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挽救的不是一个人(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挽救的不是一个人(小说)


作者:亘樯听雨 布衣,1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83发表时间:2018-08-06 21:57:26

【丹枫】挽救的不是一个人(小说)
   一
   姜维江出生时,没有二妞来世时那么让母亲姜氏惊心动魄。姜氏经常跟邻居说:“我生的五个孩子是一成二不成三成。姜维江是计划外的,没有打算要他,他自己找上门来。老天爷开了眼,给我送来一个带把的。”姜氏说这话时高高兴兴的,不时乜斜一眼姜父。姜父坐在堂屋门前的小木凳上,吸着烟袋锅子,哧溜哧溜地,好像没有听见姜氏唠叨似的。这时候姜父很犯愁,养活三个瞪眼等着吃饭的孩子,可是家里的储粮缸摇晃着响,里面干干净净的。
   姜维江姊妹三个,两个姐姐,大妞比姜维江大七岁,二妞比钟山大三岁。姜氏生育大妞后,又怀孕,结果早产一个男孩子,最后也没有保住性命。二妞降生后,姜氏下身流了很多鲜血。二妞半岁时,姜父养的一只绵羊生下一只羊仔。姜父整天在姜氏面前咧着嘴笑,把姜氏唬得也跟着笑。到了晚上,乡下到处黑黢黢的。哄睡孩子们后,姜父坐在被窝里无事情可做,就跟姜氏讲鬼呀神呀的故事。姜氏听得害怕,缩着肩膀,就拱到姜父的怀里。姜父抱着光滑的姜氏,一会儿姜父的它就坚硬勃起,翻身把姜氏压在身下。姜氏嬉笑着,捶打着身上的姜父,说道:“他爹,我不想再要孩子,生二妮的时候差点要了我的命。”姜氏说的二妮,就是二妞。“别说了,我尿。”姜父射精了。
   姜维江出生后,姜氏看着“带把的”儿子,心里美滋滋的。好长一段时间,姜氏不跟姜父拌嘴生气,二人和和美美的。姜父每天三餐饭碗一丢,就到邻居家里看打纸牌。姜氏带着三个孩子,每天天一苍明,就开始收拾几个孩子穿衣、下床撒尿的事情。姜氏顾不上洗脸,挽起袖子进到灶屋。姜父蹲在锅灶旁,往炉子里捅柴禾。半湿不干的树杈,冒着昏黄的烟雾,一部分从灶台后边的出气口窜去,一部分在锅台前边冒出来,呛得姜父满眼流泪。姜父掏出毛巾擦泪,急得姜氏直叫:“他爹,你不会烧个火?半天不见锅滚,还吃不吃饭?”“我闲着啦?你看我不是在添柴吗,你本事大自己弄吧。”姜父站起来,把烧火棍扔在地上,怏怏地走出灶屋。
   “你不吃饭才好哩!”姜氏说着,摔一下沾满面粉的双手,操起烧火棍,往锅台下捅柴火,又说道:“几个人张嘴等着吃,还不想受劳,有本事托生到大户家里,吃喝有人伺候,看你那本事吧!”姜氏越说越生气,已经满眼泪水了。
   “娘,我饿。”二妞站在灶屋门口,看着姜氏说道。“乖,再等等,烙馍熟了,我给你凉凉,卷葱吃,啊。”姜氏看着二妞,又叫喊大妞过来照看二妞。大妞不在院里。大妞喜欢起床后到邻居家,看邻居大娘喂猪。姜氏嘴里骂着:“你个死妮子,又去看喂猪啥好的?看看猪你就饱了,看我不管你,饿死你!”姜氏扭头再看二妞,二妞在锅台前拉屎。“他爹,你姜孙弄啥哩,二妮屙在锅里,你不来管她。咱谁都别再吃饭,生产队的工也不上,到分粮食时急瞎你的眼。”姜氏说着,还不见姜父过来,心头怒火越烧越旺,便大声骂道:“你是鳖精,藏到哪个蹩窝里,你真是不管?”姜氏不顾灶台里的火还在燃烧,弯腰侧身,用一只胳膊夹起二妞,快步跑到院里,把二妞丢在粪坑边,从地上捡起一片黄纸给二妞擦屁股,嘴里骂骂咧咧地说道:“该死的鳖精,上辈子我咋得罪了你,这辈子你来捉弄我,我咋这么难啊。”姜氏说着,蹲在地上哭起来。灶屋里冒出一团团浓烟,从前后透气的屋檐下蔓延到院里和院外。顿时,姜父家院外一片呐喊:“姜父家里着火了!”街坊邻居向院里涌来,有的邻居带着水桶和脸盆跑进来。姜父跑进小院,直接奔到灶屋,看到锅台旁边的一堆着火的柴草。姜父疾步退出来,提起灶屋门口的一桶井水,三步并作一步跨到灶台前,双脚一使劲,挺直身子,把一桶清水倾倒到灶台上。姜父一转身,又从邻居手里接过来另外一桶水,连续向着火的柴草泼了几桶水。经过十几分钟的抢救,明火扑灭了。姜父这才喘一口气,半蹲在地上,看着灶屋发呆。锅台里的柴灰,泼倒的水,案板上。灶台上,墙壁上,到处都是脏兮兮的,好像刚刚经历一场战争。姜父的身上和脸上,灰头土脸,上衣湿漉漉的,好像刚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士兵。“日他娘,一天到晚嘟囔,好像别人欠她的。我没本事?自己多大本事,做一顿饭烙几个馍就把屋子点着火,你要是做一桌饭菜,还不把堂屋掀开顶,哼!”姜父不停地责骂姜氏,好像这一切都是姜氏的错。
