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随笔两篇(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随笔两篇(随笔)


作者:金叶曼舞 童生,54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1发表时间:2018-08-01 06:06:22

一、终点
   乘上公交车,放下刚刚还盘桓在心底的忧虑,靠窗口坐下。看着窗外的风景,歪着头,静静地思考一路。没有目的地。有时候,我也会生出一种接近古人的想法:任由一个活动的载体,把自己拉向未知的远方。
   边走边看风景,就是人生吗?通常我们出游,总会事先选择好目的地,然后带着好奇和期盼,奔向那个充满神秘诱惑的地方。更希望那里会给自己带来期望之外的惊奇。而我们的人生,有目的吗?需要事先安排下吗?小时候上学,老师爱问我们:“长大了干什么?”而我们大多会懵懵懂懂甚至带点信誓旦旦地说一些豪言壮语。那个回答,代表我们的人生目的吗?可长大了之后,那纷繁奇妙的花花世界,却令我们既有想法又无从选择了。
   这个世界为什么变化快?恐龙时代历经许多亿年,都是一个样子。大概是那时没有所谓的“精神思想”,一切才显得简单而恒久。如今聪明的人,总想改变世界,但我们改变的,仅仅是自己组成的社会。哦,原来不是世界变化快,而是人心变化太快啊!思想和智慧,究竟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知识,改变了生活,也复杂了生命的选择。因为无论怎样,人总是想把一切都变成最适合自己的。就连爱一个人,不是也要符合自己心里的标准么?人是在用自己的心衡量世界的。跟我对着干,你就是害虫!
   一路的旅程,有时不愿意看一眼他人,也不愿意他人在自己身上多剜几眼;而有时,又深情地注视着某个人,多么盼望他也用同样深情的眼光,看向自己啊!莫名其妙的,就感觉心里的话,太想说给他。人总是这样,一厢情愿地爱着。
   公交车没有终点站,它只是在反复循环。终点,也是起点。生命之路,一定会有终点。但,谁也无法证明,死就是生的起点。有什么是永恒的呢?也许,永恒就是没有永恒。比生命更能延长的东西,已经在人的身体上诞生。那就是——思想。思想可以借助生命之外的物质延续。但仍然需要生命的存在,并不能上升到形而上的神仙境界。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感谢思想吧,只要它不停留,我们的世界,就不会有终点了吧……
  
   二、随心而悟
   大多数时候,开心,只是一刹那。而有时候,某个人,可以让自己开心一辈子。时间和世道,总在跟人捉迷藏似的变来变去,而人的思想里,始终有一颗需要宁静伴侣的心。有的人此生有幸,能够找到那个贴心伴侣;有的人或许要等下辈子……也或许,在人生的长河里,本就是无所谓的一切,只是我们的精神,越来越需要寄托了。
   我们在生活中苦苦寻觅,想找到一个温暖的心港,或是获取一份等待已久的期许。远处是晴天,身边飘洒着婆娑细雨。雨珠在脸颊上,抚弄出柔软的思绪,没有边际。难道那个最需要的心侣,只是冥冥中的自己?为什么,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哪怕再亲密,也只是匆匆的经过?灵魂深处的知己,没有人能够代替。心底如果有阳光,可以融化雨滴吗?每次,说出的话总希望有谁能懂,而往往,竟发现自己都言不由衷!思想变成语言,为什么与内心的意义大相径庭?坦诚并不沉重,甚至很轻很轻,可无论再怎么直率,想表达的词语也只能一半清晰一半懵懂。原来,语言只是用来修饰思想!最真诚的,还是肢体,那掩饰不住的下意识行动。
   我的朋友,我们多么需要灵犀的相通!可是该用什么点一下?辩论和表白都没有丝毫作用,有时甚至都不如一个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
   多数人,喜欢跟人辩论。我渐渐地,也形成了这个毛病,或者更恰当地说是嗜好。总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论点,而且大部分时候是觉得别人的观点有漏洞——这是最致命的。在一次次的面红耳赤、血压增高、四肢发抖、一吐为快之后,竟发现,赢了辩论,却丢了感情。不要总说“对事不对人”这种虚假的豁达词句,无论是什么事情,谁也都不愿体会一份心理上的失败。这是人希望精神强大而又偏偏难以摆脱的弱点。谁都不可能完全接受别人的思想,所以越是争论,越是没有结果。因为看似表面意思清晰的语言,背后还有一层意义只有自己能懂。这就是知音难觅的真义所在。
   还是让我们再拾起几乎被遗忘的肢体语言吧,用身体表达你的真诚和爱。没心思做到这一点,就只是一半的坦白。

共 16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篇随笔,写出了作家心中的矛盾和纠结,也写出了这个世界的矛盾和纠结。人其实就是生活在矛盾中,世界既奇妙,又充满矛盾,或者“二律背反”。“原来不是世界变化快,而是人心变化太快啊!”“人是在用自己的心衡量世界的。”这就是主观思想的作用,也是主观思想的危害。所以,这个世界很难有一个人人接受的标准和模式。“公交车没有终点站,它只是在反复循环。终点,也是起点。生命之路,一定会有终点。但,谁也无法证明,死就是生的起点。”这些观点看似矛盾,其实细想起来,也许就是这么一回事。第二篇是对语言的怀疑,作者认为人的肢体语言更能表达得接近事实。“原来,语言只是用来修饰思想!最真诚的,还是肢体,那掩饰不住的下意识行动。”下意识,也许就是所谓的第六感,则更能够显露一个人的真实思想,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辩论,“越是争论,越是没有结果”,有人说,事实胜于雄辩,有些争论不仅不能让人明白,反而更加糊涂了。文章的某些论点,看似矛盾,其实充满了哲理。文章虽是随笔,但语言丰富,简洁,是很不错的散文。推荐共赏。【编辑:寻找姚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8-01 06:08:26
  某些观点新鲜新奇,是一位有思想的作家。
寻找姚黄
回复1 楼        文友:金叶曼舞        2018-08-01 13:45:50
  感谢老师精彩深刻的点评。您的编按每次都认真细致,能够解读作者的创作思想!感谢您的鼓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