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塞外漫行记(散文)
一
正当南方盛夏酷暑的时候,而北方的塞外已是秋高气爽、葵花似金了。在这个难忘的季节里,我们几人一行借出差内蒙古联邦制药之际,成全了这次难忘的塞外之行。
我们从广州坐火车往包头,再转车巴彦淖尔市。第三天早晨七时多,我们到达了包头市火车站,坐上了公司派来接送的小车,随即开往巴彦淖尔市。一路上,漂亮的高速公路十分畅顺。司机小梁介绍说,这条高速路刚开通不久,挨着这条公路走向的山脉名叫阴山山脉。我发现这横亘塞外东西的山脉全是乌褐色的石头,便好奇地问小梁。小梁说这乌褐色石山是内蒙古特有的矿产资源,政府正计划开发呢。车子来到一个平原上,公路两旁一排排白色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树在南方极少见到,飘落的花朵不仅是白色的,就连树身也是洁白无瑕。小梁告诉我这叫白杨树。啊!这就是作家矛盾笔下的白杨树?小学时就读过他的散文《白杨礼赞》,今天一睹白杨树的风采,心里十分激动。
二、镶嵌在黄河上的璀璨明珠
三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位于巴彦淖尔市的联邦内蒙古公司。巴彦淖尔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镶嵌在黄河“几”字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塞上江南,黄河明珠”的美称,聚居着蒙、汉、回、满、鄂温克等20多个民族,人口176.13万,2004年经国家批准撤盟设市。
巴彦淖尔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7千年前,“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肥沃的黄河两岸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联邦制药作为一家现代大型制药企业,看中了河套平原丰富的玉米资源及地理环境。2007年,联邦制药抓住巴彦淖尔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与巴彦淖尔市签订了投资建设年产5000吨6-APA、克拉维酸钾等项目合作协议。如今,总投资25个亿,占地7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员工4000多人的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化学工业高新技术园区拔地而起,形成一个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药物制剂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制药基地,成为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和成品药生产企业之一。联邦制药落户富饶的巴彦淖尔市,谱写了一曲现代工业文明的草原之歌!如果说,巴彦淖尔是镶嵌在黄河上的璀璨明珠,那联邦制药就是镶嵌在巴彦淖尔的一颗医药翡翠。如今,豪情满怀的联邦人,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与使命,汇萃着企业文化的精髓,奏响着内蒙古大草原医药发展的新华章!
当天,我们游览了巴彦淖尔市容。这座地级市面积不大,只有几条主马路,高楼不多,但街道整洁,市政府设在临河区。出了郊区不远,我们来到了黄河河畔,只见一座黄河大桥横跨南北,大桥两边,就是闻名于世的河套平原。行驶在这黄河故道广袤的沙土平原上,向远处望去,但见大片的向日葵,约有几万亩之多。一簇簇的向日葵花迎风摇曳,在阳光下盛开怒放,发出了金灿灿的光辉,让人眼花缭乱。我是广东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片的向日葵花,忍不住心中的激动。我们飞身扑向葵花的怀抱。这时我才觉得,置身于这茫茫花海中,人真是太渺少了。据说,向日葵原产南美洲,由西班牙人于1510年从北美带到欧洲,最初为观赏植物。19世纪末,又从俄国引回北美洲后传到中国。向日葵全身都是宝:葵花籽炒制之后可做零食,榨成葵花籽油可作食用油,油渣可做成饲料。近年来,河套平原向日葵和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
穿过葵花海洋,步上河滩,来到了我们魂牵梦绕的黄河岸边。虽是枯水期没有往日汹涌澎湃的景象,然而她依然滔滔地向东流淌着,川流不息!远眺西望,黄河就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好一个“黄河远上白云间”啊!我从河边捧起一杯黄沙,面对滚滚黄河水,不禁发出心底的呼唤: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祖国的母亲河,我们来啦!