   姜氏坐在地上睡着了。姜氏在梦中梦见自己坐在堂屋的方凳上,大妞二妞和姜维江围坐在身旁,自己嗑着瓜子,翘着二郎腿,美滋滋地跟客人说着话。姜氏就笑,越笑越开心,竟笑出声来。姜氏一趔趄,猛然从梦中惊醒。姜氏看看蹲在地上的二妞,看看在一边吸烟的姜父,眼泪又塞满眼眶。姜氏回忆自己跟着姜父这十几年,一天消停的日子也没有过到。姜氏知道姜父就会在农业社里下死力干庄稼活。照这样过下去,累死姜氏,到头来还是屋里连一根粗大的檩条也没有。姜氏不想再这样过日子。姜氏盼着过上好日子。
   姜氏白天看到北边离村庄一里多的地方,有一片红薯地,红薯秧长得特别茂密,黑油油的。姜氏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那里的红薯结得大。姜氏暗暗地记下了红薯地的方位。晚饭时,姜氏等到二妞吃到最后,丢下饭碗,把几个碗往白瓷盆里一摞,擦一下双手,让姜父带着二妞和姜维江到堂屋里间睡觉。之后,姜氏对姜父说出去到邻居家串门,就拉着大妞来到村外那片红薯地旁边。姜氏蹲下来,按着大妞的头,悄悄地告诉大妞不准说话。姜氏望望四周没有动静,又小声地对大妞说道:“你蹲在这里别动,我进去一会儿就出来,有人来你就说我去里面解手,啊?”大妞点点头。姜氏㧟着竹篮,提着铁铲走进叶子茂密的红薯地。姜氏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红薯地里走去,周围寂静十分。姜氏趁着夜色,能够看清楚眼前昏暗的红薯叶子。姜氏用手一摸,还有点湿湿的感觉。姜氏有些害怕,以前从来没有一个人半夜三更来到村外。姜氏不想在地边挖红薯,担心有人路过这里,自己连躲藏的机会都没有。那是很可怕的。姜氏走着,鞋子被红薯秧挂掉。姜氏蹲下来摸鞋,找到后赶紧穿上,又摸着周围一庹范围内的红薯秧,就势蹲在地上扒红薯。姜氏左手找到红薯根茎,右手往根部下插铲子,然后使劲一别,“吭”的一声,姜氏把如同孩子小腿粗的一块红薯撅出来。姜氏满意地咧咧嘴,接着继续往下扒。约莫一袋烟的功夫,姜氏把随身携带叠在一起的两个竹篮塞满了黏着泥土的红薯。姜氏把弄乱的红薯秧撕拉平展,左右胳膊㧟着两个竹篮,“嚯”的一声站起来,大步向大妞站着的地方走去。大妞冻得发抖,抬头吃惊地看着姜氏。姜氏轻声地说道:“走,咱回去,啥也别对人说,啊?”大妞点点头。
   姜氏和大妞回到家里,看到姜父搂着二妞和姜维江睡觉了。姜氏让大妞先上床睡觉,自己坐在那里盘算起来:照这样下去,每天弄回来两篮子红薯,孩子们有吃的,吃不完的刨成红薯片,晒干后卖给供销社。中啊!姜氏自夸着,谋划着全家的未来,感觉自己比姜父能耐大得多。姜氏觉得姜父是个吃才。姜氏已经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独一无二顶天立地的当家人了。姜父不管家里的事情。姜父认为自己少操心很轻松,得空到门口跟邻居侃大叉,不费劲冇负担,比跟老婆睡觉都美气。姜父不管不问,任凭姜氏布置指挥。姜父把大门口那块石头坐得光秃秃的,滑得能照人影。
   姜氏又瞄上生产队的菜园子了。白天姜氏到菜园里排队领菜,看到菜园里那十几畦茄子长得很茂盛,一个个如同女人胡子奶的茄子挂在那里,让姜氏看得很眼馋。姜氏眼馋不是茄子长得像女人的乳房,而是想着多弄些茄子走亲戚,让娘家大哥大嫂也沾点光,夸夸自己的能耐。姜氏想着,就忘记了挪动脚步。看菜园的四十多岁的老光棍吆喝道:“那谁姜氏,你不要菜拿啥下锅,快过来呀。”老光棍看着顾盼四周的姜氏。“啊,我看着这菜园,你种的菜多好。”姜氏回过神来,回答着老光棍。“你们家里工分少,会计算出来是三斤番茄五斤豆角六斤菠菜,称好你㧟走吧。”老光棍说着,看着姜氏隆起的胸脯。姜氏低着头,说道:“以后孩子长大了,挣工分就多了。”姜氏再回头看一眼那片茄子地,心里泛起酸酸的味道。
