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春华秋实庆丰年(散文)
久守深庭度昼昏,今朝访友到前村。
鸡鸣犬吠场头闹,鸭噪羊咩屋后喧。
日上三竿尝糁粥,时移晌午啖肥豚。
丰年俗景惹人醉,岂笑农家土酒浑?
丰收节,一个陌生的节日,即将来到我们的身边。“中国农民丰收节”,呵呵,古时曾经的祭月节,成了今日中国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农民喜迎丰收。
秋分,这个千年的节气为这个节日提供了丰厚的底蕴;丰收,把这个节气和节日填充得更加丰富多彩!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今年9月23日,星期天,连着中秋节,国庆节,这连日的节庆氛围弥漫着,把你的心搅得暖烘烘的,你能无动于衷吗?
怀着急迫的心情,踏着欢快的旋律,移动急促的舞步,朝着家的方向。每一个脚印镌刻着思念,希望和畅想。在秋的路上行走,有菊花可以明朗地期待,有老槐可以踏实地惦记,万物祥和,心神安宁,幸福象风儿一样。
呵呵,快了,快了,阵阵秋风,已经送来乡野的稻香,庆丰的酒香,还有母亲刚烙的月饼的饼香。捧一掬泥土,闻一闻乡土的气息,倾听来自大地的乡音,揉进秋韵,携灵魂起舞。
“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玉米、稻子、谷子、棉花……眼前的庄稼都已成熟了,秋收逐渐开始。现代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传统的金镰早已弃之不用,大型机械一进场,颗粒归仓,桔杆打捆或还田,是很快的事。农人就等着车载船装,留下口粮,剩余的送到就近的粮库。有的人家在地头就转手卖给了粮商。秋种也不是像过去那样费工费力的事,就听说小麦免耕直播机一小时可播种多少多少亩,又快又好。只有“小秋收”还用传统的方法,沙土地里的花生,抖掉一身的泥土,一嘟噜一嘟噜白生生地堆在打谷场上。丰收的喜悦在秋分的节气里荡漾。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把丰收的锣鼓敲响。
深秋,已经装扮成浓重的节日盛装,显露更加成熟的美。绚丽、大气、壮观,一层金黄,一层火红;一层深绿,一层浅紫;一层暗黄,一层浅白……,瑟瑟的风,也有辽阔的云。一丛秋草,揭秘秋的底蕴。枯枝的藤蔓,萧瑟的天空,和着一行留恋的目光。
“庭前丹桂香,篱外菊花黄。昼夜平分后,月光如水凉。”荷塘边,桂树下,凉爽宜人的晚风,吹来了梨枣、小鸡炖蘑菇的味道。堂屋里,笑声朗朗,传来一家人欢聚的喜悦。那火红的窗花,掩不住小夫妻缠绵的身影。月儿把团聚的甜蜜尽情地告诉了风中的云,丰收的味道,在秋分的原野上飘散。
走过新春,越过酷夏,一路欢声,一路歌唱。如果说,旅愁中有多少不解的苦闷与烦忧,看一看这季节岔口的云卷云舒,看一看菊黄月白,秋的老酒,便会煮沸即将莅临的寒霜与寒鸦的恬躁,你一定会在淋漓酣畅中忘记岁月的沧桑。在这个丰收节里,在四季的第三个驿站,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还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乡里人,还是已经进城的成功人士,无论满载而归还是两手空空,皆可检视一下得失,补充一下养分,然后把含蓄内敛放开,放浪形骸,轻松一回,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华美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