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诗词九一八吟怀(五首古韵)
(中华新韵)
其一:
念奴娇·平阳沟里吟怀
群峰拥翠,笼苍穹如盖,一川榛野。
虎豹猪熊排座次,谁判丛林凶怯。
地窨春烟,犁锄夏露,镰动秋霜月。
闯关东客,苦成丰稔世界。
倭寇蹄践家园,元戎遁远,豪俊揭竿倔。
啸傲重峦吟破阵,唱彻寒山鹃血。
八百吴戈,三千越甲,武穆刑天钺。
湮红厚土,慨歌应赋前列。
注释:
沟里:是泛指,泛指鸡东县(当年是密山县)平阳镇前卫至八楞山、金场沟等周边地区。因这里重峦叠嶂,沿老爷岭山走势,与密山、鸡西、东宁、牡丹江等山地连接。当年是闯关东人采参、种植鸦片烟、淘金的地方,也是占山为王等各色人物的藏身密营之地(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上山砍柴,还见过遗留下来的地窨子)。
前列:“九一八”事变后,沟里成了溃散的东北军及山林警察、各路豪杰等血性国人的集散地,其中有许多人参加了各路抗日军。当时农民们叫他们“胡子”,无论他们的作用有多大,后来如何,但事变发生后,他们遁入山林,不向侵略者屈服,属于最先和日本侵略者对抗的人。
其二:
塞翁吟·“革命老人”于瓜倌
独闯关东客,齐鲁未改乡音。
庐长岭,饮湍津。
戴皎月苍林。
夕霞虎豹前崖啸,嘻趣寂寞乾坤。
耕牧野,挽流云。
却烽火惊心。
纷纷。
神州怒,英雄振臂;窝棚小,浆食迎宾。
路修远,东来西往;雪夹雨,夏去冬归,焉计功勋。
晚来慰藉,一纸悬墙,未悔伊人。
注释:
于瓜倌,原籍山东人,孤身在鸡东县平阳镇希贤村之西的崇山峻岭里盖窝棚居住;瓜倌不是名,是一种对居住山里长者的雅称。当年原黑龙江副省长李延禄从事抗日活动,常落脚于他家,但他从不与人说起。1957年一个大雾天,于瓜倌因用打猎地枪打野猪,误伤了西贤村一个迷路的哑巴。他因此去找李延禄;李延禄认下了他,并由有关部门给他颁发了“革命老人”证书。如果不是因为地枪误死人事件,他可能不会暴露身份,谁也不知道他应该是“革命老人”,他也从未讲过他与李延禄的关系。
其三:
七绝·“九一八”感怀三首
之一:
警报连声凄厉吟,沉沉恨曲似招魂。
沧桑未忘家国恨,怒火霓生蔽日云。
之二:
黑水白山痛记心,曾经百万溃残云。
将军三尺岂非剑,浑忘皇姑桥下人。
之三:
丛林高岭旧荒原,跃马英雄渡野山。
十万精忠歌义勇,钢刀劈鬼日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