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祝福江山]辣子情结(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祝福江山]辣子情结(散文)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5发表时间:2018-08-27 09:41:32
摘要:这几年常年在外,青辣子蘸馍的季节到了,好几年再没有咥过,想起来确实好香,虽然我很没出息,辣子蘸馍的味道或许就是家乡的味道,也更是我的一片乡情,我的辣子蘸馍,我的辣子情结……

辣子情结
   李自立
   “陕西有个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锅盔像锅盖,面条像裤带……”说起故乡吃辣椒,一点不亚于全国各地的吃辣椒,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陕西人怕不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我的老家吃辣子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在老家咥饭,没有辣椒吃饭就没了味道,说一句不好听的,吃饭跟猫嚼的差不多,觉得饭一点儿不香,吃着总是不得劲;没菜没鸡没鱼我能咥,没有辣子让我吃饭,纯粹是瞎凑合呢。一顿饭,来一支八月刚从辣椒树上摘下来的青红辣子蘸点咸盐,再来一个彬州的热馒头,一口馒头咬一口辣椒,那简直就是美娃她妈打美娃,美酷(哭)啦。
   我去过岐山扶风凤翔,我去过青海循化,我没有去过湖南广西,这些地方都产辣椒,在老家陕西,最长的辣椒串用绳子串成,挽成圈的周长差不多十二三米之长,最长的辣椒长度有三四十厘米之长。有一个武功农林大学1991年前后研究的品种,红线椒“8819”细长细长,吃起来辣辣的,脆脆的,辣的过瘾,辣的有味儿。
   辣椒这东西,街面上品种多,好吃的也就那么两三个品种,一是陕西的红线椒,二是市面上的小米椒。这几年市面上还有什么的螺丝辣椒,大炮辣椒等等,那些个辣椒我就纯粹吃不惯,用老家话说,“跟给牛和青草差不多,只有青草的腥味儿,没有辣椒的辣味儿,确实不够劲。”人常说:“人咥辣子为辣呢,牛咥刺苋为扎呢”没有辣味的辣子还不如不吃。辣椒是我们老陕饭盘中的重要角色,没有辣子的饭颜色都无法搭配,赤橙黄绿青蓝紫,没有辣子就差了红色,没有辣子,酸甜苦辣的味儿就差一个“辣”字,金木水火土,就差一个“火”字,因此辣子是陕西和彬州人的生活必需品。
   我一生最容易知足,生活在天地之间,只要生活稍微给我一点小温暖,我都会记一辈子,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那种。八七年刚毕业时间不长,龙高乡来了一个招工的要招大批工人,当时我们三哥在龙高乡上工作,让我去龙高应聘,当天下午到了龙高,三哥从他们政府大灶上端来一碟青红椒子,端来一盘子馒头。我青辣子蘸馍吃了个过瘾,馒头筋道耐嚼,辣子辣的辛辣够味儿,吃起来确实谄活。没曾想我很没出息,当时一边吃一边心里暗想,原来这就是铁饭碗的生活,啥时候让我们全家人也能像我三哥这样,好好咥上一顿青辣子蘸馍,一直想,我大和我的兄弟姐妹的脸上肯定会露出灿烂的笑容。想着吃着一碟子辣椒一盘子馒头让我咥了个净光,当时就把我羞坏坏了。我估计当时龙高乡上的干部都会笑话我的,肯定会说农民出身的窝土豹子,一辈子草肚子简直就没吃过个啥,就见不得料升子响,给个青辣子蘸馍就已经丢人丧德的。
   那份工作干的时间不长,差不多当年底我就回家,八八年春天我和父亲弟弟就去了侍郎湖畔,在侍郎湖畔我们父子一拍即和,当年种辣子,辣子行里套甜瓜,偷瓜的人把辣子地踏成了操场,后来的辣子也成了偷的对象。因为当时的米家寺村确实比起我们前原的大车村还是比较落后一点,那一年,我家的干辣椒差不多收了二三百斤左右,侍郎湖畔的岁月,辣椒炒着吃调着吃,用面拌成疙瘩吃,农活忙的时候拿一个馒头馍,指头缝里夹个辣椒边走边吃,冬天农闲,我拉着架子车转村转户去卖辣椒,还赚了不少钱补贴家用不提。
   在老家最常吃的就是煎汤面和黏面,只要吃面,辣子是必须的调料,再好的面条不论怎么吃,没有辣子的面条味道大为逊色,煎汤面面条擀好,煎汤讲究煎辣香,葱花白,蛋花黄,菠菜芫荽起绿浪,油泼辣子红汪汪,就等白龙来过江。如果咥黏面,一根面条长又长,红袍绿裤映淡妆。老家人吃饭没有辣子饭不香,老家的辣子吃着酣畅淋漓,吃着痛快。记忆中夏天吃午饭,一碗黏面半碗面汤,袖子编起,裤腿挽起,端着老碗,疙蹴大门墩上,吃在嘴上,辣在心坎上,男人吃的大汗淋漓,性格豪爽,放下老碗,随便就能吼两嗓秦腔。姑娘小媳妇吃着辣子调黏面,又是另一个模样,不用打口红,不用擦粉霜,瓜子脸蛋起热浪,身材苗条赛娇娘,满满的红色辣子妆。小两口更是一番景象,煎汤汪,日子旺,红红火火赛蜜糖。吃凉皮的不用讲,凉皮辣子一样香,浇上陈醋档次上。
   又是一年八月天,又是辣子丰收的季节,下午摘完一茬,辣子树树满园碧绿,等着中午骄阳一大晌,你再满眼朝辣子行望去,姑娘全是红妆绿裤角,等着主人来品尝,摘辣子收苹果下午饭地里忙,捎一把辣子回家,摘掉把儿洗净切碎,调上酱油醋抡上香油,撒一把芝麻,馍盆里抓几个馒头,不信你试试,绝对让你吃着解馋。老家的辣椒,辣出了汗水,辣出了眼泪,辣出力量,开胃又能治眼病,辣的关中楞娃性格豪爽又倔强,腰板更硬朗。辣的姑娘个个性格泼辣,笑声更直爽。
   这几年常年在外,青辣子蘸馍的季节到了,好几年再没有咥过,想起来确实好香,虽然我很没出息,辣子蘸馍的味道或许就是家乡的味道,也更是我的一片乡情,我的辣子蘸馍,我的辣子情结……
  
