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遇见】根(小说)

精品 【晓荷·遇见】根(小说)


作者:何叶 探花,1780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16发表时间:2018-08-18 08:48:13

【晓荷·遇见】根(小说) 李老汉彻底崩溃了,一转身的功夫,儿子金丹就不见了,从他的眼皮底下蒸发了似的。
   地上,只留下金丹平时喜欢玩的纸灯笼,被风一吹,滴溜溜在原地打着转。
   对,金丹一定让那个卖桑葚的女人拐跑了,一定错不了!李老汉在心底暗暗诅咒。然后疯了一般跑向那个女人的摊位,那个女人已不见了踪迹,只剩下一个来不及收走的破篮子,还有半篮子桑葚。李老汉突然觉得那紫黑色的桑葚,像一颗颗苍蝇屎令他作呕。猛地,他冲上前去,对着篮子狠狠地踢了几脚,嘴里骂道:“姥姥的,你个坏了良心的坏女人!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嘛!”他急得来回在集上跑着喊着:“金丹呀,我的根!你到底在哪呀……”
   李老汉带着哭腔的声音撕心裂肺,在集市上传得的老远老远,让人心痛。
  
   一
   李老汉是于家屯人,和老婆张小翠结婚二十多年,张小翠的肚子总是不见动静,看了许多中医,药也吃了不少,就是没有什么用。李老汉急呀!家里哥们兄弟就他一根独苗,父母为他的婚事可是找了瞎子算的黄道吉日,说他们的儿子今年娶媳妇,明年准能生大胖小子,媳妇都是他父母特意跑到姑娘家相的。他们眼里的儿媳妇,腰细屁股大,身材咋看咋也是能生育的呀。结果不然,结婚几年过去了,媳妇肚子就是不争气。
   父母岁数大了,实在等不起就都先后去了。临终前李老汉的爹拉着他的手说:“儿呀,你媳妇岁数一天天大了,恐怕不会再能生育了,你是咱李家的独苗,咱也不能断后吧。不行的话,你就把张小翠休了吧,重新再娶一个回来,要不然我死不瞑目呀!”李老汉听了他爹的话,不得已点了点头。
   处理了老人的丧事,张小翠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抹着眼泪,偷偷离开李老汉,回了娘家。李老汉发现媳妇走了,赶着马车跑了十几里路追回张小翠,说:“媳妇呀,咱们都过了二十多年了,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没有孩子咱俩过一辈子不也挺好吗?”
   张小翠说:“老伴呀,我不想让你们李家绝后没有根呀!我都四十好几了,眼看就奔五十了,你想想我还能给你生孩子吗?听你爹的吧,你再找一个,一年半载的给你生个娃,也对得起家里二老了。”
   李老汉听张小翠这么说,急了,他一把紧紧把张小翠抱在怀里说:“你说啥子呢?你即使一辈子不生,我也不会再娶别人。走,和我回家!”
   李老汉把张小翠接回家第二天,城里打工回来的二强就兴冲冲来李老汉家串门了。二强是李老汉的远房亲戚,管李老汉叫舅舅。他一进李老汉家的门就扯开嗓子大喊着:“舅舅,舅妈!赶紧给我炒菜烫酒,我给你们带来了好消息。”
   二强盘腿上炕,吃了一口猪耳朵吧唧了几下嘴,神秘地对李老汉说:“我的舅舅呀,这回你们可以如愿以偿抱大胖小子了,城里有家大医院专治不孕不育,许多人都在那家医院治好了病,年纪大的人还可以做试管婴儿呢。”
   李老汉和张小翠半信半疑地听着,二强最后还说:“你们想要孩子就尽快备足钱去那个医院吧,我把地址给你们。”
   二强给李老汉一个名片,上面有医院的名字和具体地址。
   二强酒足饭饱走后,张小翠犹豫地看了看李老汉说:“老伴呀,二强说的这个医院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灵验,那咱们就抓紧去看看。”
   李老汉想了想说:“正好家里也没啥活计了,家里也有些存款,那咱们就去试试看吧。”
   一宿无眠,第二天天微亮,李老汉就领着媳妇张小翠拿着全部的积蓄,套上马车,去了城里。
   找到二强说的仁济医院,排到下午才看了专家,做了一系列检查,专家给出的诊断说是张小翠输卵管堵塞,说需要做输卵管通液,每个月需要进城里医院做一次。
   好容易坚持做了半年治疗,李老汉说啥不让张小翠去做了。因为张小翠每次做完通液治疗,都会上吐下泻,每次回到家都像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几天不想吃东西,人渐渐变得憔悴起来。李老汉心疼媳妇就对张小翠说:“我可不能这么自私,为了孩子为了有根,就不顾你的身体。若是孩子没要来,媳妇你再走了,那我还算是男人吗?”
   不再去医院治疗,也不再吃任何中药,就这么又过去了半年。有一天,张小翠早晨一起床就晕倒在床边。李老汉急忙背着媳妇来到镇上的医院,老中医一把脉眼睛亮了,他直直望着李老汉说:“哎呀,奇迹!有了,你媳妇有喜了!”
   “啊?是真的吗?你可不能蒙我呀!”李老汉嘴打着哆嗦,眼睛一眨不敢眨地看着老中医。
   老中医捋了一下胡子说:“我会蒙你吗?赶紧把你媳妇领回家加强营养,她这是缺乏营养造成的低血糖。我再给她开一些保胎药,回家你煎好给她吃。”
  
