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心愿】做一枚知性女子 (散文)
我曾经迷茫要做一个怎样的女子。少女时,不懂时尚的光环,甚至不问世事的交际,没有女子情怀,更不知女子韵味。后来逐渐成熟,蓄起长发,穿上衣裙,却一直未寻得心中女子真谛。步入大学生活,随着阅历的增加和生活的积淀,我终于知道,知性女子,乃我心中所向也。
知性的女子举止优雅,让人赏心悦目。一举一动方显礼仪,一颦一笑自带魅力。即使是深刻的悲伤,也能让人感同身受地欣赏。在节目“朗读者”中,我又一次认识了徐静蕾。她为去世的奶奶朗读史铁生所作的《奶奶的星星》。黑色的衣服带着一份沉静,她就坐在舞台深色的圆凳上,手里捧着一本书。但大多数时候她都是面向观众而朗诵的。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的哭音,却仍旧好听。读到有的段落结束时,我能听见她强忍哭泣而做出的呼吸。那呼吸很明显,虽然我能感觉到她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减缓,但抑制不住的是她心底对于奶奶由爱而生的深深悲伤。甚至在朗读中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眼角落下的一滴晶莹的泪。落泪而非大声哭泣,痛苦而不声嘶力竭。即使心中有难掩的伤感,也要努力把最好的朗读呈现在大家面前。徐静蕾完美地诠释了知性。知性的人犹如一杯温暖的奶茶,也许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也许没有咖啡的细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让人愈品愈迷恋的那种久远的芬芳。
知性的女子爱惜自己,懂得生活。生活中的点滴,都能用一份热爱过成美丽。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位母亲每天在家中为读书的女儿准备三餐。她喜欢研制各类的菜肴。当自己觉得把一道菜搭配的色香味俱全时,她便会给菜肴拍漂亮的照片,然后配上做菜的方法,再加上一些心情文字,发到自己的博客上。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成了这位妈妈的粉丝。至于后来这位妈妈成了名人,等等诸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位母亲的一份精致的心情。无论你所做的事多么平凡,只要有诗意的心灵,一样可以获得无比的快乐。这位妈妈是位知性的人,当今社会,多少人在碌碌的生活中变得麻木,又有多少人在匆匆的生命中日复一日。其实让每一天的日子都成为最好的,便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知性的人犹如一块开琢的璞玉,经过时光的细细打磨,越发晶莹,圆熟。而时光也因璞玉而更加美丽。
知性的女子喜爱书籍,钟情书香。书籍增加人内在的修养,提升人的精神高度。中学时便读过冰心的《荷叶•母亲》,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冰心的了解也越加深入。童年,母爱,自然,可称之为她作品的三大主题。她用女子细腻婉约的笔触抒写内心丰盈的情感世界。“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成功路上必定有坎坷,风雨之后才见得彩虹。“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人间至味是清欢,经历过繁华,才更懂得平淡的美好。可以想象,冰心读过多少的书籍,又经历过多少的世事,终于凝成如此有意义的文字。而她的文字,又成为我们掌心里的至宝,将指导我们去品尝人生的滋味。在闲时临窗小坐,捧一卷诗书,未尝不是一个回味悠长的片刻。在喜忧时提笔,心情流泻成笔尖的文字,可称之为心灵与文字的对话,亦能悟得一番人生的真理。知性的人是静静绽放的花朵,以丰富的内蕴塑造着自我,以美丽而充实的花开花谢尽显美妙风光。
知性的人,感性却不张狂,典雅却不孤傲,内敛却不失风趣。不一定要天姿国色,但一定温和清爽。也许未历经沧桑,但必须珍爱生活。不一定出口成章,但一定喜爱文学的书香。可以不大富大贵,但要自力更生。可以不锦衣玉食,但要雅致风趣。可以不呼朋唤友,但要有长久的友谊。
做一枚知性女子,我还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