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祝福江山】往事悠悠(十一)(随笔) ——教育生涯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小说、散文写作时最常见的重要写作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对场面描写的兴趣,我从《红楼梦》里选了一段场面描写片段给学生作示范。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设宴招待,席间有一段关于"笑"的场面描写: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
这段文字是用总-分-总的方法写的,先总写"上上下下”大笑,接着分写:湘云喷茶,说明她身体好,但憋不住气;黛玉体弱,只能趴在桌子上"嗳哟";宝玉受溺爱,贾母叫"心肝",一个"滚"字,一个"搂"字,把祖孙动态描写得栩栩如生;王夫人指着凤姐儿,是她明白了刘姥姥的表演都是凤丫头捣的鬼,而且,她上有婆母,下有晚辈,不可放声大笑,这符合她的身份;薛姨妈如湘云,憋不住气只好喷茶;探春合碗说明她离迎春近;惜春年龄最小,气力最差,所以只能请奶母揉肠子。最后再总写一句。
这段总共200多一点文字的场面描写,写出了人物的情态、神态、动态和语言,且体现出人物的年龄、体质、身份;通过对"笑"的描写,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像跃然纸上。
这段场面描写的文字,我事先用白纸抄好贴在黑板上,简析完后,我让同学们仿写一段场面描写的片段。
作文收上来看时,自我感觉还满意:有的写小时候过春节村里请年酒,这家吃完了吃那家,轮流着互相请吃,席间讲故事逗笑的场面;也有写青年人结婚闹新房的场面;还有的写小时候看玩狮子、玩旱船的热闹场面。奇怪的是,这些习作结尾的共同点是,这种热闹场面都成了美好的记忆,现在都消声匿迹了。
但是,也有几个片段写现实的,其中有一个片段值得一提,习作还有个小标题:
农民为保卫土地而战
我家住在西城区,县政府廉价征收了我村的一百多亩农田,然后转包给开发商建商品房。村民不同意,与政府多次交涉无果,有部分商品房的地基已经打好了。(交代背景)
这一天,施工队的人开着一台挖土机到了施工现场,开始挖槽、填石。村里人看见这种情况,个个心急如焚。这时,有人提议开个村民会;会上,大家一致同意,用武力把他们赶走。于是,村民们纷份回家拿家伙:有拿铁铣的,有拿铁锹的,有拿锄头的,有拿木棍的,还有的女人拿着菜刀。(说明原因;“家伙”与下文亦为总、分关系。)
到了现场,村里的头儿大声说:“你们都滚走!这是毛主席给我们的田!”只听施工队里一人应道:“老毛早死啦!”说完大笑。村头儿骂道:“放你妈的屁!砸他个野种!”头儿的话音刚落,村民们蜂拥而出,一场战斗就这样打响了:顿时,喊打声,哭骂声,铁锹撞击声,刀砍轮胎声连成一片,响彻云霄。(由口水战到真动手,总写只写“声”,妙!)
二楞子(外号)手持木棍冲向骂毛主席的那个年轻人,手起棍落,那年轻人还没来得及扔掉手中的烟蒂,就应声倒下;十几个女人在挖土机两侧,边哭边用刀砍轮胎,驾驶员好像被惊呆了,一动不动;村头儿正与施工队的大高个儿交战,他俩都手持铁锹,铁锹相撞,声声震耳;半吊子(外号)身材高大,他正揪住对方一个瘦子的头发,提着旋转,瘦子用拳头猛击半吊子的胸部,半吊子则用拳头击打瘦子的脸部,顿时,瘦子满脸是血......直到听见警车鸣笛声,村民们才四散逃走。这时,只见地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人。(由分到总。)
总批:说明原因、交代背景非常好,不然,后文的“保卫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片段也用总-分-总的表现手法,仿写很成功。
注:1、上文括号里的话是我的楣批,并将真实姓名换成外号。2、这件事我也听说过,但未亲见。3、后来听说有几个村民被判刑,最长的六年;但通过这次"保卫"战,村民们从开发商手里夺回了他们的田。
《高老头》
按照古人的说法,教师的职责有三:一曰传道,二曰授业,三曰解惑。当然,古人所说的“道”与现在所说的“道”在思想内容上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德方面还是相同的、一至的。
在讲完曹禺的话剧《雷雨》(节选)这篇课文之后,我又补讲了一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的故事,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写一篇议论文。我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高老头》的故事梗概:
