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家国天下】人在他乡(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人在他乡(小说)


作者:知足 秀才,251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5发表时间:2018-09-23 08:38:41

在困境中挣扎的朱飞近三年没有回过家乡,年迈的老母亲总是在电话里频频问他啥时回家,有时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每一想到母亲说的那句话“儿啊,你可不要等娘咽气了才打算回来啊”朱飞就很难过,就在自责与矛盾中痛苦不已。其实他不是不想回家,不是不想家中的老母亲,只是这几年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让他深感无奈。原本刚出来那年生意遭遇亏本,负债几万,还要挣钱供女儿念大学,根本没钱回家乡。本来想好了今年依然不回家,等明年还清欠款,手头宽裕一点后再回去的,只因和大姐的一次通话,才让朱飞计划国庆节回趟家乡。
   那天,大姐在电话里说:“朱飞,你今年国庆节一定要回家,姐去年得了宫颈癌,要不是你外甥们拿钱为我及时治疗,只怕姐早就不在了。去年你没回来我不怪你,知道你那里离家乡天遥地远,你们做生意又亏了本,过得不顺心,但今年国庆节一定要回家。你小外甥女国庆节结婚,你姐夫说得要你回来送亲到六安去,你知道梅子没亲叔叔、伯伯,出嫁那天总得要两个长辈送亲吧。你一定要回来,反正姐以后也没别的喜事要办了。再说,妈也很想你,常常在我们面前念叨你,总说怕自己等不到见你的那一天,你就回家看看吧。”
   朱飞听了大姐的一番话,心里一酸,当即就向大姐表态国庆节回家。
   弹指间,大半年已过去,离国庆节只剩二十来天了,朱飞想起之前的计划,本该有所准备了,可最近心里依然很矛盾,到底回不回家,还是犹豫不决。
   “朱飞,你应该提前在网上买火车票了,到时如果买不到票,又不能回去了。国庆节期间火车票肯定紧张,你还是趁早买好吧。”见朱飞迟迟不提回家的事,肖燕不由得提醒老公。
   “我又不想回去了。这些天生意越来越差,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按理说,天气开始转凉,应该有点起色,可反倒比去年这个时候的生意还糟糕些。我想不出原因,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离菜市场不远的一条街上,又来了一个竟争对手,新开的店,比我们的门面气派多了,人家天天干活,不是忙于煮粮食发酵,就是烤酒,这个同行,我们可不能小看,我国庆节回家,要停止生产十来天,人家不正是巴不得吗?如果生意被他抢走了,以后还怎么过日子啊?到时别说还债,只怕连供彬儿的学费都供不起了。”朱飞一脸的愁苦,说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看着双手抓着头发发呆的朱飞,肖燕的心情也沉重起来。虽然她的父母早年就已驾鹤西去,姐弟也在他乡谋生,故乡已没有很值得挂欠的人,但她能体会到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本来家中的婆婆已是高龄,虽然身边还有一个儿子关照,可作为幺儿的朱飞夫妻却有两年多没回家乡。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可事实上为了生存,又怎能做到不远离故土呢?如今别说陪伴在身边承欢膝下,就连回去看看,都成了最纠结的事,这又怎不让人既无奈,且难受呢?
