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集体户时光(诗歌)
那是1966年
考上中学
我们又返回小学校闹革命
上中学到北京革命大串联
文化课上几堂
学工学农又学商
那是1969年
记得数学
学到二元一次方程
我们就
穿着时兴的绿军装
下了乡
集体户
四间房
房西柴草垛
屋后小白杨
对面屋
按两口百印大锅
还有一口特号大水缸
西屋八位男生连二炕
东屋女生七人
嫌费柴草
姐妹就那么将就着睡
也不嫌挤的慌
夏日闷又热
冬天外屋地做饭
摸哪哪冰凉
女生轮班做饭
十五口人的高粱米
水放多了
饭成了黏糊粥
水放少了
做出饭来硬邦邦
小苏达放多了
大饼子成了黑红色
抹煞了玉米面
原本的那分娇黄
男生轮班去挑大井水
摇着辘辘
学着抖着柳编斗子
几番抖摆打上水
咬着牙鼓着腮帮
晃晃当当
五六挑子水一气儿
装满水缸
天蒙蒙亮
小队长就把村头
歪脖柳上的铁铧子敲响
铛铛铛...铛铛铛...
小村里顿时
猪哼鸡叫犬吠门响
穿上衣拿起镰
土路上郭大爷已经赶出
趟起尘土的一群羊
割地打头的杜叔
已经出发
“下地的走啦,走啦...”
小队长还在嚷
瞧着东方的鱼肚白
缕缕斜霞
牵出了一轮红太阳
擗着金玉米
割着红高梁
抓着扎手的黄豆莢
学着挽绕
捆谷子
学着拧扣捆高粱
汗滴闪着银光
日升三竿之上
酷热蒸干了嗓
盼望着送水的人
汗迷着眼睛
湿透了衣裳
水来了
葫芦瓢舀起大井水
草须须儿多老长
挓挲着一双裂着血口
的小手
水湿了手
疼得嘴直张
咕咚了半瓢水
长吁了一口气
弯下腰
顶着火太阳
急急地割着时光
嗨
咋还未到晌
挨拉的都是集体户
社员大都割到地头歇啦
哎呀呀
我们离地头还有那么长
“起来,起来,
都接接集体户!
晌午了,
割完回家喂脑袋去。”
生产队长总是这么照顾着
城里来的小青年
他总说我们离开家
离开娘
到这儿就同你们的家一样
有事就说
有话就讲
俺就盼着这一嗓
没个法子呀
不是不要强
只是从小沒做过这样的活
这是我们的弱项
我们沒有忘
小组长小队长
叔叔大爷
小伙姑娘
可不是接过一次两次
铲地割地
沒少帮忙
当时我们也不会说声谢谢
只是抿嘴一笑
向他们投去一束
感激的目光
转眼之间半个世纪过去了
玉米饼子
咸菜黄酱
挑水搂柴
扒炕抹房
寒星冷月
夜战扬场
在那时间的遂道里
还活跃着我们
年青时代的影像
好在艰苦的经历
会让我们更珍爱
我们所拥有的幸福时光
享福知足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一辈子我们都会爱惜粮食
那耕耘之辛苦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