三、拜谒成吉思汗陵
翌日,公司特意安排我们往周边游一圈。第一站便是拜谒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上,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的象征。到达陵园时已是中午,饭后我们走进这座陵园参观。
成吉思汗陵占地面积约55000多平方米,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建筑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6个部分。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标示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大军南进中原,西进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当时的版图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等地方,建立伊利汗国,史称“四大汗国”,面积达3300万平方公里。
正殿的大型壁画上,描绘了成吉思汗出生、遇难、西东征、统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表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定都北京,于公元1271年改国号为元,并追封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的盛况。但我想,成吉思汗征战一生,贵为一代天骄,而他的后代统治中国仅仅90多年就被明朝取代了。
据说,这座所谓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一个“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墓葬究竟在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迷团。
从成吉思汗陵出来,已是下午6时多了。司机说要赶往乌拉特前旗住一晚。我们上了车,转上了一条两车道的柏油公路。远处,
晚霞将天际划成一道道红褐色,残阳如血;一座座白色的蒙古包若隐若现,炊烟袅袅,偶尔几群牛羊在公路摇晃走过,呈现出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壮丽风光。
司机小雄吩咐大家绑好安全带,车子要加速了。倾刻,汽车一下子提高到时速180公里,车子瞬间飞离地面,好像从天空疾驰而去。小雄要我们放心,这个速度在内蒙古不算什么。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漠中,公路在戈壁与群山间蜿蜒,笔直地通向天际,偶尔有相遇的车呼啸而过,有的只是漫漫黄沙和苍茫的冷山。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此刻,两旁的蒙古包及牛羊飞快向后退去。一个小时后,我们安全到达了200公里开外的乌拉特前旗。
四、穿过“鬼城”鄂尔多斯
当晚,我们在乌拉特前旗住下。第二天早晨,小镇的蒙古包白帆点点,里面饭店、卖特产的应有尽有。我们走进了一家蒙古包小食店,品赏了地道的奶茶泡羊肉。热腾腾的奶茶,混合上酥油、砂糖、奶皮、奶酪等,泡上淹制的羊肉和着吃。不过有点膻味,我们吃不惯。
吃过早餐,我们又出发了。这天我们经过内蒙古有名的城市——鄂尔多斯。中学时代就看了一部小说《鄂尔多斯风暴》,讲述蒙古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闹革命的故事。现在亲临其境,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小雄告诉我们,鄂尔多斯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主要盛产羊、煤、高岭土、天然气,寓意“杨媚吐气”。好一个“杨媚吐气”,鄂尔多斯就是利用这丰富的资源,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同首屈一指的富豪城市,GDP超过南方许多城市呢!听说当地一名清洁工给一家业主搞卫生,竟是坐着宝马车来的。
小雄开车把我们带到鄂尔多斯市中心广场。宽阔的广场空无一人,但见群雕林立,“一代天骄”“闻名世界”“草原母亲”等雕塑传神壮观,栩栩如生,表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战一生的丰功伟绩。鄂尔多斯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暴富起来,在这片戈壁滩上建起一座新城,但旧城居民一般不来新城住,也许是生活不方便吧,他们大都在早上坐班车来新城上班,平时整座城市难见人影,因此说这是一座“鬼城”一点不为过。
五、追寻大沙漠
这一路驱车过来,我们竟然看不到沙漠与草原。记忆中,内蒙古这塞外高原,应是沙漠浩瀚,绿草如茵呀,可如今却是望不到头的戈壁滩。后来得知,由于这几年的沙尘风暴,沙漠和草原已在渐渐减少,留下的就是这茫茫的戈壁滩了,可想而知草原的环保形势多么严峻!
当来到杭锦旗附近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片沙漠。小雄告诉我们:这是属于库布齐沙漠的一部份。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走在它的边缘上了。抬头望着这片被戈壁滩包围着的沙漠,它像一座小山丘,约一平方公里左右。蓝天白云下,细腻的黄沙金光闪烁,流光溢彩。我们下车后像疯了似的狂奔过去,在沙漠上跳呀跑呀,像小孩子一样嘻戏雀跃。我以为经过烈日暴晒,这沙漠一定是滚烫的,可一脚踩下去,却是软绵绵的、凉丝丝的,难怪行走大沙漠的人,会利用沙漠深处的地表湿润为饥渴难忍的人解渴呢!
虽然遇到仅仅是一块小沙漠,但还是了却了我们追寻黄沙的心愿。离开这片沙漠,又驱车走了一段路,我们忽然发现了一片绿色的水草,一条弯弯的小溪在中间流过,丛丛绿草随风起伏,小草中黄的花紫的花朵朵盛开,忽隐忽现的牛羊在低头吃草,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头”的水墨画跃入眼帘。我们迅速下车,流连于这湿地花草丛中,掬一捧这草原小溪甘洌的泉水,闻一闻这奇花扑鼻的香味,然后与这些水草、这牛羊合影留念,让人如痴如醉!
刹那,我顿时领悟:这偶尔出现的沙漠与绿色,不就是几天来我们一直在这荒芜的戈壁上苦苦追寻的最美境界吗?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呵!
但文中第二部分,有关地理和制药厂等数据详尽介绍,属小小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