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怀念草原(散文)
我的青春时代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度过的,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它的地理位置就在距锡林浩特东北方向90华里的地方,那个地方是锡盟牧医校的实习基地,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杜根塔拉,蒙语的意思是野兔出没的地方。那时候,我在实习基地的小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当过拖拉机手,放牧过牛羊和马。一年四季都在快乐和忙碌中度过的。
每年的9月份,是小学校开学的日子,也是草原上最忙碌的季节。那时候的草原退去了绿色的外衣,换上金黄色的盛装,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草原上的风是清风,没有一点沙尘,当清风吹过秋季的草原的时候,草原会发出哗,哗,哗的声响,那响声就好像海边的涛声一样。这时候,牧人把牛羊和马群都赶到草原上吃草,牛羊马都要抓紧时间吃草长膘,以抵御冬天的严寒。牧民则利用这美好的秋天时光,用割草机割草,割了草就晒在草原上,等干了以后,再用搂草机把草搂起来,装上拖拉机运回牧场,垛起来,垒成一个大草垛的时候,在最上面用泥巴抹上,用以防止冬天风雪的袭击。
下午五六点钟,牧民就赶着牛羊回家,马群也该回到马厩里去了。这时候,我就会把学生放回家,然后骑上自己的枣红色蒙古快马和牧民一起赶马群,千万马蹄踏在草原上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就像是春雷略过大地一样。马儿的嘶鸣声汇合在隆隆的奔腾声中,那就是草原上最雄壮的交响乐,再配上万马奔腾的壮观图景,那简直是美不胜收!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蒙古人民的民族英雄成杰思汗,是他开辟了辽阔的疆土,铁骑奔腾在祖国的北部边疆。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放羊。把羊儿赶到草水肥美的地方,它们就会悠闲自在地吃草,喝水。这时候,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只有羊群和我,我就会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放声歌唱……有时候,也会带上一本喜欢的书,默默地陪着羊儿们读书。白云的影子会和我捉迷藏,她们一会儿飘在我的身边,一会儿又飘向远方……
夜晚,回到家里,有蒙古族老阿妈早已经为我们准备好的奶茶、炒米和手扒肉。有时候还有牧民自己做的马奶酒。当你劳动了一天、在野外飘荡的一天,回到蒙古包里享受这一切美味儿的时候,心中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秋天过去,就是严酷的冬天。那时候,我们冬天干得最多的是捡牛粪,漫山遍野的牛粪都已经被太阳晒得干干的,几乎没有臭味,我们就用手一块块的把牛粪从草地上上拿起来,放进麻袋里。装满了所有的麻袋,就用拖拉机拉着回家。牛粪是冬天烤火的燃料,冬天我们主要是烧牛粪。烧起来红红的炉筒子,蒙古包里就温暖如春天一样。当漫天的大雪在草原上飘舞的时候,我们在温暖的蒙古包里,吃着手扒肉、喝着香喷喷的奶茶。心中想:这么美好的人生是多么自由自在呀!只可惜不能天天如此呀!
冬天里,我们最害怕的是遭遇暴风雪。有一年冬天我们拉练,遭遇到十年不遇的暴风雪,我们在白毛风中迷失了路,我们走啊走啊,走出了一百里路,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队伍。不巧还遇到了草原狼,差一点就成了狼的午餐。多亏连队派人找到了我们。当然不是每次都能这样幸运,我们的一个同学在暴风雪中迷了路,又冷又饿,昏死在雪原上,最后冻死了。冬天的草原是冷酷无情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当然,草原也有它温柔的时候,那就是每年的春天。那首歌唱得好“春天的红太阳,温暖又明亮,洒在内蒙古草原上,遍地闪金光。”每到这个时候,我最喜欢的工作是接羔保育,我们拿着酒精、剪子、药瓶什么的,跟着羊群去近处的草地上吃草。一会儿,就有母羊生产了,白乎乎的小羊,湿漉漉的从妈妈的产道里挤出来,它们咩咩地叫着,很无助的样子。母羊给他们添干身体,它们费力地站起来,去吃妈妈的奶。可是有时候妈妈却拒绝给它们吃奶。这时候蒙古族阿妈就会用蒙语给羊妈妈唱歌。唱着唱着,羊妈妈就被感动了,羊妈妈会流出被感动的眼泪,它就会慈祥地给小羊羔喂奶了。时间长了,我们也学会了蒙古阿妈的歌,也会唱给羊妈妈听。当然我们也会给母羊接生了。
草原最美丽的时候,那当然是夏天。夏天的草原是生机昂然的,所有的牛羊马和野兔狐狸都充满着活力。美丽的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有人说,它好像是一块巨大的地毯,这地毯上不仅有绿色,还有牛羊马的图案,有美丽的花,有清溪河流,有高高的山峰,一座一座的草原城市,星罗棋布的蒙古包。那就是最美丽的画卷!
每当夜晚,皎洁的月光下,牧民们围坐在一起,悠扬的马头琴声四处飘荡,马奶子酒四处飘香,我骑着马儿在草原上漫步,听着牧人的歌声笑语,闻着马奶酒香,来到牧人的蒙古包前,他们就会像招待远方的客人那样招待我。他们叫我“乌云托娅”,这是他们给我起的蒙古名字,那意思是智慧之光。有时候他们会叫我查干,在蒙语中是洁白的意思,他们喜欢我纯白的天性。我喜欢他们质朴的性格。当我吃饱喝足了,他们还要给我带上奶酪,炒米,和奶茶粉,并且把我送出很远,很远……
在那么多牧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乌兰巴特尔,他是一个蒙古作家,他写了一本书是反应草原人民抗日的故事。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那些主人公我都见过,他说,这样就会让子孙后代记住前辈的故事。也是他给我提出建议说,应该开设蒙古文学课,让草原的孩子们都学会用蒙古文字写作,这样古老的蒙古文字才不会失传。于是我请他当了我们学校的蒙古文学老师,我也成了他的第一个学生。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的考上了牧医校、也有的考上了高中,然后考上了内蒙古大学,成为了一名作家。
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每当我在繁华的城市里过得累了,倦了,困了,我就会怀念草原,怀念马奶酒的芳香,怀念牧民的淳朴,怀念我和蒙古牧民之间的浓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