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散文)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陕北民歌,也是经典红色革命歌曲,数十年来唱红了华夏神州,而且唱出了国门,被不同国度的人民所知晓。真可谓是传唱不衰、历久弥新!
我第一次听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刚上高中的那时间。当时是在高音喇叭里听到的那高亢、嘹亮、深情,带着浓厚的陕北风情的旋律,令我振奋,让我倾倒。接着,我所就读的宕昌县红卫中学(县一中)组建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也成了其中的一员。与我同在高一但不同班的一位女孩端庄美丽,既是校花,又是宣传队里的骨干演员,她的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我们宣传队的经典保留节目,在校内校外的所有演出活动中都是压台的演唱节目,每次演出前后观众都会长时间报以热烈的鼓掌和欢呼声。时隔四十余年,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心潮澎拜、激动万分……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从原唱到如今,在我的记忆中,在我所有看到的影视文艺节目里,凡是女声演唱的,我都觉得演员与歌曲是浑然天成、完美结合的。
一首民歌竟然能够如此的久远流传,如此的深入人心,如此的红遍天下,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陕北老区,红都延安,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从胜利走向胜利,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新型国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历史毫无偏差地选择了人民领袖,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地位,使得中国革命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民歌演唱的艺术形式,生动鲜活地诠释了领袖和人民、军队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
艺术是一门复杂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学科,它永远无法脱离政治,因为它具有反映一个时代政治生态、社会现实、民生状况、民众理想的功能,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记录和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实际生活,以及人民的理想追求。作为最原始的艺术形式的民歌,这方面的功能尤其凸显鲜明。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就开始了他们的歌唱。较为原始的《弹歌》《击壤歌》《蜡辞》和《候人兮猗》等,后来的《诗经》中的《风》,再后来的汉乐府等,都是中国古代民歌中的精华,都真实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内容和理想追求。
从清代沈德潜在他选编的《古诗源》卷四“汉诗”里,我们所读到的那些“杂歌谣词”来看,与我们现时代的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有很多相同之处,一是对自身所处时代好坏的看法与评价,二是对自身生产生活的感受与总结,三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四是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感和抨击,五是对自我情感的抒发和自我情绪的释放。其中最大的共同点是对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认同、传承和固守,譬如“忠孝仁义”、“勤劳勇敢”、“道法自然”等等;不同的是,时代背景、具体事件、特定环境不一样,所形成的时空上也有着区别。
民歌最基本的特征,第一是它的人民性,它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最真实、最深切、最直接的表达;第二是口口相传,在人民群众中间被世代不断传承发展;第三是通俗易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同样,现代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艺术的形式满怀真挚情感、生动鲜活地记录反映和讴歌了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应该高扬的人文精神,都有着反映时代审美的文化内涵。这种人文精神、价值取向、集体主张、社会理想和文化内涵,有着反映时代的主旋律。
无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就是那个时代那片热土地上的主旋律。
在这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义勇军进行曲》可以相互佐证。《义勇军进行曲》是红到家的红色革命歌曲,它之所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仅仅是代表和反映了那个民族奋起、图存救亡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义勇军进行曲》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成了中国现代最经典、最伟大的艺术华章!
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来自于官方的倡导,来自于法律的确定,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虽然不能与国歌相提并论,但它最可宝贵的是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人民,是人民心声、情绪、感受的真实而自然的流露,反过来,又深刻地感染、感动和教育着后来的人们。
此外,从音乐的角度来讲,悠久的历史赋予陕北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风格粗旷洒脱、热情大方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它的艺术魅力就存在于词和曲两个方面,是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和谐统一和完美结合。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它以歌唱艺术的表现形式,忠实地记录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对一个时代的无限向往和美好追求!
这也许就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至今仍然被人们传唱不衰的根源吧?
注:该文发表于陇南都市网,本名为娄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