高里奥老头在财富鼎盛时死了妻子,他拒绝续弦,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他把自己的财产一分为二,让两个女儿各得80万法朗的陪嫁。她们婚后,开始的时候,对父亲还很孝顺;5年以后,女儿要求他停业,高老头就把铺子盘给别人,将大部分财产分给了女儿。但是,随着年老体衰,经济收入的减少,他只能住在公寓四层的阁楼里。这时候,他就由原来的高里奥先生变成了高老头,老雄猫,成了众房客嘲笑的对像。病重期间,他非常渴望两个女儿来看他,但他的愿望落空了。就在他临终前,还在叫着两个女儿的名子;但他的两个女儿都打扮得珠光宝气、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参加舞会去了。就这样,高老头凄惨地死在冰冷的阁楼上。
接着,我对上述两部优秀作品的内容作了扼要评述:《雷雨》中的周朴园靠淹死几百个小工而发财,摇身一变成了资本家,说明资本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充满了恐怖和血腥;而《高老头》中的资产阶级靠对法国封建贵族的挤压而战领政治舞台,说明资产阶级的金钱正在扭转法国的历史车轮。周朴园在雨夜把为自己生了儿子的女仆侍凤母子赶出周家大院,说明资本家心狠手辣胜于蛇蝎;高老头至死都没能见到女儿,说明金钱可以让人丧失人性和天良。
最后让同学们根据上述作品的内容,结合现实写篇文章。
有一篇习作,题目叫《比较为人民服务和有偿服务》,习作提出了“有偿服务就是为有钱人服务”的观点。习作在引用当时流行的政府有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之后,还举了一个具体事例:他们村有个小包工头儿,带领20多人的建筑小团队,干了几年活,工钱就是发不齐;民工找包工头儿要工钱,工头儿说公司不给钱他也没办法;后来,在工头儿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去找开发商算账;谁知开发商早就知道信息,就从临近一个县里请来两车打手,把民工打得遍体鳞伤,其中两人伤重送进了医院;其余民工到政府门前静坐请愿,但政府就是不管。最后来了几十个公安干警,双方各被抓了两个人;政府这才出头,批评民工不该集众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对开发商也进行了批评教育。双方各打50大板,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习作接着议论道:开发商为了自己发财,明着暗着榨取民工的血汗钱,这和周朴园的行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人民政府不为人民办事,还不如把人民政府的牌子换成“官商政府”更恰当。习作甚至怀疑政府的官员与开发商之间有什么“猫腻”。
习作虽有言辞过激之嫌,但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事实论据,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论证,且言之在理,算是较好的习作。
还有一篇习作,题目叫《商品经济把女人变成了“商品”》,也值得一提。这篇习作的题目就是论点。习作者首先列举了从电视里看到的几个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例,然后又举了他本村的两个事例。一个是他村子里一个40多岁姓李的男人,妻子死了以后,花6万元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个四川女人做老婆;再一个也是老伴死了没有再娶的老头儿,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得早,生了两个女儿,因计划生育家里已经被罚空了,但她还想要个儿子,所以怀了孕就全家出走了;小女儿到南方打工去了,实际上是当小姐,一直没回。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不在家,这老头死了很长时间也没人知道,直到蛆虫从门缝里爬出来,村里人才知道他死了。
习作接着议论道:市场经济把女人推向了市场,商品经济把女人变成了商品;过去那种温情脉脉的家庭,现在被金钱砸得粉碎。
这篇习作,以其独到的视角,批判现实社会,耐人寻味。
古有唐代诗杜甫,今有秋师两高徒。
秉笔直书真英雄,初生牛犊不怕虎。
誓做百姓代言人,敢为人民鼓与呼。
喜看自有后来人,增添铁笔写春秋。
注重底层小人物,观民冷暖知疾苦。
挺直脊梁担道义,忧国忧民清道夫。
情节生动人丰满,描写细腻事突出。
惊天动地扣心弦,内涵深刻朝天哭。
青出于蓝胜于蓝,天生高才胜师傅。
遥望文坛添巨匠,吾欲沾光当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