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春华秋实”】真“贤”在民间(随笔)
真“贤”在民间《散文》
文/舒文静
当一个人不知不觉地站到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的台阶上时,心里五味杂陈的感觉,年轻人永远是体会不到的。因他们涉世未深;经历的毕竟太少!
时光荏苒,人生如秋,春有播种,秋有收获。虽说岁月静好,有时候相似于神偷!悄悄偷走了你的童贞,偷走了你当年的血气方刚。也会偷走你当今的友情,亲情,爱情等。甚至是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留下的只有无奈,感叹与小心谨慎。人生中“人之初,性本善”的古人教诲已被现实扭曲。天性人性都投降于唯利是图的习性。
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只有默默无闻的去忍受,去拼搏,去承受着意想不到的一切结果!但也有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收获。
人生如树,读一叶就能知秋,枝枯叶败时,谁能读懂树根的付出!做为儿女,谁知道全身心的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世界上只有伟大的母爱是零距离!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但是这种奉献精神,在当今的社会里到底能有多少做儿女的依然去坚守呢?
即将进入日暮之年的我,瞌睡越来越少,回忆越来越多,记忆越来越清晰。想从脑海里打捞最有价值的东西确实不易啊,自己灵魂中沉淀的一种叫"爱”的东西已被现实所淘汰。留在记忆中的宗宗往事,还是我婆讲的有关“爱”的故事……
小时候常听婆说,人活一世不容易,不论穷富先要学会爱人,有钱没钱也要活得有刚有性。婆说很好,我却似乎听天书一般,就是不懂其中含义!于是,婆打开了她装故事的百宝箱,从中捡出来一个能启蒙我而又简单易懂的故事,慢慢铺开让我欣赏……直到今天,我依然佩服二婆,学习二婆身上中国传统女人的仁爱品质,以及亘古不变的慈善。
主人公二婆,生于旧社会,婆只说比她小,比她长得漂亮,也比她的脚小!二婆的脚是旧中国最时髦的三寸金莲,不知道她的生日,只知道她的生存之道一一贤惠,厚道,仁爱。
二婆生于大户人家,又嫁于大户人家,两个大户之家家有四合院子,所以人称园子二婆。同时,家里有几十亩地和雇佣的伙计,有马车有牲口。后来被定为富农的二爷,在文化革命当中成了四类分子。二爷殁了,当县长的儿子回来没敢送埋,听说只戴了一个黑袖章点张纸就走了!我想,后来他的儿子一定会背负上沉重的心债。
二婆中等个子,走路总是迈着碎步,却来去匆匆。做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说话轻言慢语,未曾开口先配一张笑脸做见面礼。二婆做人做事的风格,完全体现了“大家闺秀”书香门第的风范。
解放前夕,园子二爷是方园几个村的保长,我爷是甲长。二爷和我爷性格相似,倔强固执,说一不二合得来,认准的事情一路走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尤其是我爷,爱抱打不平,加上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儿,伟岸魁梧,婆说,给人一见有望而生畏的感觉。二爷看上我爷的性格和他高大的身材,一是能降住人,二是有诚信。过去的保长相当于如今村上的村长,甲长好比现在生产队的队长。
在兵荒马乱岁月,土匪三天两头来骚扰,不是抢粮食,就是抢女人及钱财。什么没有就梆票,把人吊上房梁屈打,灌辣椒水逼你去借!那时候人心慌慌,度日如年。再加上官方让交各种杂税。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年代,人们都生活在饥饿惊恐之中,谁有多少钱外借呢?土匪一来,按二爷和我爷的脾气给人来硬的顶撞,必定吃亏,但二婆不同,不管是拉壮丁的或土匪头子来了,二婆先配脸带笑,首先把大烟点着让吃着!然后,自已做饭主动把烧酒盘子奉上。等土匪头子吃饱喝足后,再给以解说陪礼。后来我问父亲,“时间长了,土匪还吃那一套吗”?父亲说,土匪也是人,每天都要吃饭,他们抢不到钱,混个肚子圆也不失为好事一件!有时候也是为吃才来的。遇到这样的事,父说;“你二婆不像其他女人,躲在闺房内胆战心惊的逃避。不光是这些!门前来了乞丐,给吃了湿的拿干的。二爷当保长几年来,二婆舍自己钱物,保一方民众平安!大家都说,明里二爷是保长,其实暗里二婆才起了保家为民的大作用。
解放后,她的儿子在邻县扶风当了副县长!孙子们一个个都很争气,走上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婆说;这是你二婆“舍得付出”的结果。后来,父亲告诉我一个做人秘诀:人的命运都在于自己把握,三分之一靠天意,三分之二靠自己去创造。你二婆的言行举止就是教人创造好运气的典范。人常说天遂人愿,其实是只有你先顺应了天之王道,而后,老天才会赐予你各种生存的好运良机。!
后来的后来,我为证实二婆更多的言行还问了二伯。他说除此以外,二婆常给小孩子们好吃的,他自己就是受惠者。一个能在男女老少爷们的口中,赢得一字“好"字的女人,她不是圣人是什么?
几十年如一日,我牢记婆和父亲的教诲,以二婆的形象来完美自己的人生。知道心中有佛,不需要去舍近求远,去叩头烧香拜佛。没必要刻意为自己为儿女们选择黄道吉日去做人做事,父亲说风水宝地在你的心田。你心胸有多宽厚,你的运程就有多悠长,也就会拥有多少福德。
我自小就听了有关二婆的故事,人到中年,历经了颇多的风风雨雨才领会了故事的真谛。二婆才是民间真正的圣贤,她的言行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志士能做到这等高度?除非是孔圣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