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鬼抬人(外三篇)

  鬼抬人(外三篇)


作者:陆格淡 白丁,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22发表时间:2018-09-10 15:20:33
摘要:灯笼鬼者,犹言鬼火,吾乡之土语。盛夏夜,荒冢野地辄见之。

鬼抬人(外三篇)
   鬼抬人
   吾乡某公,至临村饮,大醉夜归。日间豪雨,河水暴涨,桥为之没,不得行。次且无计,忽有二鬼舁其渡河,履水如地,倏忽家至。此公每醉辄言是事,皆知其妄言,哂之再三而罢。
  
   收骨
   吾村张公,为衣食计,尝收禽畜之骨,贩与殖鱼者,以为饵料。某夕,收骨盈橐家归,置于厅陬。是夜,甫熄烛就枕,辄有光熠熠,亮室如昼。探其源,发自橐中。讶而怪之,推妻掌灯,振衣检视。覆橐,则一骷髅赫然骨间,目光如炬。公甚异之,心大怖。已而乃知,其必刁民盗发荒冢,以人骨充之,苟获鄙利。一夜兢战,既曙,乃以缟素覆之,瘞于郭外,焚香祼之再三,后无事。
  
   姻翁
   拓公者,余之父执。其姻翁殁,亲往祭。道路修阻,夤夜方至其村。是夜月朗,前途甚晰。然至一树前,忽如目眇,不能视路。仰观而星月俱无,如在暗室。心下甚异,以为夜盲。继觉有曳其衣者,始悟乃遇鬼也。强行之,头触壁,乃可复视。已而至姻家,与人云,皆曰亦有其遇,始知为姻翁魂。营葬既毕,昼而返,至是处,又如来时。及归,言于乡人,且怪之曰:“来而不迎,去却还留,无以哉!”众皆笑。父吾尝言是事,余记之,以飨后来。
  
   灯笼鬼
   灯笼鬼者,犹言鬼火,吾乡之土语。盛夏夜,荒冢野地辄见之。光亮成团,似灯笼,飘忽不定,如鬼魅,故名。遇之切勿语高,不然则如影随形而至。若大惧走,则奔之愈急,追之益甚,赶之数里者有之。及身,则衣裳为之焚。止一法可解,乃除履于手,觇之将近,以履投之。则或见驱,或覆于履下,将消散焉。余尝见之,亦尝语之,而其未尾随。其距遐而未闻乎?其人之杜撰乎?吾未能知。

共 6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子不语怪力乱神。然而,乡间仍有一些让人难解之现象耳。这篇小说中的《鬼抬人》《收骨》《姻翁》《灯笼鬼》又确乎在某地显现过,乡下无法用科学观点解释之,即视为怪异也。例如《收骨》中的某些卖骨殖者为赢得个人小利,便将人的骨殖充之。这倒并无什么怪异,只是人心变异也。还有如《姻翁》中的际遇,便是我们常说的“鬼打墙”是也。只要我们时刻以科学的观点武装头脑,这些怪异便也见怪不怪矣。【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9-10 15:49:29
  在科学观点面前,所有的诡异事件都会现出本来面目。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陆格淡        2018-09-12 00:55:18
  是的 要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
2 楼        文友:长山        2018-09-11 01:28:02
  怪异现象难以理解,这在农村乡民之中屡见不鲜。见怪不怪,已成街谈巷议之现象,有待进一步科学的解释与探讨。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业余作家,又是一名关工工作者,热爱青少年,酷爱文学。
回复2 楼        文友:陆格淡        2018-09-12 00:55:44
  嗯嗯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 楼        文友:老游湖        2018-09-19 07:31:49
  偶读一回文言,倒也有趣!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间,揽经史子集,只为敷衍成一则小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