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家国天下】流蜜的巴扎(散文)
走在南疆的路上,每每见到赶着马车、驴车带着七老八小,朝着一个方向奔驰的人们,准能猜到那一天一定是星期天。在当地,是维吾尔人的巴扎天。
“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在南疆,大大小小的巴扎遍及县乡村镇。南疆的巴扎有如一只万花筒,走进巴扎,新疆传统民俗风情都可以尽收眼底。
巴扎天,是维吾尔族人每周一次的节日。生活的源泉就从这里流出,金黄的甜瓜、玫红的葡萄、翠绿的苹果以及香喷喷的包谷馕、白嫩嫩的酸奶、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甚至那些只有在南疆才可以见到的飞舞在食物上的小蜜蜂……都饱藏着一种生活味道,当你走近的时候,当那循着一种无形的轨迹有模有样地延续的生活味道被你有意无意地品尝到了的时候,生命中本真的东西也就一步一步地靠近了你。
在9月收获的季节,我们在乌什巴扎转悠。清晨,阳光柔和地照在各形各色的地摊上,既有很大众的黄瓜、番茄,也有颇具南疆特色的恰玛古、小毛桃。赵光鸣老师举着一个长相有些滑稽的果实走过来了,扁的,满身道道,黄里泛青,他说这是南疆有名的南瓜,很甜的,不贵,5公斤才3元钱。黄山则忍不住买了一大串葡萄,上端是青玉色的,下端是浅玫红,分给我们吃,咬一颗,咯嘣咯嘣的响,充满了丰实和水分,绝对是刚刚从葡萄树上摘下来的。
在乌什巴扎的一角,拴住许多马车和毛驴车,巴扎的喧闹仿佛也逗引出它们的“兴致”,两匹马“耳鬓厮磨”少许,便“剑拔弩张”起来,枣红色的马猛踢了黑马一蹄,黑马嘶鸣一声,一口咬向枣红马的脸部,两匹马就这样“打”在了一起,它们身后拉着的车掣肘着它们的“拳脚”,车子也互相拥挤着,颠簸着,便“殃及”一大片,出现了集体骚动。栓在那里的马车驴车全都骚乱起来。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形,不由得站在众人身后有滋有味地观望。这也是巴扎上独有的特色吧。马车的主人闻声而来,主人似乎已经对此习以为常,骚乱很快平息了。四旁的围观者也仿佛是看邻居打架一般,戏演完了,就咂摸着嘴,散去了。
在莎车,在拜城,在墨玉,在南疆所有地方,我们都可以在巴扎天看到那向着同一个方向奔驰的马车、驴车、摩托车抑或拖拉机,看到车上坐着的一脸悠闲神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以及车斗上的一头肥羊、一只白鹅,看到巴扎上拥挤的人流和仿佛永远不愁卖不出去的花花绿绿的物品。
生活的蜜汁就从巴扎源源不绝地流淌。每当去南疆,每逢遇见巴扎天,我就会油然而生想往之情,总是想去巴扎上转一转,看一看,哪怕什么也不买。就在那里漫无目的地走一走,体味一种热气腾腾的氛围,体味一种生活的味道,其实就足够了。
巴扎会让一个人的生活的热情浓烈起来,当热情和着喜悦,一起在你的内心搅拌而升温的时候,你当然会忘掉烦恼,融入到那汹涌的人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