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哓荷.遇见】锅贴饼子(散文)

精品 【哓荷.遇见】锅贴饼子(散文)


作者:梦幻成真 秀才,28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95发表时间:2018-08-14 19:19:50

【哓荷.遇见】锅贴饼子(散文)
   今天和女儿一起郊游,一路醉人的美丽风光让人一饱眼福,到了中午又累又饿,来到一家铁锅煮鱼饭店,房间里宽敞明亮又干净,一口地道的农村地灶铁锅,有一种回到过去农村的感觉。女儿点了一条大鱼,服务人员把鱼剁成块儿放在锅里,又放上大肉块子,豆腐,粉皮,各样的蔬菜,各种佐料,服务员把锅边上贴了一圈儿玉米面饼子。好容易等到开锅了,小外孙子看着金黄色椭圆形玉米饼子,急得直流口水,还没等凉呢,就急不可耐的咬一口,吃的那个香啊!一锅好菜也顾不上吃菜,一口气吃了四个,两只大眼还一直盯着锅里的饼子。
   看着外孙子吃的那个香甜劲儿,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小时候吃锅贴饼子的情形……
   我们小时候和现在的孩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如今每家每户都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天天细米白面,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的腻歪歪的,偶尔想吃一些粗粮找一找新鲜感,调一调胃口,去去油腻。
   我的家乡在中原地带的平原地区,那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黑土地,一眼看不到边,虽然地头很宽广,但由于土地贫瘠,没有水利条件,全部都是旱地,不能种稻谷,农民靠天吃饭,老天爷高兴了,给的雨水均匀一点儿,农民们还能有好日子过,老天爷不高兴的时候,不是涝就是旱,辛苦劳动了一年的农民,就遭殃了。
   那些年代,本来小麦产量就很低,平均亩产也不过一头二百来斤,除了向国家交纳公粮以外,所剩无几。农民一年到头儿过着穷困贫寒的生活,玉米,高粱,红薯,红薯面,是生活的主要粮食,即便收成好一点的年景,农民们也没有条件大鱼大肉的吃,能在收麦期间过上几天比平常好一点的生活,吃上几天白馍馍,也算是最幸福的了,也从来不敢肆意地挥霍破费。平常的日子里精打细算,把好年景当成坏年景过,把节约下来的粮食备灾备荒,一年到头搭配着糠菜吃,虽然日子过的苦了点,只要不饿肚子,人们都觉得心里踏实安稳。
   在我们那个小村子上,要说日子过得比较好的,还属我们家,因为我的母亲是个特别精明强干会过日子的人,把家庭生活计划的非常周到。
   别看母亲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农村小脚儿妇女,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但在三乡五里的妇女中,母亲是数得着的女强人,论庄稼活儿,犁娄锄耙,样样精通,别说女人,就连男人也都佩服的五体投地。在生活上,母亲更是一把好手,能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把日子过的结结实实,论针线活,织布纺花,裁剪缝制,描龙秀凤,可说是无人能比,论厨艺,母亲能把粗粮做细,每天换着花样,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我们中原地区离煤矿很远,交通又不方便,也没有山林,农民做饭全靠庄稼的秸秆儿和杂草,烧柴非常紧缺,为了节约柴火,一般的人家都是用的吸灶锅,垒一个大大的锅台和高高的烟囱,前边是大锅,后边是小锅,我们叫小锅为后锅。
   母亲不但会做白面馍馍,花卷儿,油卷儿,菜卷儿,还会做各种各样的杂面锅贴饼子和烙饼,做出的玉米饼子,不但好看又好吃,母亲先把玉米磨成细细的糁子,用开水烫巴烫巴,放凉以后和成块子,在后锅里放上各种蔬菜和粉条儿,大锅里下边放扁豆,或者绿豆,玉米仁之类的,锅边贴上饼子,别小看贴饼子,那是一种技术活儿,如果凉锅贴,饼子会出溜一下就掉到水里,就成了面糊糊了,必须先把锅烧热,水烧响,然后母亲拿出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和好的面团儿,像小孩玩泥巴一样,两只手轻巧快捷啪啪的撂来撂去,一直让面团成一个椭圆形,两手轻轻的一按扣在锅边上,只听刺啦一声,就粘上去了,锅边圆圈儿贴满了,盖上锅盖儿,开始烧火。
   烧火可是很有讲究的哦!若把火烧大了,不一会儿锅里水干了,不但汤喝不成,锅贴也会烤成糊爷脸似的,黑乎乎的皮焦里生,若火烧小了,那就烤不出尜尜香的味道,所以母亲始终很认真的掌握着火势不大不小,大约摸半个小时的样子,就蒸熟了,再捂上一会儿,蒸汽消了,母亲掀开锅盖儿,一个一个的铲出来,放在干净的锅拍子上,一拍子黄橙橙的贴饼,就象黄金饼一样,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母亲赶紧给我挖了一碗菜,拿了一个饼子,玉米糁儿饼子有点干,需要细细咀嚼,越嚼越甜越香,哪一顿都能吃上两三个,再喝一碗扁豆花儿汤,那感觉堪比今天的山珍海味!
   在我们家乡,红薯在所有农作物中算是比较高产,农民为了糊口不管孬好,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所以大面积的种植红薯,每年光刨红薯切红薯干也得半月二十天,就连红薯叶子也一并收拾回家,装在笼子里,这些都是农人一年到头的主粮,一天两顿红薯干儿汤,红薯面黑窝窝中间捏个坑,蒸出来黑黝黝,瓷丁丁的,咬一口几个牙印儿,尽管大人们在窝窝坑里倒上辣椒水,辣的咧着嘴,也很难下咽,更别说小孩子,拿着窝窝头眼泪吧嗒吧嗒地滴。
   母亲总是想着法子,让红薯面变得好吃,把红薯面用开水烫一烫,凉了以后和成面块子,切点葱花儿,花椒叶子切碎,撒上盐面,和在一起,做成咸的锅贴饼子,吃起来香香嫩嫩的,要比窝窝头好吃多了。有时候母亲把面剂子在案板上用手轻轻的拍,使面块儿随着手势自动的转圈儿,一直拍的圆圆的,薄薄的,放在鏊子锅上烙一烙,卷蔬菜或者卷大葱吃,软香软香的。有时候母亲切一些萝卜丝儿,做成萝卜丝锅贴饼子,吃着散松松的可香了!偶尔母亲买一些猪油,把榨剩下的油渣,用葱花萝卜掺在一起做成馅儿,包成包子型的,轻轻拍扁,蒸出来的贴饼底面呈黑黄色,又脆又香,面皮柔软,馅味香美,一口气能吃几个。
   到了春天,母亲会用各种各样的蔬菜做饼子,变着法儿的让我们吃好。春天豌豆成熟的早,母亲把碗豆面用自己做的酵母发一发,做成发面饼子。
   麦收大忙的时候,大人小孩儿统统都得下地,母亲不想让我饿着肚子下地,每天早上母亲为了让我吃上热饼子,天还没亮就把锅贴饼子做熟了,铲出来凉一凉,才把睡梦中的我叫起来,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拿着饼子,咬一口焦黄焦黄的硌伽,那叫个香啊!母亲说豌豆面冲劲大,吃了以后割麦就格外有劲儿哦!
   遇到灾荒年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就把干红薯叶子用水泡开,搀在面里,做成菜饼子,在石臼里捣点算汁,用菜饼子蘸着吃,不小心蘸多了,辣的咧着嘴,呲呲哈哈的,眼里噙着泪。
   虽然当今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总是会触景生情,想起儿时的那些生活中的情形,想起母亲为了孩子们吃饱,费尽了心思,想起依偎在锅台边上,看着母亲做饭,做馒头,贴饼子,眼巴眼望的样子,回味中有幸福亦有心酸!
  

