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迷茫的眼神,升腾的火焰(赏析) ——读翔鹤掠云短篇小说《大慈阁下》有感
翔鹤掠云先生的短篇小说《大慈阁下》,被江山文学网确定为绝品小说。作为追逐文字梦的人,应该悉心研读其运用的高超技法,精心思考其蕴藏的思想,具有的深刻社会意义,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给读者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更重要是要给读者以震撼、以深思、以启示、以引导。这里,我简单谈一下这篇小说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性。
一、具有娴熟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依笔者拙见,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首先要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美的运用上,这方面作者一开始就采用大镜头、小镜头、远镜头和近镜头,把大慈阁和严家老宅周围的环境描写得清晰可见,并且让清晰的画面中蕴意着一种厚重的深沉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让读者的心境一下子沉浸在对大慈阁佛法的虔诚和严家老宅精美建筑艺术的敬服之中。作者接着采用特写镜头把苏子怀装饰的严家老宅细细雕琢极尽其豪华奢侈,把江洋大盗“快如风”“踩点”、“装备”及准备“装备”过程的描写,既新鲜又刺激,埋下了苏子怀覆灭的种子。第二是表现在悬念的设置上,作者运用影视剧镜头推进法和戏剧埋包袱、抖包袱和拽包袱法,就像磁石般始终紧紧地牵着读者的心,牵引着读者的眼睛往下看去。这点不细说,看看每个段落的设置,细品一下每个细节和情节的巧妙安排就明白了。
我想,每个读者都会与我一样,只要读了这篇小说,就想把它一口气全部读完。作者在开章大镜头、小镜头、远镜头和近镜头中,极力写大慈阁的宏伟和香火的旺盛,在叙述过程中,三次或详或简提到大慈阁,结尾浓墨严紫薇再进大慈阁,自然而然渐显其主题。作者非常聪明高明,自始至终并没有道明其主题,而是通过这个故事中的一群人物严紫薇、苏子怀、冯如快、胡三、老嘎等人物的演绎,表现在他们身上的一些情节和一些细节,让读者自己在慢慢地品读中去悟出所要表达的主题。
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可见其驾驭小说的能力之娴熟之老练之沉稳。
二、具有含而不露令人联想的思想性
优秀小说的思想性,不是像政府工作报告那样直白,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如果你不明白,它还要把一件事情掰碎了,列举出大量事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地给你阐述,而是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所演绎的情节和细节上所赋予的闪闪发光的灵魂,让读者在阅读之中,随着故事的推进渐渐悟出来的。它不明说,它只是给你暗示。这种暗示,它有一种磅礴的呐喊力量,也是隐含在心核里的汹涌波涛撞击岩礁的声音,炙热火红岩浆冲击底壳的力量。它高雅,它含蓄,它灵光,它发人深思。
小说的标题《大慈阁下》,就是一个明显的标识。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民的信仰只有一个,那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之后,好像信什么都可以,信什么都没有问题,于是乎各种信仰迅速滋长迅速蔓延,实际上也就是无信仰,出现了信仰缺失。这种多种信仰的滋生蔓延,势必会造成一种迷茫迷失的结果。
严紫薇虔诚信奉佛,到对佛的信仰的彻底失望,就是最好的说明。严紫薇几代人都在信佛,并且老辈人还把大慈阁的图像有意识地全景设计在“刚好被严紫薇卧室里的玻璃窗框罩在里面”,“每天太阳升起,就好像挂在窗框的左上角,照着大慈阁,美妙得像一幅画。这正是严老太爷当初建造房屋时留下的含蓄深味的用意,他信佛,非常崇信大慈阁里的观音菩萨,抬头能看到它,是对自己日常行为的一种警示。严老太爷常指窗外大慈阁对儿孙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严家后辈做人做生意都得牢记,不亏心、不亏人,小心驶得万年船!’严家信奉佛教,代代如此。”虔诚的严紫薇笃信佛教、心诚至善,“她相信佛说的因果报应,她惶恐,每天都去大慈阁,向观音菩萨寻求保护”,“她花了八百元钱在一个小摊上请了一位司香。司香是个中年女人,她把成捆的线香散开,在地上堆起一个齐胸高的香堆”,“严紫薇走向佛寺门前,她站下了,稍加沉默就双膝跪地,她双手合十默默地祷告。”“她得对佛祖和菩萨虔诚坦言”,“诉说自己受贪嗔痴所困而产生的苦恼,忏悔自己犯了八关斋戒里的偷盗戒,犯了贪图享乐的戒律。”尽管这样,苏子怀最终仍被捕入狱,这使严紫薇彻底对佛失去了信心,虽然“五堆香燃烧起来了,火焰冲天,烟雾弥漫,烧得噼里啪啦作响”但她不是跪着,而是“直直地躺在了地上”。