   做为一个要养家糊口的男人,面对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还有债务缠身,沉重的人情客往像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肖燕明白朱飞的苦衷,明白他活得这么小心谨慎,也是因为生活所逼。她听完朱飞的倾诉,没多说什么,她决定自己先去朱飞说的那个新来的竟争对手那里去看看,她想弄明白,事情是不是真有那么闹心。
   一路走,一路观察,肖燕发现那条街道人流稀少,虽然有密集的高楼,但一楼的门面都是生意人租做了库房,楼上住户买菜购物并不非要从那条街上的新对手门口经过,而是从另一个进出口到市场。也就是说,那家新开的酒坊所处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多少商业价值,无论那个老板怎么钻营,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太多顾客,严格来说,对朱飞的生意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构成很大威胁。
   肖燕决定回家好好劝慰朱飞,希望他放下心理包袱,还是照原计划国庆节回家。
   “唉呀,我真不知该怎么说你才好,你也太怕事了。我刚才去那条街看了下,根本就不用担心别人一下子就抢走了你的顾客。他的门面虽然大,但位置并不好,没啥来来往往的人,本来也比不得我们这里,我们的门面在市场大门口对面,又离车站、大型超市近。他那里一天到晚也没几个人经过。虽然那里住户多,但买菜购物不经过他门口。他又是刚来,顾客不会轻易相信他,没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抢走我们的生意,你国庆节回家停产十来天不碍事的,又不是成天关门闭户,不是还有我在这里打开门迎接顾客吗?如果因为怕这个新来的对手影响了你的生意,你就连家都不敢回了,那你也活得太谨慎太辛苦了。而且你不回家,你妈会失望会生气,你姐也不会原谅你的。我们虽然目前困难,钱紧张,又怕生意不景气混不下去,但我们也不能老是怕这怕那,怕到连家也不敢回了。那样活着也就太沉重了。而且,人活着,连自己的老母亲的感受也不顾了,也不在乎亲情了,那即便将来赚了钱,日子好过了,可没顾得上见上老娘最后一面,亲人之间也因为缺少团聚而淡漠了,那又有什么意思呢?你妈这么大年纪了,在世的日子不是很多了,你总不能让她等到你还清欠款,日子好过了,才想回家看她吧?总不能非要等到家乡传来她去世的消息后才决定回去吧?你姐也只有嫁小女儿最后一桩喜事了,你不回去,你让她和你姐夫、外甥们怎么想?亲人之间几年不相聚,以后又会有多深感情?我们是没钱,但也不能把得失看得太重是不?再说,目前的生意还不致于混不下去,你国庆节回家一趟,就当回去散散心,见见你妈,和亲人团聚,说不定返回这里后心境都改变了,人更有精气神,更利于以后打拼了呢。返回这里后用心做生意,还怕生存不下去吗?何况我们来这里也有这么久了,不可能轻易被一个新来的对手随便搞垮的。你就放心回去吧。”肖燕说完这一番话后,静静地看着朱飞,满心期待朱飞能想开点。
   朱飞听了肖燕的絮絮叨叨,点燃一根烟,沉默了很久才说了一句:让我再想想。
   晚上,朱飞发消息给小外甥女,要她帮忙在网上买火车票。他已经决定9月29日从四川回到久别的家乡。
   票是买好了,接下来准备买衣服鞋子,提包。在外几年,朱飞还没买过一身像样的衣服、没有买过像样的鞋子,每次肖燕提出要给他买,他就骂她是败家娘们,喜欢花钱。这次回家,总不能穿着洗得发白的衣裤回去吧?鞋子是去年要孩子从淘宝上买的几十块钱一双的鞋子,已经穿得不成样子了,总不能穿这样的鞋子回去丢人现眼吧?换洗的衣服用什么装呢?拿个蛇皮袋?或者购物袋?那只怕一到家就被人笑话,就被人怀疑在外落难了,何苦让一些人在背后嚼舌根呢?
   想到这里,肖燕决定要帮朱飞置办像样的行头,不能让他看起来太寒酸,以免某些人瞧不起。
   朱飞知道肖燕的想法,虽然她自己平日里节检惯了,不注重穿衣打扮,但为老公和孩子买衣服鞋子,却出手大方,只想买好的大品牌,贵一点也无所谓,以前在家乡时,她常常瞒着朱飞买了衣服鞋子,先斩后奏,回来后才告诉朱飞,让朱飞又无奈又心疼。就说买包包吧,她就说过多少次一定要买个真皮包,提在手上,或是挂在肩上上档次!两年多没回去了,别人还以为在外面大发了呢,总不能让人看出底细来。
   朱飞瞒着肖燕,自个去买了一个几十块钱的帆布包,回到屋里给小燕看,还直说又便宜又划算。
   “你买这个土气死了的包包,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个穷鬼,可别怪人家看不起你,说你在外面这么久了,连个皮包都买不起。”肖燕气呼呼地说。
   “你咋怕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呢?没钱就是没钱,干嘛打肿脸充胖子?我们现在能跟别人比吗?再说了,这个包不一样能装衣服什么的吗?”朱飞对肖燕的反应不以为然,笑着说:“你呀,虚荣心挺重!”
   晚上,朱飞和肖燕吃过饭去逛街,准备买衣服鞋子。
   走了很长的路,进了多家服装店瞧过,一看衣服标价,朱飞就不等肖燕和店主讨价还价,拉着她的手就走。好不容易分别在两家店里买好了两件衬衫,一条裤子,三百钱都不到,肖燕本来只想买好一点好,无奈朱飞死活不依。有一条裤子才一百多,朱飞看了一眼价格,连说买不起,朱飞以为说的家乡话,别人听不懂,没想到导购员冷笑着说:才一百多的裤子,有啥买不起的?
