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老班长(随笔)
那是1944年的冬天,在一个雪花漫天飞的日子里,我的父亲与村里的几名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一起报名参加了八路军。
那一年,我父亲刚满17岁,担任区游击队副队长有近三个年头了。父亲11岁时,就担任了村儿童团团长。在抗日的烽火燃烧到鲁东南地区的时候,父亲就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侦查敌情,为抗日游击队送信传递情报。而闲暇的时候,父亲就带领小伙伴们到处疯跑,野地里追兔子,庄稼地里捉迷藏,小清河里摸鱼捞虾,周围几十里地,都留下了父亲和小伙伴们的足迹。
父亲说,他们那时虽然没有手表,但时间把握的很准,不管是到区里或哪个村庄送信,也不管是随区侦查员搞情报,时间观念很强,从来没有误过事。
有了儿童团和游击队的这段经历,使得我父亲参加八路军后,理所当然被分到侦察连。刚到部队时,我父亲的班长是一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老兵,已经四十几岁了,十年前参加的红军,老班长的武功超群,曾给首长当过警卫员。后来,因侦查敌情的需要,就来到侦查连,当时红军的侦查和警卫是一体的,由于老班长的突出战绩,首长多次和老班长谈话,让他去基层连队当连长,可老班长觉得自己年龄偏大,并且还不识字,怕误了工作。因此,老班长一直在侦察警卫连的班长位子上,时间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
我父亲参军后,老班长看到我父亲虽然年龄小,但很机灵又识字,就特别喜欢。他不仅教给我父亲打枪投弹等,还教给了擒拿格斗的技巧。老班长多次带我父亲去执行侦查敌情,每次都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了任务。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如火如荼展开了,这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我的父亲和他的老班长在战役之前,率领侦察排去敌占区侦查敌情,在完成侦查任务往回返的途中,遭遇到大股敌人,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最后,只剩下我父亲和老班长,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我父亲让老班长带着情报先走,老班长却怎么也不同意,他对我父亲说,孩子,这份情报特别重要,关系到这次战役能否战胜敌人,你年龄小,腿脚灵便,一定能顺利把情报送回去,我在后面阻击敌人。说完,老班长猛地把我父亲朝前推了一下,他自己拿着仅有的几颗手雷弹,提着枪朝敌人跑去。当我父亲跑过一个小山头时,身后传来激烈的枪声和连续的爆炸声。过了一会儿,枪声和爆炸声都停止了,我父亲含着眼泪朝来的方向看了一眼,转身飞速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