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随笔)
朋友来送孩子上学报到,早就约定好了要一起吃顿饭的,于是晚上安排在了和谐广场七楼的明湖小楼,这家酒店是典型鲁菜系。朋友是江苏人,吃惯了淮扬菜的精致,咋一看到鲁菜的粗犷很是惊讶一番。开始他担心我灌他喝酒,说到了山东就是喝酒无法适应,当看着我从桌子底下提出一大坛子花雕,才如释重负!这种酒很难醉人的。
朋友和我是十几年的交情,我俩聊得颇为开心,倒是女孩和她妈妈有点强颜欢笑的意思,朋友介绍我说这是因为女孩从来没离开过她母亲的缘故,从幼儿园的接送一直到高中,他爱人几乎把女儿当作了生命中的全部了,现在来到济南读书,心里都是不舍。女儿和她妈已经抱头痛哭了七八次了。朋友调侃说:人家金榜题名是人生四大喜事,可这娘俩就好像生离死别一样。只是看上去很轻松的父亲,有时候也愣神。
女孩妈妈可能觉得丈夫说得太直白,有点羞涩,她忙岔开话题,说女儿最喜欢吃鱼了,鲁菜中糖醋鲤鱼是特色,边说边用自己的筷子使劲扯下一块鱼肉,足足放在自己盘子里挑了五分钟,才夹给女儿说没有刺。她说女儿七八岁时因为吃鱼被鱼刺卡住过一次,所以从那以后每次吃鱼都要让她剥好,不然是坚决不肯动的。只是从今天以后可能整个学期,女儿没有吃鱼的兴趣了,说着说着又有点眼泪汪汪、我见犹怜的。
孩子说得话很少,开始称呼完我伯伯之后,就端着一杯饮料听任她妈妈给她服务,基本上是夹来什么吃什么,很少见她主动伸筷子夹盘子里的菜,偶尔看上某种想吃的,也是给她妈妈小声嘀咕,让她妈妈代劳。一点也不像是位步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就好像是刚摘取红领巾的中学生。
不由为她以及整个家庭多了几分担忧,这种生活能力是很难适应的,学校食堂可不如我们这般文雅,更没有给你心甘情愿挑鱼刺,简单地说就是“爱吃不吃”,原本朋友约我是想和孩子交流一下进入大学后的规划,现在我觉得第一要务是让她在学校里学会吃饭、洗衣服等等生活项目。
我女儿出国前也是一个娇宝宝,经过国外的磨练之后,至少炒的菜已经超过了饲养员的标准,现在也被挑剔的赵同学很有原则的赞美几句。这是因为在她出国之前我就给她灌输过很多独立生活的观念,但这个女孩我有点不知道从何说起。
随着我和朋友喝酒慢慢松弛,也就放开胆子说了孩子将来的生活,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他们的优势在于思想活跃和信息量庞大,而少了一种对自己人生和性格的锤炼,任何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事情都被家长顺理成章的接了过来,虽然这是一种爱,但这种爱致命缺陷就是让孩子少了一种思考和面对挫折。我建议明天她妈妈先教她一些生活常识,至少知道洗衣服用什么,还有就是如何和同学相处等等,很多生活技能是最重要的,甚至它超过了我一贯提示的目标和计划,因为我们要先自由自在的活着,而不能再做以前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小姐。
朋友和他妻子都点头称是,但愿他们是从心里领悟而不是虚以委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将来没有什么人会心甘情愿的帮你,我们要自己努力,自己发现,最低程度要让自己活着。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我们要想走进林深或者海蓝之处,可要需要下点功夫,不单是学习,而且包括我们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