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韵”征文】松柏苍翠,情深意浓(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韵”征文】松柏苍翠,情深意浓(散文) ——记一位值得敬佩的终身守灵人


作者:邢松 布衣,20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4发表时间:2018-09-17 07:29:46
摘要:望着眼前的这位老奶奶在叙述着自己感人的事迹,我不由得敬佩万分,感到内心震撼,不仅让我再次被82烈士的英勇气概所感染,同时对李爱云的这一壮举选择所敬佩,敬佩她对骨肉亲人的爱念之情;敬佩她舍弃可能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安排;敬佩她乐于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守候在他哥哥洒下鲜血和生命的这块热土上,如今仍然过着和普通百姓一样的清贫生活。

东方晨曦微露,按照惯例我一早来到古淮河岸边,看到许多中老年人跟随着欢快的节拍翩翩起舞,那个场面甚是热闹。我沿着河边古灰色青砖铺设的小道漫步,路旁的小广场上一对男女老者正轻柔漫舞着神韵太极。走近驻足,细细观摩,这对老者旁若无人,完全沉浸在那空灵的阴阳天地之中。随着乐曲《云水禅心》的结束,他们的太极拳也已经完毕。
   因我初学太极,喜爱有佳,便生仰慕之情,抱拳施礼,上前搭讪。原来这是一对恩爱老夫妻,今年均已年近八旬,精神矍铄,神彩飞扬,热情健谈。老先生叫严学政,淮阴五化交公司退休职员,从闲聊中得知他自幼喜爱武术,刀枪棍棒,散打太极,拳技精湛,曾免费带过许多学徒,结交了省市县体校不少运动健将,而且在书画界也有不少挚友。听着他的介绍,我敬佩不已,连连称赞。他连忙自歉,说自己不值得一提,要说称赞还要数他的老伴李爱云。我的目光不由地投向他手势的方向,她随即放下手中的太极剑,边摆手边向我们走近。她看上去面目慈祥
   和霭可亲,我便主动地向她招呼问好,接下来继续和她们二老聊了起来。
   原来,她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指导员李云鹏的妹妹——李爱云。她1969年怀着对英雄哥哥的无比敬仰之情,只身从老家徐州沛县来到刘老庄插队落户,后一直扎根在淮阴大地。期间,组织为了照顾她,推举她到南京军区参军、到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习,但都被她婉拒了。不理解她的人都说她傻,但她只是淡淡一笑。她一生不改初心,一直在淮阴这片土地上,永远为她大哥和他的战友守灵,陪着他们一辈子!
   说起大哥李云鹏,李爱云的话茬仿佛一下子多了起来,她说:“大哥是1939年正月正式参军,穿上军装的他意气风发。那天父亲跑了好远去送他,可谁会想到那是他与大哥的最后一面……”说到这里,李爱云不觉落下了热泪。“大哥离家4年,家里亲人一直惦记着。期间听说他被选送到延安学习,后来又听说他到了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一个连队当兵。在刘老庄战斗前他曾给家里寄过两封信,这成为家里亲人惟一的回忆……”
   李爱云家里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一个大皮箱。这个皮箱里装满了李爱云平时用心收集的一些关于刘老庄82烈士英雄事迹的报刊文章。当然,最珍贵的还是她大哥在1941年和1943年分别发给父母的两封家书。现在两封信已成为革命文物,收藏在淮阴区档案馆内。
   提起刘老庄82烈士,我仍记忆犹新,在读初中时学校曾组织全校师生徒步几十里去刘老庄82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在我入党宣誓的那一年,由县组织部门组织全县的预备党员到烈士陵园面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宣誓。后来每年的三月十八日,我多次去那里,胸戴百花,慢步陵园,由衷地瞻仰纪念82位气吞山河、壮烈捐躯的烈士们,他们与日寇殊死搏斗的场面仿佛又重现眼前:
   那是1943年3月18日,在刘老庄发生了一场敌我力量异常悬殊的战斗。新四军三师十九团四连的82位勇士,为了挡住3000多日寇对我淮海区党政机关突然袭击,进行了浴血奋战。这些战士大多经过战火的锤炼,有的还是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红军。他们决心以少抗多拖住敌人,决不让我党政领导机关蒙受损失。同时为减少村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四连指战员决定撤到村外开阔地与日寇决战。从拂晓到黄昏,敌人发动了5次冲锋,但在82位勇士面前未能前进寸步。恼羞成怒的日寇集中了上百门山炮、迫击炮,向我四连阵地整整轰击了5个多小时。四连勇士在弹尽粮绝敌人炮火不停轰击的情况下,上好刺刀,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经过一场激烈的白刃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四连勇士全部壮烈殉国,其中就有当时担任指导员的李爱云的哥哥李云鹏。
   李云鹏牺牲后,家里一直不知道具体被埋在哪里。李爱云说:“那是1963年,我们全家人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收听纪念刘老庄战斗20周年的文章,才知道云鹏大哥牺牲的准确地点和时间。听到这个消息后父亲很激动,急切地出发了,第一次来到刘老庄82烈士墓前,那是他与儿子1939年离开家后第一次父子‘重逢’,时隔已经25年了。”
   直到1967年3月18日,李爱云的心愿才得以实现。走到墓前,李爱云情不自禁跪倒在地,抚摸着大哥的遗像,仿佛是失散多年的大哥回到她的身旁,她放声痛哭,尽情倾诉着对大哥的思念之情……