共 25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跟着女儿出外郊游,中午吃饭的时候,外孙子香喷喷地吃着玉米面饼子,作者看到这一切勾起了往事的回忆。那时候的农村家境贫困,吃的也简单。但是作者的母亲精明强干会过日子,不但会针线活,织布纺花,裁剪缝制,描龙秀凤,还是一把好厨艺。作者回忆讲述了母亲总能把粗粮通过自己的巧手制作成各种舌尖上的美味,这些美味诱惑着作者的味蕾,妆点了自己的童年。今天回望那一切,是作者忆苦思甜的感恩,也是传递了对母亲的思念。朴实的文章流畅生动,触动人心,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820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8-14 19:21:41
  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母亲在那段贫困岁月把粗粮做成各种美食的巧手,忆苦思甜,我们更应该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且行且珍惜吧。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梦幻成真        2018-08-14 22:03:46
  感谢华君老师大热天辛苦编辑,敬茶一杯,祝您夏安文祺!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8-14 19:22:20
  问好木易老师,创作辛苦了。给老师敬茶,祝文笔丰盈创作愉快,夏安吉祥。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梦幻成真        2018-08-14 22:04:19
  谢谢华君老师,我会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何叶        2018-08-16 20:07:08
  喜欢这种文,看着就勾起我的食欲。哈,真棒!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梦幻成真        2018-08-20 11:37:13
  谢谢荷叶!继续努力!
4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8-18 21:24:54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好好好
回复4 楼        文友:梦幻成真        2018-08-20 11:37:53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好好学习!
5 楼        文友:何叶        2018-08-20 10:07:31
  恭喜精品!木易老师很棒!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梦幻成真        2018-08-20 11:39:19
  谢谢荷叶的鼓励!我一定继续努力,写好每一篇!为我们社团争光!
6 楼        文友:范明秀        2023-03-13 09:30:27
  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无论我们出走多远,故乡是深刻在骨子里的印记!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