   2018年8月26日哈密
  

共 19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老师进步神速,尤其在语言方面。我开始看你的文章,语言还是有点不顺畅,现在你的文章一气呵成,言通字顺,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十分舒服!真的为您的进步高兴!本文语言尤其成熟,熟练地运用了许多本地的俗语,信天游的歌词等,把辣椒的味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比如你写到:用老家话说,“跟给牛和青草差不多,只有青草的腥味儿,没有辣椒的辣味儿”,确实不够劲。用俗语写出了辣子就要有辣味,文中多处用家乡的话编成了顺口溜,让人读起来既很味道,又使文章言简意赅。又如“男人吃的大汗淋漓,性格豪爽,放下老碗,随便就能吼两嗓秦腔。姑娘小媳妇吃着辣子调黏面,又是另一个模样,不用打口红,不用擦粉霜,瓜子脸蛋起热浪,身材苗条赛娇娘,满满的红色辣子妆”。歌颂了辣椒的功效和好处。当然作者表面是写辣椒,实际是写出了对家乡的热爱“辣子蘸馍的味道或许就是家乡的味道,也更是我的一片乡情,我的辣子蘸馍,我的辣子情结……”。本文乡土味很浓,朴实易懂,值得一读。推荐阅读!谢谢赐稿丁香[丁香编辑:嘉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嘉禾        2018-08-27 10:27:22
  谢谢李老师一直对丁香的关注!祝您笔勤文丰,佳作连连!
回复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9-11 11:01:32
  谢谢老师,祝福秋安
2 楼        文友:嘉禾        2018-08-27 10:28:53
  老师作品通俗易懂,乡土味浓,很有地方特色!
回复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9-11 11:01:40
  谢谢老师,祝福秋安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8-27 11:21:44
  李老师的文章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情节活泼,土色土香,我非常爱看,看一篇就有一篇的收获。
回复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9-11 11:01:48
  谢谢老师,祝福秋安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8-27 11:38:04
  嘉禾老师的编按画龙点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写得十分准确到位,我为这个精彩编按热烈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9-11 11:01:56
  谢谢老师,祝福秋安
5 楼        文友:樱雪        2018-08-27 11:55:51
  老李的文章,一个字——土。如果不是地地道道的老陕,或许读起来,不太顺。可老陕看了,便会觉得——聊咋咧!文章通过几个方面,将陕西人对辣子的热情展现开来。不错。问好乡党。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9-11 11:02:04
  谢谢老师,祝福秋安
6 楼        文友:娇娇        2018-08-28 06:23:30
  家乡的美食,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老师文字朴实,写出对家乡无限的热恋之情。
娇娇
回复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9-11 11:02:15
  谢谢老师,祝福秋安
回复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8-09-11 11:02:24
  谢谢老师,祝福秋安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