   至那时起,李爱云就未曾离开过这片土地,她说“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来到刘老庄我就没想过离开,我要用我的一生来陪伴大哥,为大哥及他的战友守灵,这里条件虽然有点苦,但不能因为条件苦就半途而废。”
   ……
   望着眼前的这位老奶奶在叙述着自己感人的事迹,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我被82烈士的英勇气概所深深感染着,同时无比敬佩李爱云的这一壮举,敬佩她对骨肉亲人的怀念之情,敬佩她舍弃可能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安排,敬佩她乐于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守候在他哥哥洒下鲜血和生命的这块热土上,如今仍然过着和普通百姓一样的清贫生活。
   后来经过了解得知,现在的李爱云除了祭扫哥哥的陵墓,还义务承担起了为参观者宣讲李云鹏和刘老庄82烈士事迹的工作。淮阴师专附中、淮阴青少年活动中心、刘老庄中学等学校都留下了她深情的讲述,让更多人知道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这是她对哥哥的最好怀念方式。
   看着古淮河的水由西向东缓缓地流淌,看着婆娑摇曳的苍翠树木及翠绿的草坪,看着欢快劲爆广场舞的中老年男女,我的思绪不觉蹁跹,眼前的一切幸福的美好时光真的来之不易,英雄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是你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会忘记英雄们,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不会忘记英雄的亲人们,你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共 22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松柏苍翠,情深意浓》这一篇散文,作者以流畅的文笔叙述,以敬仰的口吻描写,将李爱云不忘初心,默默地奉献出了自己一生的承诺,在淮阴大地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守灵的感人事迹记叙。文写采用插叙等手法,把读者带回到抗日烽火的年代,让读者了解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及指导员李云鹏等抗击日寇的故事。总之,作者文写主题突出,文记前后呼应。欣赏了,力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09-17 07:30:34
  文写弘扬正能量。赞!
回复1 楼        文友:邢松        2018-09-17 16:08:20
  感谢老师,秋安!
2 楼        文友:程南        2018-09-17 07:31:18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祝秋安!
3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9-17 12:23:26
  真正的英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故事永远感动着华夏的儿女!
回复3 楼        文友:邢松        2018-09-17 16:07:10
  感谢老师的阅读点评,当今社会需要英雄,崇敬英雄,身边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感染着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忘记他们,理应铭记历史,崇敬英雄,敬佩像李爱云这样的"傻"人,弘扬正气,宣传正能量,这个民族、国家才有希望,这个社会才有未来!
4 楼        文友:邢松        2018-09-17 15:57:30
  感谢老师的辛苦编辑,编按精彩!感谢各位文友的阅读,身为淮阴刘老庄红色家乡的人,对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有责任有义务去讲述,通过宣传正能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英雄,崇敬英雄,以及理解英雄的亲人所作所为。为抗击日寇洒下热血和献出生命的八十二位烈士英雄们,后人理应记住,为终身替哥哥李云鹏守灵的妹妹李爱云,放弃后来一次又一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甘愿过着与普通百姓一样的清贫生活,这样的人应该得到敬佩。
5 楼        文友:星晨映月        2018-09-17 19:42:22
  我们不会忘记英雄,英雄才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不会忘记英雄的亲人,你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说的真好!
回复5 楼        文友:邢松        2018-09-17 20:06:13
  感谢星晨映月好友的阅读鼓励支持!当今社会国泰民安,幸福安康,我们不该忘记英雄,我们理应感谢英雄的亲人,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向往美好,展望未来!秋凉添衣,祝安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