   晚上,姜氏决定单独行动,不再让大妞跟着担心受怕。姜父一丢下饭碗,又到邻居家里看打纸牌。姜氏把三个孩子哄睡后,㧟着竹篮出了院门。姜氏绕道菜园东边,顺着河沟,悄悄地摸到菜园茄子地的东边。河沟里种植着一大片高粱,白天青枝绿叶一人多高。大白天,女人们下地干活需要解手时,常常成群来到这片高粱地里,叽叽喳喳的,说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姜氏白天解了手,观察一番这里跟菜园的连接点,心里盘算着从哪里进入菜园。姜氏看准了河沟边的一个豁口,那里支蓬着几根东倒西歪的树枝,用手一拉就能通过。姜氏暗暗地记在心里。
   姜氏弯着腰,来到河沟边的豁口处,拉动树枝,“呲啦”一声响。姜氏停止动作,侧耳听听,没有动静。姜氏顺着豁口,对着茄子地,弯腰躬身就走了进去。姜氏一把抓住铅球般大小的茄子,几乎笑出声来,感觉上面毛茸茸的。姜氏想到自己的下身,有点痒痒的感觉。姜氏摘着茄子,慢慢地往前挪动着脚步。第一个篮子装满后,姜氏开始往第二个篮子里装。突然,姜氏的右手被一只大手牢牢地抓住,拽起来。姜氏跟着站直身子。看菜园的老光棍站在跟前,晃动着手电灯。“你弯腰走到茄子地东边,我就看见你了。你好大胆,偷一篮子还不中,还准备偷两蓝子。你是天王老爷的胆量啊!走,跟我到菜庵里。”老光棍提高了嗓门。姜氏抖擞起来,双脚不听使唤,站在原地不动。老光棍硬拉着姜氏来到菜园南边的菜庵里。
   “我错了,孩子们想吃茄子,闹着不睡觉。我想着给你说吧,又怕你不答应,就过来偷。你放过我,我记着你的大恩大德,以后再也不敢了。”姜氏跪在地上,头在地上如捣蒜汁。
   “你直起头来,说说你这偷菜的事儿在咱大队咋处理?”老光棍看着姜氏起伏不定的胸脯,说道。
   “不敢交给大队呀!要是你办了我,大队罚我游街,我以后咋见人啊,孩子们将来连个媒茬也找不到,几辈子都过不来。你行行好,我给你磕头。”姜氏几乎绝望地说道。
   “我白天看着你就不安好心,我就防着你伸手,结果你真的来了。我要是放过你,我这园子不就乱成一团麻,谁想咋着就咋着!我以后咋在村里混,谁还看起我这个光棍汉?”老光棍在姜氏面前踱着步子,恶狠狠地说道。
   “我认打不认罚,你打我几下我都愿意。要是你罚我,以后在村里传开,我没法见人。你手下留情,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姜氏几乎哭出声来,看着老光棍在自己前面的那一双黑棉布鞋。姜氏拉住老光棍的裤腿,使劲摇晃着,乞求老光棍宽大处理。
   老光棍坐在木床上,点燃旱烟袋,吸一口,鼻子里冒出一溜烟雾。姜氏双膝跪地,趴在老光棍坐着的床前,又拉住老光棍的裤腿,抬头看着老光棍,说道:“你不答应的话,今晚我跪在这里不回去,一直等到你答应我。”姜氏眼泪也扑扑嗒嗒地掉在水墨蓝衬衣上。
   老光棍吸了三袋烟。姜氏一直在地上跪着。老光棍伸手拉姜氏起来。姜氏跪得时间长了,裤带松动,站起来时裤子脱落在膝盖上。老光棍惊呆了。老光棍面前的姜氏,白花花的大腿,还有大腿间那一团黑黑的毛。老光棍颤抖起来。姜氏没有拉起来裤子,扑到老光棍的怀里。四更时,姜氏从老光棍的怀里挣脱出来,趴在老光棍的脸上又亲一口,说道:“我走了。”老光棍折起身子,说道:“你在篮子上面盖一些杂草,别让人看见,快走吧。”“嗯。”姜氏说着,下床穿好衣裳,㧟着两篮茄子,歪歪扭扭地走着,回到家里。姜氏一路上几乎是小跑,感到下身蛰着疼,心里骂着:“这老光棍真有劲,一夜弄好几回,累死我了。”之后,姜氏家里的菜吃不完,就打发姜父把多余的菜送给十几里外的娘家大哥大嫂。隔三差五地,老光棍就跟姜氏使眼色,让姜氏晚上到菜园庵子里。
   姜维江长到十岁那年,姜氏为遮人耳目,把儿子认作老光棍的干儿子。老光棍大大方方地来到姜氏家里,该吃吃,该喝喝,好像进了自己的家门一样。姜父不知道这一些,总觉得老光棍对家里人很关照。姜氏也知道,老光棍掌管着菜园子,晚上经常往大队长家里送菜。姜氏打听到,大队长的媳妇是老光棍的表妹。姜氏一直和老光棍保持着这种关系,直到老光棍前年因急病咽气身亡。
   姜氏一夜之间好像老了十几岁,整天唉声叹气的。
  
   二
   姜维江十四岁那年秋天,正要升到初三年级新学年开学时,突然辍学了。
