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刊视界】谝子、謤子和侉子
小城不大,但也有百余年历史了。俗话说,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这就好比尺有长短,树有高矮,牛有弱壮一样,谝子、謤子和侉子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但在小城中也算是排得上号的特色人物。
谝子
谝子姓郭,祖上是以卖粽子起家的。到了谝子这一代,早就不卖粽子了,到了吃粽子的季节时,各大商场、超市里有现成的,买回去放锅里一加热就能吃了。再说了,关键是到谝子这一代没得一个人会包粽子,自己都没得吃,哪还有卖的?
即使没有粽子卖,郭谝子也不会自甘冷落,照样风光无限。因为他有一张谝闲传的巧嘴,到哪儿都是小城人的焦点。当然,郭谝子的真本事还不只在这里,他那一张巧说潼关的嘴,不只是要他保持永久的风光,还主要是为了帮他骗取大姑娘、小媳妇的芳心。据对他知根知底的战友说,谝子在部队当兵那几年,就祸害过驻地好几个姑娘,后来,人家的爹娘带着大着肚子的姑娘,千辛万苦地找到郭谝子所在部队营房,郭谝子竟然在几个要好的战友的掩护下逃得鬼影子不见面儿。
同年战友后来说,郭谝子你这人也太不仗义了!你说你把人家大姑娘的肚子祸害大了,总得给人家爹娘一个交代吧,居然逃得鬼影子不见面儿。
郭谝子却厚着脸皮辩解说,怎么个交代法儿?部队明文规定不让战士和驻地姑娘谈恋爱,一不小心地把人家肚子弄大了,如果让首长们知道了真相,还能有我的好?
因为这,几个同年入伍的同乡战友瞧不起郭谝子,当面或背地里说谝子不男人不仗义,后来也懒得跟他交往了。
同年战友不跟他交往,郭谝子却一点都不感到寂寞,因为他有一张巧嘴,到哪儿都不会受冷落,照样有大姑娘、小媳妇上他的当。
謤子
胡謤子以謤人为生。有人说,被胡謤子謤过的人没得一千也有八百。开始我还不信,小城就巴掌那么大个地方,能有多少人被他謤的?可是胡謤子的表弟余平娃却言之凿凿地说,胡謤子謤他的三千元钱至今都没有还。
当初胡謤子謤他钱的时候,曾拍着胸脯向他打保票,一个月内保证连本带利地归还。可是,二十五年过去了,胡謤子还没有还钱的意思,甚至连提都不提。小城有句古言,有钱,钱打发,无钱,话打发。(意思是说,有钱还钱,没钱还时也要有个还钱的保证和计划)他胡謤子不仅没打发,连提都不提一下,你说气人不气人?!关键的问题是,胡謤子都是謤的亲戚的钱,亲戚们又不好上法院告他,所以,便纵容得胡謤子謤完亲戚又謤熟人朋友。因此,从小城到乡下,凡是认得胡謤子的,没有人没被他謤过的。
侉子
(侉子,在小城的方言中,除了野蛮之外,还有不修边幅的意思。要说哪个有点太不修边幅太那个了,就说那个人是个“侉头孙儿”。)
廖侉子就是那种既野蛮又不修边幅的“侉头孙儿”。
大人不怕他,小孩子看见他也要噤声。不修边幅倒也罢了,关键是他有好衣服也不好好穿,非要弄得那么另类,让人咋看咋不顺眼,看不顺眼你还不敢吱声,得悄悄地埋在心底,要是被廖侉子晓得了,他会像只赖皮狗一样,赖得你至少半年不得安生。他非要你拿出衣服为啥不能那么穿的红头文件来才罢休,你说你能拿出那种红头文件么?不能!国家或地方政府才不会规定哪个人衣服不能缠在腰上,更不会管你把裤头穿在长裤子外面哩。所以说,你只能吃个哑巴亏,但是光吃哑巴亏还不能算完,你得在公开场合向廖侉子赔礼道歉,你得承认你不该那么想那么说,承认他廖侉子的穿戴在全城是最正统最潮流的才行。
小城人有个标准,只有那些有本事的人才会出名,但是廖侉子会胡搅蛮缠,想不出名都不行。因此可以这么说,在小城不认识县长局长没人说你无知,谁要不认识廖侉子,那就是真正的无知透顶。因而在前几年编纂新版县志时,有人打算在县志中单列一个恶人榜,把廖侉子这类人写进县志,可是被有智识的领导给否决了,咱们可不能因为这个惹上廖侉子,要以稳定大局为重。
廖侉子因为这事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真正的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