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温暖的北极(杂文)
我已许久不曾读书了,只是会偶尔看看幼儿园订阅的刊物,可看来看去也便没了兴致,毕竟这类刊物都是官方打造的,总感觉缺少了点儿什么,乏善可陈。
至于在聊微信或是QQ的时候,不时蹦出来的一些网友所发的东西,在我穷极无聊时也会看上一看,不过多是浮光掠影地扫读,就跟扫描器似的,速度特别快,因为有好多自己并不喜欢。但是呢,好歹有一些读起来还蛮不错的,至少比起那些由官方打造出来的刊物强多了,起码有些趣味,有些味道。多元化,够真实,含意义,才是好东西嘛。
这其中有一则名为“北极惊现罕见三十二度高温!在你吹空调的时候,北极熊正在死亡……”的消息,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打开一看,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其中每一行里总要有一两句殷红的,着重的,寓意比环境温度还要高,比人类的热情还要热,比鲜血还要血腥的字,以及那一张张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撕心裂肺的真实的图片,的的确确震撼到了我。即便享受着从空调口徐徐吹来的凉风,可我还是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额头有汗滴滴渗出,腿脚也已逐渐麻木,不是缘于凉,而是缘于激愤。
不断消融的冰川,或枯瘦如柴,或悲愤哀嚎,或独自站在仅能容身的冰块上在大海上漂流的北极熊,以及反反复复在垃圾覆盖地觅食的,最终却一无所获,只找到一块看上去像食物,实际上却是垃圾的,一脸茫然的海豹……最令我痛心疾首的还属一头成年北极熊由于自己和孩子都在遭受生存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饥饿的极致考验,却在深思熟虑之后,悲痛地选择将膝下的幼崽当作食物吃掉的残忍画面。
透过上述的这些图文,该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浮出水面了——希望人类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延阻地球变暖。少用,甚至干脆不用带氟的电器,包括空调和冰箱;少开,甚至干脆别开私家车到处转悠;少用,甚至干脆不用一次性的筷子、水杯;少扔,甚至干脆不随地扔垃圾,且还要多去捡垃圾,将垃圾合理化处置。
静默许久,我是感触良多啊。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世界,居住在都市的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着,根本就没心思去管远方的北极,更没心思去管居住在北极的动物们。这就好比我们看新闻总能看到某某国家动乱,某某城市天灾,某某人被残害,某某人因患上不治之症从而导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可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庆幸,庆幸遭遇动乱、天灾、遇害、患上不治之症的人不是自己。
看上去异常冷漠、异常无情的字句,其实上并不冷漠,并不无情,因为这类事情常有发生,而我们真的对此无能为力。我想,很多人跟我怀着同样的感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不给家庭、不给社会、不给地球添乱便好。
当看到那篇已然钻入我心扉,不断在我心中搅动的文章,那下面许许多多网友的留言,我竟然会细细读之,我很欣慰,因为无一例外全都是宣誓般献出自己微博力量的人。但与此同时,我又不免觉得好笑,实在是我这个人有时候思想会过于极端,当然了,也可以把这种极当作是理智。纵然我们做到了不开车、不开空调、不用一次性水杯或筷子、每个人都能像环卫工人一样捡拾垃圾,地球就真的不会变暖吗?
宇宙层面的大科学我不懂,太阳对于地球温度的影响我也不懂,我只知道一点,在地球里面,破坏臭氧层,致使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些东西都能不要吗?核武器、武器、兵器、钢铁、煤炭、石油、塑料、飞机、火车、汽车……这些代表科技腾飞的累累硕果,象征人类历史空前的文明与发展,全都可以摒弃掉吗?让我们一起回到最原始的时代,以兽皮、枝叶裹身,以兽肉和鲜果果腹?想必,没有人愿意吧。
我常说,科技与毁灭只在一线之间。人类世界错综复杂的大局和权威,全都要靠科技支撑着,巩固着,平衡着,一旦有了裂痕,一旦出现了断档,必然又是新一轮的浩劫。
怪谁呢?谁也怪不得,谁都没有错,包括我,也包括北极熊和海豹。之所以它们的生存环境如此之悲惨,关键在于它们没有掌握科技的能力,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