   二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张小翠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李老汉四十七岁的时候,终于有儿子了。他兴奋地在他爹妈坟前磕头烧纸,告知父母李家终于有后了,孩子取名金丹,他们可以安息了。他还特意去了城里,去了那家医院找到给他媳妇看病的医生,磕头谢恩,送了锦旗。回到村里,挨家挨户发起了红鸡蛋,满月的时候,请了全村人来家里吃了酒席。
   儿子金丹长得很可爱,从小乖巧不爱哭,六岁的时候小翠就和李老汉商量:“等儿子金丹到了上学年龄,就送儿子去镇里学校上学吧。城里的大医院多豪华呀,如果咱们不去大医院看病,哪会有咱们的金丹呀。金丹有了文化说不准长大后还能去医院也当个医生呢,就是不当医生也要让金丹去大城市生活。”李老汉听了媳妇的话,连连点头称是。
   夏天的时候,金丹喜欢爹娘带他去坡上抓萤火虫。萤火虫在天上飞,金丹会高兴地在地上来回追。
   每次玩累了玩够了,小金丹总会把抓来的萤火虫放飞,边放边稚气地说:“爹!娘!萤火虫也蛮可怜的,放它们回家找它们的‘爹娘’吧。如果我们把它们带回家,它们的‘爹娘’看不见它了,心里该有多难过呀,小萤火虫见不到‘爹娘’,它们也会伤心流泪的。”
   金丹说着说着,就把李老汉和张小翠的眼泪说下来了。他们也没想到这孩子,小小年纪心就这么善良。李老汉就会忘乎所以地亲金丹,满脸的胡须直把金丹扎得乱躲,爹笑了,娘笑了,金丹也笑了……
   金丹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李老汉在镇里学校给金丹报了名,张小翠又催着李老汉去集上给金丹买书包。经不住金丹磨,李老汉领着金丹去了集上,刚要进门市买书包,金丹突然指着一个卖桑葚的摊位喊着:“爹,你看那个桑葚个儿多大呀,一定很甜吧。”李老汉顺着金丹指的手势望去,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正蹲坐在一个装满桑葚的篮子前,埋头给几个买桑葚的人称桑葚。
   “你想吃吗?来,爹给你买。”
   李老汉拉着金丹的手,走到卖桑葚的摊位前,问道:“大妹子,桑葚咋卖呀?”女人听有人问,抬起头说:“便宜了,五元钱三斤。”金丹吧嗒着嘴问道:“阿姨,桑葚甜不?”女人看见金丹,眉眼里都是笑容,连连说:“甜,甜呀!这小家伙长得真好,多大了?叫啥名字呀?”
   “我叫金丹,我今年七岁了。”
   “哦,好名字。来,金丹尝尝我家桑葚,看看喜欢吃不?”
   女人抓起一把桑葚递给金丹,金丹推脱着说:“我不要,我爹会给我买。”
   “你爹?他是你爹?”
   李老汉看女人疑惑地望着自己,赶紧解释说:“我儿子,晚来得子,我李家的根。”
   他又赶紧说:“我给我儿子买。给我们称三斤吧。”女人称着秤,不停用眼睛余光打量着金丹和李老汉。
   称完桑葚,女人突然说:“你们没有兜子吧,我的塑料袋也没了,大哥你能不能帮我去前面转角门市买几个塑料袋呀?”
   李老汉听他那么说,看看女人说的卖塑料袋门市离得也不算远,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女人递给他钱,说:“孩子怪稀罕人的,和我闺女差不多大,就在这和我一起等吧。”
   他接过女人手里的钱,去给女人买塑料袋。买完塑料袋,李老汉突然看见道边一个卖书包的男人,卖的书包各式各样都有,煞是好看,就多看了几眼,寻思着一会问问儿子喜欢哪个。转身离开摊位,反身去找卖桑葚女人,却发现女人和金丹都不见了踪影,桑葚篮子放在原地方,人却已经不见了。
   李老汉立时傻眼了,他跑遍了整个集市挨个摊找那个女人,逢人便问,有没有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和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结果,集市上的人都说没有注意。只有两个买桑粒的人说,那个女人拽着一个孩子似乎去追啥人,别的具体就不太知道了。
   金丹被李老汉弄丢了。
  
