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遇见】学习永远在路上(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遇见】学习永远在路上(随笔)


作者:匡建华 秀才,19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9发表时间:2018-08-24 20:24:03

人的一生总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因为社会在快速发展,每年都会诞生许多新生事物,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像现在如果不经常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变化,就会迷失方向。
   我曾经想,如果人的知识可遗传就好了,一生下来就有知识有水平。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假若是遗传是古时的东西,或是战争狂人,就有点可怕了。
   人一到这个世界上其实就开始学习了,娃娃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十分感兴趣,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当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娃娃开始学走的时候就是要坚持自己走,可走会了就不想自己走了,又想去学习新的技能。
   现在可能是条件好了,对孩子关心也是过度,有时一起聚会,孩子的教育也成了主要话题,有的虽然是教师,也会为教育孩子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过程,可现在的人都喜欢拔苗助长,好像孩子各方面超过别家的孩子才高兴。如今的孩子也没玩好过,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胎教了,一生下来就在规划他的人生,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关进了学习的笼子里,孩子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课外兴趣班,这“培训”,那“提高”。美其名曰:“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得我读高中时正好恢复高考,为了把文革期间没有学习知识短时间补上,老师上课、学生补课、做作业简直是不分日夜,连体育课都免上了。结果是人吃了亏,戏并不好看,整天头昏胀,学是学了,记住的很少。父母一心为孩子好,但孩子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过重的负担会影响孩子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的甚至害了孩子一生。
   在大数父母眼中,孩子的学习分数是重要的。每当一次考试完毕,就会急切地问孩子考的分,分数高就“眉开眼笑”,分数低就“阴云密布”,让孩子怕考试。扪心自问,自己读书的时候成绩又如何?又怎能要求孩子考试要名列前茅呢!应该说只要孩子有努力了,就没什么可指责的。我的一位同学曾在一所名牌大学读书,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山里的孩子由于条件原因,综合素质还是比大城市的孩子差,除了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如英语考试成绩还不错,可就是不能与人正常交流,要下更多的功夫才能赶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小时候都是很精明的,模仿能力强,平时父母种种行为,在长期的耳闻目睹后就学会了。比如吃饭的时候父母为长辈挟菜,孩子也会像模像样跟着学;如父母有些坏习惯,孩子也会马上学到家。老家有一邻居有几个小孩子,因父母喜欢骂人,孩子们也很快就学会了,而且骂人语气、动作都一模一样。这种模仿就像现在复印机,原件错了,复印出来的东西也会错的。
   学习的意义不是单纯的知识赋予,而是精神、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毛爷爷曾经教导我们,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现在的孩子们学习仅仅限于“读书,做作业”,忽视了社会、生活上的学习和体验,该孩子做的有大人也帮忙做了,更不说独立生活能力了,衣来张手,饭来张口,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据报道,每年日本都组织一些小孩来和中国的儿童共同组织夏令营活动,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很多中国小孩全副武装,都有爷爷奶奶陪同,有的甚至连刷牙、洗脸、穿衣服都不会。稍稍碰一下,擦破点皮,就大喊大叫,吓得爷爷奶奶们像大祸临头,心肝宝贝地叫个不停。像人们学说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不知道怎么疼孩子、爱孩子。其实生活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孔子说的做学问要学而时习之。没有经历,不经历挫折,就很难适应这个社会。不少孩子上了高中还要父母陪伴,孩子竟成了专门读书的机器。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就将孩子很小就送到远方读书,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少,亲情淡薄,传统的家庭美德丢失。去年夏天,一位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几个好友一起去祝贺,可那孩子基本的接人待物都不会,父母叫他为来的客人上茶,结果他还当着客人的面表现的不耐烦,“自己不会喝啊?”让前来祝贺的客人大无趣味,让人听说了就感到心痛。
   世界上大多是凡人,读书就是学习前人经验,让人在现实生活少走些弯路,生活的更好一点。知识是给你一只翅膀,自己能分辨是非,从现实历练中汲取收获教训,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读书的真谛不是攀比,优与他人,证明什么,而是改变自己,贡献自己,创新创造,引导实践,解决自己和更多的人们的问题。人的天性不是在学习中被扭曲,而是在学习中提炼升华。
   工作以后读书学习,它给予自己快乐,赋予人生意味,给予更多人幸福。常常听人说,某某同学在校读书不行,可在走进社会上混的是有模有样的,其实别人是边实践边学习,并在学习新知识基础上在应用新技术,只是你还停留在老师教的那点知识罢了。可以说学校读书是引你进门,参加工作后才是真正学习读书的开始,有意者事半功倍,无心者寥寥人生永不长进。在英语中“学习”这个单词还有“研究”的意思,现在提倡研究性学习,有研究和思考才会有进步和提高,才能把先人留下的东西升华。
   学习永远在路上,要能沉下去,要勇于摆正自己的心态,记得在读大学时,有一位同学曾问老师,学的这门课还考试不考试啊?老师回答说,你看我的头发都考白了,你不考试能行吗!前几天我曾问一名学生,这门课你学了没有?那同学说这是一门考查课。我感到好笑,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天天像考试,容不得半点误差。人生需要终身学习,不仅是书本上的,而且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为人类服务。学习的目的是让人聪慧,使人明理,找准人生真实的定位。在人生旅程中,经历别人没有的经历,感受不同的思想感情,锻炼自身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做一名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无悔于人生。
  

共 23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随笔,关于学习的感悟,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感悟学习永远在路上。文章开篇入题,人的一生总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因为社会在快速发展,每年都会诞生许多新生事物,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像现在如果不经常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变化,就会迷失方向。文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联系到如今孩子的教育,感概学习的目的是让人聪慧,使人明理,找准人生真实的定位。学习用永远在路上,在人生旅程中,经历别人没有的经历,感受不同的思想感情,锻炼自身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做一名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无悔于人生。引人思考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8-24 20:26:13
  这篇散文随笔,关于学习的感悟,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感悟学习永远在路上。引人思考的文字,感谢赐稿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匡建华        2018-08-24 20:38:06
  谢谢老师编辑、点评、鼓励,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