   肖燕听了导购员的嘲讽,又窘又气,走在朱飞身后对他说:“拜托你不要到处丢人现眼,好吗?衣服看不中就走,买不起也别说出来,一百多元的裤子都买不起,你还逛啥街呢?你这样说,是想让别人同情你呢还是咋的?别人只会瞧不起你。”
   “我……我……”朱飞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时间不早了,商铺开始打烊,还有鞋子、外套没买,也只能等下回手里宽裕一点再买了。刚寄了学费给念大学的孩子,回家的费用还得慢慢筹备,想到为了回家买几件衣服都这么纠结,朱飞的心里涌过一种难言的悲哀。他突然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很憋屈。他低着头走了很久,只说了一句话:彬儿要是考上了研究生,还得熬几年啊!
   肖燕知道自己的老公心里在想什么,他只是一个俗人,不是圣人,也害怕别人嘲笑,也想穿得风光体面,不说让人羡慕嫉妒恨,能让人不明就里也好过让人一眼洞穿真相,可他却没那么多钱打肿脸充胖子,他只能压抑自己,劝说自己不和别人攀比,不去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待他。
   还要卖一双鞋,一件外套,肖燕决定下回逛街决不依他的,无论如何也要买得稍稍像样点,穿在脚上、身上不说非常时尚气派,至少也不能让人一眼就读出生活的狼狈不堪。生活诚然沉重,但一味地刻薄自己,不敢有丝毫放纵,那样的人生也是无趣的。她也不想自己的老公活得太没自信。
   第二次逛街,肖燕看中了一双200元的鞋子,朱飞觉得太贵,不肯要,燕子极力劝说他,说尽了那双鞋子的优点,什么时尚啦,穿着舒服啦,质量过得硬啦,最后终于说得朱飞动心了,一咬牙掏了钱。
   买外套时,肖燕非要买折后价299元的,这下朱飞不依了,他耐心地对肖燕说:“我们现在是非常时期,欠债、供孩子念书,家里还有个老娘,每年还要应付上万元的人情客往,不容易,现在生意又不好做,能省一点就省一点,鞋子已经买贵了,咋能不知死活还买这么贵的外套。我知道你是想让你老公穿好点,不让乡亲们笑话我,可眼下我们的情况不允许我们穿好的,还是买那件便宜的吧,179元,也差不多了。人活在世上,何必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再说自家亲人不会因为我穿得不时尚就嫌弃我的。那些势利眼,本来也与我不相干,更不必在乎了。”说完,朱飞便拿着试过了的那件夹克外套去付款了,留下肖燕望着那件299元的,满眼的恋恋不舍,一望三回头地走出了商城。
   这次逛街,还算愉快,夫妻俩不再长吁短叹,手牵着手走到租房里,看着终于置办齐全的行头,想到即将回家见到久别的故乡和亲人,朱飞先开口了:“在外面这么久了,也该回去了,虽然不是别人想像中的衣锦还乡,至少也不用借钱回去,钱花了还能赚回来,有些事却拖不得,敷衍不得。我回去一趟,也好!”
   “是啊,虽然回去一趟不容易,但还是必须要回去的。有时想,像我们这样人在他乡几年,回去一趟还怕这怕那,愁三愁四的,可能多了去了,别人以为我们在外头混得好,其实呢,其中的尴尬苦楚,只有自己清楚。不过,我总相信以后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你说呢?”肖燕笑着问朱飞。
   “那是一定的,燕子,只要我们夫妻齐心协力,好好干,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朱飞温柔地抚摸着肖燕的脸蛋,开心地笑了。
  

共 44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中的夫妻朱飞和肖燕在外经营小生意,但是生意亏本负了几万的债,女儿读大学需要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了节省开支,夫妻俩三年都没有回家了。在老家的老母亲盼儿子儿媳妇心切,总是在电话里频频问他们啥时回家。又是一个国庆节来临了,大姐也打电话找了种种理由催促朱飞夫妻俩回家。在离菜市场不远的一条街上来了一个竟争对手,一直是朱飞的心结,他担心回家关门对方抢了生意。为此,肖燕实地考察,觉得新对手门面偏僻,不可能短时间笼络顾客,于是,夫妻俩才决定回家。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笔墨讲述了回家买衣服鞋子包包的过程:第一,揭示了大多数人在外的心理,即使外面过得再怎么不如意,也不能把这份落魄带回家里,再有体现了夫妻俩的精打细算过日子。虽然境况不尽人意,但是小编没有看到那种“贫贱夫妻百事哀”,更多的是感受到夫妻之间的理解、体谅、包容和恩爱。小说接地气,反映了普通大众生活的酸甜苦辣,给人感触。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