一点,儿子儿媳就全托到了城里。陶崆陶老师说村里小学幼儿园条件也改善了不少,城里开销太大,可年轻人到城里看一看,都眼见得条件比村里好了很多。钱,还能赚;累死累活不能让娃输在起跑线上!儿子儿媳软磨硬缠,几乎淘干净了陶崆陶老师的积蓄,在城里置了单元楼……孙子进了城,陶崆陶老师便只能够听听《两只老虎》回味回味和孙子一块的幸福时光了——陶崆陶老师嘴上说不习惯城里住,实际心里想的是城里开销大。
“爸,您能够去霍主任家盖个章吗?给娃弄个贫困补助。”儿子打电话就是有事。
“霍主任不就住在城里么?”霍主任在城里置小院,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置了小院也罢,村委会的办公地点似乎也挪到了城里,邻里盖个章开个证明也要到城里了。村里当时便有个顺口溜:村委盖了一幢楼,头儿淘金流了油。村里事儿城里办,耍得鳖姓变成猴!陶崆陶老师也愤愤不平了好一段。哎,屎干了就没有臭味了!风风雨雨几年后,便没有人再提起,也许人们已经习惯了被耍的感觉!
“霍主任说公章就在家里中间抽屉放着,我说好了,他儿媳妇在家,您让她取一下公章盖在空白稿纸上就行。”
“娃好着吧,让娃说句话……”
“娃在夜班培训呢,对啦,让她多盖几张空白的。”
……
陶崆陶老师的名字肯定是陶崆陶老师的父亲或者爷爷起的。有人查字典也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就起了这么个名字。有一天,陶崆陶老师在大槐树底下自嘲道:陶崆陶崆,人走完了、山掏空就剩下的老瓷怂呀,就唤作“陶崆”。
虽然,陶崆陶老师手机来电铃声只有一个:两只老虎;基本上也就一个来电:儿子的;陶崆儿子的来电开头是一常不变的:你能够……虽然《两只老虎》一响,就有一串麻烦。但《两只老虎》一响,陶崆陶老师还总是一阵的欣喜——有娃的消息了,有孙子的声音了。
——哪怕娃和孙子一块把我陶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