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林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4986发表时间:2018-09-10 15:25:33
虽非煌煌,实乃不朽。凡八十一章,计五千余字。混沌无匹,有无迷离。阴阳共生,虚实相参。借开天之目,以窥六合。仗神通之思,以参四时。平淡推演极绚,披纷化为至简。
洎乎临世,犹巍然太岳,未识其厚。若茫然沧溟,少察其容。以鹏名之,杳然无影。以龙名之,倏然无踪。予曰:“辉耀古今,开启才智。举世为标范,四海拱圭臬。”
九天居士逋逾而立,即解其义,知不可道其全,然自谓契其本也。道驻六合,隐乎天地。德润大千,遁于山川。予向前撰辞,曰:“上神乘光,如幻无常。形已远逝,我笼四疆。或曰昭旷,充盈八方。或曰隐幽,激撞茫茫。尺蠖善屈,不长而长。龙蛇专蛰,不王而王。浮欢昧眼,澄心汪洋。虚舟超越,静水跌宕。绝智恒在,睥睨老庄,灵光弥漫,天鉴倜傥。净染参化,踵接昆阆。一二混融,千秋煌煌。”
形散神聚,乍开乍合。形聚神散,忽上忽下。非道其无踪,实人重其相。非德其不方,实心离其本。阴阳互孤,交错则变。阴阳互用,平合则佳。理赋象数,山岳形胜。灵通虚实,川瀑音佳。贵胄俯首,讶法宗之凿凿。青褐驰思,知巷陌之巍巍。至柔徜徉,至刚泯遁。洵非力统四海,实乃度衡八方。智者于恒常演万式,聪者于变幻悟千机。
上下一体,高低一如。德制于因果,道牵于关联。百代犹短,三世亦长。春秋不欺,始终莫违。青牛甩尾,白马扬鬃。一帘风月,万里云穹。须弥生于芥子,城池起于微尘。知前朝而不断论,策后人而不确指。犹渊海之深,拟霞光之玄。旁续科属,中挈纲目。播及东洲,誉满西邦。神州文化之幸,列国民众之福。虚饰《道德经》之功乎?此心光明,夫复何言!此圣浩渺,夫复何言!
九天居士撰《道德经》赋,不拘篇章,入骨夺魂。少少许胜多多许,可名老聃之俦。予非效老聃,自与老聃合。数百言括龙象,何其难矣!一己之悟,大略之词。流水静深,心解天门。
【编者按】刘晓林之系列赋文精彩无限。今有【《道德经》赋】,更深得老子精髓,以至简之文,述天道人德,谓老子之朋俦。老子的《道德经》,虽不是煌煌大著,却也是不朽之作。共计八十一篇,有五千多字,讲述了天地间的开化之功。平平淡淡的推演,极其绚烂,纷纷扰扰的开化,极其精简。临近世事,如同巍然屹立的泰山,不知道它的厚度;似茫然浩渺的湖海,不了解它的容量。用鹏来命名的(鸟),却渺渺的没有影子;用龙来命名的(兽),却忽忽的不见踪迹。这两样东西,古今惊奇,开发智力,全世界都把它作为标准典范,五洲四海都以此物行为作榜样。九天居士已过而立之年,可解释它的含义了,也知道不能说的很全面,但可以找到它的根本了。道,在天地间匿藏;德,在大千世界,山水间隐遁。我认为,上古的神仙乘着光而来,身形已经远远地消逝了,但其意志已经辖制了四面八方。有的空旷,有的幽深。蚯蚓善于弯曲,不长的也长了;龙蛇专注于潜伏,不称王也是王了。超凡的智慧永远存在,正在斜眼观察老子和庄子。灵光弥漫四野,上天可见其英姿。形体散了,精神可以聚拢;有时开有时合;形体聚拢,精神散了,有时上有时下。不是说它没有踪迹可寻,实在是人们只注重它的表相啊。阴阳互相孤立无援,那么互相接近时就产生了变化;阴阳互相利用依附,那么达到平衡而境况就绝好。看到静物添加想象,山川即成美景;心灵通透虚实,流水瀑布的声音也为绝佳。高傲的贵族俯首就擒,也惊惧于法律面前的言之凿凿;贫贱的黎民展开思想的翅膀,也懂得寻常百姓的强大。“至柔徜徉,至刚泯遁”,最柔软的经常接触,最刚硬的毁灭消失了。诚实不能统治四海,却可以制衡八方。有智慧的人可以在一成不变的时候,推演出几万种形式;聪明的人可以在变幻莫测的时候,悟得数千种时机。德,受制于因果;道,牵绊于关联。历过百代犹觉短,人生三世也嫌长。岁月的长短始终没有违背自然规律。“须弥生于芥子,城池起于微尘。”知道前朝往事却不轻易下结论,鞭策后人又不明确指出哪个人。就如同大海的深度,亦如霞光的玄妙。广泛播撒于东方华夏,却享誉满西方诸国。“神州文化之幸,列国民众之福。”这是虚夸《道德经》的功绩么?我心是光明的,这位历史人物及著述是浩瀚飘渺的,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九天居士写了这篇赋,没有拘泥于那一篇章,而写的入骨夺魂。很少很少的篇幅胜过很多很多的文章,可以称得上是老子的左膀右臂了。我没有效法老聃,却在不知不觉中与老聃不谋而合。几百字就概括了整本书的精神面貌,这是多么难的事啊!这是我的一己之见,流动的水沉静幽深,真心领悟了天道之门。哈哈,悟道有先后,九天居士自比老聃,更有意境。【编辑 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