严紫薇的贪图享乐和虚荣,苏子怀的以权谋私,权、财、色交易,腐化堕落,也是因为信仰的缺失,无视党纪国法所造成的。这在小说中表现为:一是严家老宅的豪华装饰,体现了其追求奢侈的生活。其室内摆设“正中墙壁挂着中堂山水画,两边挂着楹联,分别写着‘修身岂为名传世’和‘作事惟思利及人’,看得出主人很欣赏山水画和楹联。最耀眼的是案前的八仙桌旁和两边的太师椅,所有的桌椅满是灵芝、卷草和龙凤文饰,雕刻精细,瑰丽奇巧。八仙桌前面两侧各安放一对官帽椅,两个精致的多宝格柜分别立在东西墙壁下,搁架里摆放着一些古玩和工艺品做点缀”等等。二是严紫薇贪图安逸享乐,体现了享乐主义的膨胀。“严紫薇很享受这个男人给她带来的豪华富贵的生活,苏子怀会不断地给她购买高档的时装、贵重的首饰,以及各种豪华的奢侈品,苏子怀能满足她所有的物质上的愿望。”三是东西厢房巨大的贪污财富,体现了贪欲的膨胀。“里面藏着数不清的贵重礼品、黄金饰物,难以见到的玉器雕件、名贵的字画,和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得到的古玩文物,还有成盆的银行卡。”四是对严苏二人的细致的心理描写,解析了各自心中的秘密。“严紫薇心里明白,这些巨大开销已经超过一个县土地局局长职位上的工资水平。严紫薇困惑不解,眼前这个男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谈起工作精神振奋,说起理想身上充满活力,他更多的是谈论钱,严紫薇一想到苏子怀谈金钱时的那种贪婪目光就特别厌恶。她越来越感到不安了,这不仅是苏子怀贪恋物质享受,她担心苏子怀可能会有更多的事儿在瞒着自己。她甚至感觉有些不认识眼前这个自己所熟悉的男人了,但她却不去深究这些事情,而是一维靠信奉佛的保佑,最终下场也就成了必然,而苏子怀在县府里他的关系上下通顺,在局里他干得如鱼得水。如今他是春风得意,自认为自己这一生官、财、色三者具备,现在如果再能往上走两步,或许登上县长位置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儿。苏子怀为自己将来能高升在做着铺路准备,他在不声不响地大肆敛财,他相信金钱能买到他想要买的东西,就像别人对给他钱买他一样。他隐约地听到一些有关他在批准土地项目上有不妥行为的议论,但是他自信,目前自己在县里正是风光的时候,这些言论不足为患。再说县委里也有支持自己的领导,自己被重重保护伞遮掩着,不敢说高枕无忧,自己只要小心行事,就不会出现纰漏。”严家老宅秘密仓库里的财物被快如风盗窃行迹暴露之后,苏子怀不是觉醒迅速投案自首,而是怀揣侥幸的心理,出大价钱100万元雇凶老嘎杀人,更是促使他迅速走向覆灭。
江洋大盗“快如风”,无论自己的盗技多么高超,防范多么严密,作案后能够多么消踪灭迹,而聪明总被聪明误,最终落了个可悲的下场,被老嘎手下的壮汉在黑夜里用短刀活活杀死。
三、具有深刻的令人警醒的社会性
《大慈阁下》中的严紫薇沿袭祖辈信奉佛教,而她因为爱上了贪欲十足的苏子怀,被苏子怀的巧言蜜语迷惑住了,面对苏子怀不满足的贪婪,她不去深究和制止,而是一味祈祷靠佛的保佑,最终下场也就成了必然,也就是小说中所提到的“贪婪的欲望是这尘世苦海的根源”。
小说开头极力描写“真觉禅寺”大慈阁下虔诚的信徒,“佛寺前小广场是个热闹地儿,烧香磕头、许愿还愿的人在佛寺前络绎不绝。最惹人眼的是烧香,香客把线香码成一米高的香堆,双手合十祷告后就点燃香堆,火苗烧得噼里啪啦的,于是广场上空烟雾缭绕,香灰成了粉末从天而降,百步之外都能闻到烧香的气味。这气势宏伟的大慈阁,被认为最能灵验的佛家之地,到这儿许愿还愿的香客众多。”
“这里有一位虔诚的严姓少妇,她笃信佛教、心诚至善,可所祈盼的结局和自己的祈愿大相径庭。”后边的故事也完全证明了这种信仰的愚蠢。只有坚守中华几千来年优秀的道德文化,严守党纪国法才是正途。
最终的结果是苏子怀事情败露被警察带走,令严紫薇心中的信仰之塔轰然倒下,“后来严紫薇神志恍惚地走出严家大门,眼神呆滞地走向大慈阁前的广场,将手中一沓百元钞票扔在中年妇女的摊位上,只说声‘烧香’,就转身向佛寺山门走去。当五堆香燃烧起来了,火焰冲天,烟雾弥漫,烧得噼里啪啦作响,众人都看着严紫薇,等着看她跪下去,然后看她怎样向佛磕头,会怎样忏悔时,严紫薇却直直地躺在了地上,中年妇女吓得大声尖叫起来,小广场上顿时乱了起来……”
严紫薇那迷茫的眼神,大慈阁前那冲天的火焰,就是对这种知行不一的信仰的最大讽刺和最有力的抨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小说映射出的惩恶扬善的光芒思想照亮了人心,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令人看罢不禁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