   三
   掌灯的时候,李老汉才深一脚浅一脚回到家。
   他手里拿着金丹的纸灯笼,嘴里浑浑噩噩地念叨:“金丹没了,金丹没了……”张小翠看到李老汉的神情,又没看到儿子金丹的身影,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上前拽住李老汉的衣领不停地摇晃:“你说甚?你把我儿子金丹弄哪里去了?”
   李老汉痴呆呆看着张小翠,愣了有几分钟,“哇”地大声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拍着胸脯跺着脚喊着:“我的,我的金丹我的根呀……”张小翠听说金丹丢了,“嗷”地一声背过气去。李老汉手忙脚乱地从酸菜缸里舀了半瓢酸菜水,给张小翠灌了进去,又掐了人中张小翠才算醒了过来。
   村里人听说金丹丢了,成群结队去周边找了半宿,最后都是无功而返。
   时间如村前的那条河水,慢慢流逝。
   自从金丹丢了以后,张小翠时而清醒时而疯癫。清醒的时候,会拼命地拽住李老汉:“你还我儿子,你还我儿子……”疯癫的时候,她傻傻地盯着房梁不言不语,然后提着金丹的纸灯笼在村里转悠,到处喊着:“金丹,跟娘回家。你不要跟娘捉迷藏了,快跟娘回家……”累了,就蹲在村口傻笑,笑声凄惨,传遍了小山村,令人毛骨悚然。
   李老汉一直坚持到处找金丹,凡是有桑树的村庄村落,李老汉都会挨家去问。半年多过去了,李老汉找遍了十里八乡每一处地方,就是没有儿子金丹和那个女人的下落,金丹彻底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
   一天半夜,张小翠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几天后,在邻村一片桑树地头的枯井里,发现了她的尸体。
   李老汉听到信后人彻底崩溃了。后来,在村里人的帮助下,他在邻村坟场买了一块地安葬了张小翠,还特意学城里公墓的样子在墓碑上安放了一张张小翠的照片。从此,他每天除了守在张小翠的坟前,就是去村里山头逮萤火虫,面对萤火虫,李老汉会想起儿子金丹的话:“爹,娘!萤火虫也蛮可怜的,放它们回家找它们的‘爹娘’吧,如果我们把它们带回家,它们的‘爹娘’看不见它,心里该有多难过,小萤火虫见不到‘爹娘’,它们也会伤心流泪。”
   李老汉索性也不回家了,去了相邻的王家村。
  
   四
   离李家屯不远的王家村只有几十户人家,由于贫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剩下几个孤寡老人守村。村里靠左是个坟场,坟场四周有许多桑树,桑树很茂密,每年桑果结得丰满,村里人靠桑叶养蚕为生。
   李老汉来到王家村之后,就一头扎在了桑林里,他决定在此落脚是因为他始终心里有个念想,他想拐走金丹的那个女人既然是卖桑葚的,那她的家不会太远。再一个他心里始终放不下张小翠,张小翠就埋在村里坟场,儿子也找不到了,他咋也要守在她的身边陪着她。他在桑林里弄了个简易窝棚,每天驻守在桑林里。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满脸伤疤已经看不清模样,拄着一个棍子的女人,她的身边是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子。男孩子的脸部和手臂上也有轻微伤疤。女人在男孩子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着,挨家挨户问着什么。女人很虚弱,一边走一边剧烈咳嗽着,刚走了几家,就一头栽倒在地上,昏死过去。孩子摇晃着女人,不停地哭着喊着:“阿姨!你别丢下我,你醒醒呀!”
   村里老人围了上来,七十岁的郎中麻三过来把着她的脉紧张地说:“怕是已经没救了。”麻三给扎了几针,女人总算醒了过来。她虚弱地望了望孩子,抬起手紧紧抓着孩子的手说:“孩子呀,我是不能陪你找你的家人了,你记着我走后,你一定按照你说的你父母的名字去找你的亲爹娘。你一定要活下去,给你们李家留住根呀!”
   女人临终前,把一个袋子给了小男孩并说:“这个袋子里是我仅有的钱,我一直都没舍得花,留给你吧。”女人说完就断了气。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村里人帮忙在坟场找了一块地,草草地安葬了女人。
   孩子跪拜在坟前,无助地不停地磕着头。他突然像发现了什么,停止了哭声,他匍匐着到了另一个坟包前,仔细摸着墓碑上的张小翠的名字和照片,一下愣住了。突然,他像想起什么,大声哭起来:“娘!娘!是你吗?我是金丹,我是金丹呀……”
   李老汉此时正站在山头,手里拿着灯笼到处寻萤火虫,突然看到自己媳妇小翠坟前有个孩子在哭娘,他激灵一下蹦起老高。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转身向山下跪去,边跑边喊:“儿子,金丹,你,你飞回来了!儿子呀,我的根。”
   孩子正是李老汉的宝贝儿子金丹,而那个死去的女人正是卖桑葚的女人。原来,女人并不是拐跑金丹的人贩子。