   大妞和二妞相继长大,头发辫子垂到屁股上方,胸脯也越来越高。起初,姜维江在堂屋东里间母亲姜氏的床头,就地打一个地铺,在谷子秆上放一张席子,姜父摊上去一床旧被褥,姜维江晚上就在那里睡觉了。有时候,姜父懒着跟春妮说话,还悄悄地,扰得姜维江很反感,大声说道:“你俩咋恁多话说不完?”夜里,姜父在和姜氏亲昵着,姜维江哪里知道大人的秘密。后来,姜维江在小伙伴的邀请下,搬到小伙伴家新盖的三间大瓦屋内。同在那里居住的还有本村西头张姓木匠师傅的儿子张玮,前年还和姜维江一个班级,如今已经辍学两年多了,跟着村里人出工下地干农活。

共 1160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挽救的不是一个》,主要彰显青汨市银行在青城市推出的“农户贷款联保办法”收到了突出的效果,特别是以姜维江为首的一批令地方政府十分头疼的上访专业户,有了银行贷款后努力发展经济,发家致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小说的成功之处,是从姜维江父亲母亲写起,一个贫困家庭的悲剧令人震撼:农家各有苦难史。姜家底子薄,年年春上闹春荒,靠借粮食度日。姜母伸手去偷集体财产,一天夜里在菜园子偷生产队的茄子时,被看菜园子的老光棍逮个正着,从此背着姜父暗中与老光棍往来,家里从此不缺菜吃了。后来,两个女儿出嫁,儿子姜维江长大成家不久,姜父与妻子先后去世,姜维江十四岁那年秋天辍学,与小伙伴张玮是好朋友,一次跟着张玮在叔伯哥哥的洞房闹腾,小小年纪的姜维江就知道了女人的诱惑,在两个姐姐成家后,他也很快跟邻村姑娘刘欢欢结婚了。儿子姜浩浩来到人间的时候,姜氏已经去世半年。屋漏偏遇连阴雨。姜父又在春节前突发疾病去世。姜维江躺在被窝里一连三天不起床,妻子刘欢欢现在还有着几个月的身孕。姜维江找到平州市郊打工的张玮,张玮正准备辞工去当公交车上的扒手,就将姜维江拉下了水。一个月后,大妞打听到姜维江时常在公共汽车上,就托人捎信儿给张玮,让姜维江务必回家看看。姜维江回去见到刘欢欢,一句话也不说,闷头坐在门口小木凳上抽烟。姜维江留在家里伺候刘欢欢。从此,姜维江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姜维江看到家里穷得叮当响,应该吃低保,可就是轮不上,不是群众投票少,就是别的农户抢先占掉了名额。姜维江想不通道理,就跟外村几个上访户串联到一起,常常蹲在一起商量上访的事情,已经连着几年到北京上访。这时候,驻村工作队队长朱晓阳来到了村里,是他推广的农户贷款联保办法挽救了姜维江,挽救了他的整个家庭。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扶贫故事,温馨暖人!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8-06 21:58:45
  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扶贫故事,温馨暖人!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08-06 23:41:31
  两代人为了改变贫穷的面貌,所依赖的手段无非就是偷。在政策推出的“农户贷款联保办法”的支持下,姜维江才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同时也成功的挽留了这个家庭!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值得一读,为你点赞!
3 楼        文友:亘樯听雨        2018-08-07 08:14:57
  生活犹如一座山,翻到那边见睛天。
4 楼        文友:三王爷        2018-08-07 08:19:25
  文笔成熟老到,沉稳大气,小说语言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却表现出了,一波三折,波涛汹涌。好作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