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浅秋,笔墨里淌出吾新书(随笔)
不知是脚步跟着时间走,还是时间跟着脚步走,夏天渐行渐远,树的叶子不知不觉苍翠中带着迟暮,有的已率先变黄凋落。果子成熟,红彤彤的苹果绵甜松软,入口即化,酸中带甜。喜欢在秋天刚刚有点感觉的时候吃苹果,像是咬着青涩长大的季节,它让人体会成长的魅力,体会时光里的成熟,体会季节的特点。
总是在步履匆匆中度过一天又一天,那么充实,要问做了些什么,似乎又一下子说不上来具体做了什么,无非是老人、孩子、自己。把时间合理分配,要照顾到老人的需求,照顾到孩子的需要,照顾到自己的心情。工作之余,伏案整理我的书稿,真可谓夏练三伏,汗滴河淌,那汗顺着后背嘀嗒到地板上,落地有声。听人说,冬病夏治,出出汗,把寒气带出来,不开空调,省了电费,还养了生,最让自己高兴的是,西鋂铃铂的散文集《鋂铃清音》和诗集《旗袍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整理出雏形,已经交给出版社审核排版,正在办理出版事宜。
散文集《鋂铃清音》,从着手整理,到书稿敲定,历时整整一年之久。这本散文集,是自己二十多年来零零散散写下的絮语,分为七个部分,共精选102篇小文,皆为个人潜心打磨的原创作品。文集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乡音难改、小儿初长、诗书品读、一路风景、心灵咏叹、小街世相、旗袍雅韵,精心选取了七个选题,囊括了河北冀中农村的风土人情、小时记忆、离家求学、工作岗位、小街风貌、为人之母、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在文字里散发着浓浓的气息。
散文集《鋂铃清音》得到了著名作家,全国优秀教师,《中考现代文阅读》、初中晨读教材《七彩晨读》主编,江山文学星月诗话社团副社长、论坛部长,河北省石家庄市二十七中高级教师贾晔先生策划指导以及领导、同事、亲友、朋友们的密切关注、大力支持和真诚帮助!从心底里感谢你们。
散文集《鋂铃清音》序言,由著名作家,著名编剧,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江山文学网创办人,江山悦宝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兴华先生执笔赐序,大力支持,令拙作生辉。在此深深感谢。赵兴华先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花自飘零》、《秋去秋来》、《寻找小芳》、《院里院外》,总策划、总编剧电视剧《咱爸咱妈六十年》、《孩子的声音》、《小站》、《鸡毛蒜皮》等。
散文集书稿整理好之后,随着整理自己的诗集。两本书,就像自己孕育孩子。孕育的过程,充满了喜怒哀乐,充满了忧愁欢喜,充满了字里行间的每个角落。喜欢文字的人都知道,自己敲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心血,坐湿的板凳,抬累的胳膊,酸疼的颈椎,都是文字惹得祸。在文海中的畅游,是辛苦活,劳心劳力,还不好缓解,不如去挖个树坑,出身汗,睡一觉,神清气爽。写篇文章,煞费苦心,神思心往,夜不能寐,越熬越累。但是,真正热爱文字的人,谁又不是累并快乐着的呢?
西鋂铃铂的诗集《旗袍扣》,共分四辑收纳作品200首,现代诗有三辑,古体诗有一辑,诗歌内容包含读者所熟知的亲情、友情、爱情,工作、生活、读书、旅行,当然还有自己最钟爱的旗袍,这里面有喜怒哀乐,有小情小调,有所触所感。其中有的诗歌,星月诗话的编辑老师们给写的评语以及中国诗歌网、笔墨情调、新锐诗会网友们给做的点评,都进行了汇总整理,一并收进珍藏。收录的个人作品中大都带有自己独有的烙印,自己也尝试将思想和观点带入诗歌,由于从事了较久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尽量避免口号和说教,大量运用清新隽永的意象让诗歌发挥“诗言志”的功效,如果读者能够认可一点点,也算心血没有白费。
诗集《旗袍扣》得到了著名诗人、出版人马启代老师的《长河文丛》、编辑李健美老师的大力支持,一并感谢。
诗集《旗袍扣》由著名作家乔盛先生执笔作序,重点解读了诗集中《旗袍扣》这首诗,他看出了诗歌里的忧患意识和作为一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乔盛老师眼光独特,目光犀利,看问题入目三分,曾出版理论著作《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治国论》,是学者型专家,也是作家、诗人,著有长篇小说《黄沙窝》、《黄黑谣》、《滚烫的岁月》,电视剧《大漠落日圆》等文稿一千多万字。乔盛老师百忙之中执笔赐序,大力扶持,令拙作份量倍增,厚重沉实,大放光彩。
西鋂铃铂散文集《鋂铃清音》和诗集《旗袍扣》书名题写人张继良先生,中国名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书协北京分会会员,通州区外事办文化交流特聘书法家,多年笔耕不辍,主攻行书,其作品远播美德俄日韩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洛阳纸贵,一字难求,挥毫泼墨,亲赠墨宝,慷慨润色,令拙作蚌埠生珠。
众手托举,绿叶映衬,使得西鋂铃铂散文集《鋂铃清音》和诗歌集《旗袍扣》极具永久鉴赏珍藏价值之所在。
散文集《鋂铃清音》、诗集《旗袍扣》,是西鋂铃铂踏上社会步入工作岗位近二十六年来积累的精选之作,也是个人成长史,是对自己活过半生的一个交代。一手执笔写公文政论,一手执笔写散文诗歌,在不同文体中,不断尝试,自由变换,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字工作者。同时,自己也不断学习其他文体,吸收前人精华,努力尝试创作。
喜欢秋天的金黄,稻谷弯着腰,它谦逊地告诉大地:自己的每一粒谷子,都始于泥土,如果没有泥土的承载,没有阳光雨露的滋养,何来谷子的成熟和秋天的收成。小女子站在秋天的门口,向托举着秋天的人们,弯腰施礼,自己永远都要学习稻穗的姿态,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永远感恩那些成就了和成就着的风景,是因为巍峨的高山、辽阔的海洋、苍穹下的蓝天的灵秀俊颜,才映照得一草一木的生机勃勃。
秋天的果实,不会忘记时光的叮嘱;秋天的本色,和大地融为一体;秋天的脚步,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