共 627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世间,什么人最招人憎恨,当属人贩子,害人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更有甚者家破人亡。作者描述的主人翁李老汉,娶了邻村姑娘小翠,李老汉的父母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能抱上大头孙子,最终没能如愿,李老汉的爹临终中,考虑到自己李姓几代单传,不能就此断了香火,让儿子李老汉把小翠休了。小翠也是为了李老汉着想连夜回家,决定离开李老汉,成全李老汉延续香火的使命。李老汉重情重义,决定违背爹娘的意愿,把小翠追了回来,宁愿一辈子没有孩子,也绝不辜负小翠。欣赏到这里,让读者不胜唏嘘,感动于小翠为了成全毅然决然的离开李老汉,同时也为李老汉的不始乱终弃感动着,更为李老汉和小翠这对夫妻惋惜,也许这辈子真的不能如愿了。突然,作者笔触一转,又见柳岸花明,自己的外甥从城里带回一个好消息,仁济医院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经检查才知道小翠属于输卵管堵塞,经过治疗小翠怀孕了,李老汉和小翠做了爹和娘。中年得子,自然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宠着溺着爱着,并取名金丹。金丹七岁一次赶集,为买桑葚结果把金丹弄丢,小翠经受不起金丹的拐卖,选择跳井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小说真谓一波三折,让读者跟着作者流畅的文字起伏跌宕,就在大家都认定卖桑葚的妇人便是人贩子的时候,突然作者峰回路转,道出了不为人知的故事,卖桑葚的妇人不是人贩子,而真正的人贩子另有其人,为了保护小金丹妇人忍气吞声,最后终于逃了出来。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卖桑葚的妇人身上看到了世间的善良,也为人贩子的可耻行径所不耻。小说架构严谨,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作者很善于抓住读者的胃口,让人跟着作者的笔触起伏。一篇佳作,一篇充满人间正义的小说,力荐大家赏阅。【编辑:幸福千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820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8-20 13:39:32
  小说写得真好,有很强的故事性,看着就让人上瘾了,不得不一口气往下看。作品呈现的人间百态令人感触和唏嘘,给人警示和思考。拜读社长精彩小说,学习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1 楼        文友:何叶        2018-08-21 06:02:57
  谢谢华君对拙作的美评。祝创作愉快!
12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18-08-21 13:36:48
  何叶的题材有所拓展,跳出了妈妈丶姥姥们的范等
云烟深处懒读书
回复12 楼        文友:何叶        2018-08-21 13:52:11
  哈哈,这么说我进步了呗。
13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18-08-21 13:38:17
  范筹(写错了)
云烟深处懒读书
回复13 楼        文友:何叶        2018-08-21 13:52:53
  哈,没事。谢谢高原老哥支持。
14 楼        文友:飞马踏云        2018-08-21 22:19:48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黄渤和赵薇拍的《亲爱的》。看了让人感慨,感觉意犹未尽,能写的长一点就好了。
回复14 楼        文友:何叶        2018-08-22 06:30:54
  谢谢老师留评支持。本来后一部分准备再写一些,时间关系就没再继续。再次感谢老师的支持!敬茶
15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8-09-14 17:51:31
  是一篇令人荡气回肠的现实主义的精美小说。小说不但成功塑造了李老汉夫妻等几个小百姓如蚁般艰难生存的悲惨人生,而透过那精巧而灵动的文字,更是不落声色地深刻揭露了、批判了歌舞升平之下现实生活的丑陋和残酷,令人读来不禁感到一阵阵的隐隐心痛。我们不知充满阳光的生活何时才能不见阴影真正温暖人心,亦不知升斗小民的人生何时才能不再战战兢兢顷刻遭遇不幸,但我们依然要活着,是的,要活着......作品文笔流畅,语言凝练,结构紧凑,主题突出,足见作者水平之高。甚赞!
当那苍凉而悲怆的信天游一次次淹没黄土高原的时候,蚂蚁总是看到我随它同行……
回复15 楼        文友:何叶        2018-09-15 16:34:17
  谢谢老哥!没你说的那么好。本人不太会写小说,还需有待提高。何叶给老哥敬茶。祝好!
16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3-10-24 09:19:35
  能写,人才,一步一句,扣人心弦,可恶的人贩子,佳作
17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2-19 21:36:09
  第一次读社长的小说,故事曲折,一波三折,总是心悬着读完,令人晞晞感叹,世道人心,有善也有恶。读后令人难忘!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