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读《中国谶谣文化》(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读《中国谶谣文化》(随笔)


作者:秋鹏飞 秀才,116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13发表时间:2018-09-23 15:03:53


   3、欺世盗名。据《池北偶读》载:明万历壬子年,山东举行乡试,济南流传一首童谣:
   三人两小,太阳离岛。
   童谣盛传时,大家都不解其意,等考后发榜,众人才明白童谣应在解元徐海曙身上。童谣的第一句,合起来是个“徐”字;第二句直指徐海曙的字,徐海曙,字日升。此谶应验得如此精准,极有可能是徐海曙与主考合谋制造的與论,用天意来掩盖他们的舞弊行为。
   4、渲泄情绪。在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深受战乱和压迫之苦,对当局的不满又往往无法上达,所以,也会用制作谶谣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心愿。据南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戊集》记载:宁宗时期,宰相韩侂胄专权,任用小人,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这时,有个卖浆的人穿流于大街小巷,一边敲着手中的盏盘一边大声吆喝道:
   冷的吃一盏!冷的吃一盏!
   冷就是寒,寒与韩谐音;盏与斩谐音。全句的意思是:姓韩的吃一斩。果然,没出三个月,韩侂胄就被人暗杀了。
   5、鼓动人心。历史上有很多农民起义的领袖,往往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运用谶谣的方式发动群众,鼓动人心。有文字记载第一次用谶谣方式发动群众的就是陈胜吴广。他们刚准备起义时,吴广就在驻地不远处的丛祠里学狐狸叫声,传出的谶谣是:
   大楚兴,陈胜王。
   同行的戌卒信以为真,纷纷跟着陈胜举旗造反,如影随从,义军队伍迅速扩大。接着陈胜称王,国号张楚。如果不是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里有详细记载,人们一定以为是谶谣应验了。
   谶谣,只不过是一种语言符号,只有能够驾驭这种语言符号的人,才可以用谶谣的方式表达心愿。现在,撕开谶谣的神秘面纱,人们终于发现,它并不代表天意,而是人们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使出的手段而已。
  
   五、谶谣的分类
  
   谶谣传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动态传播,即口头传播;一是静态传播,如题诗刻碑等。
   1、儿童传谣。一般说来,童谣是制谶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儿童之口传出的预言,这种预言大多是假预言,是冒牌货。据唐张簇的《朝野金载》记载,武则天称帝后,徐敬业、骆宾王谋反,为了拉拢中书裴炎作内应,编制了一首童谣:
   一片火,两片火,非衣小儿当殿坐。
   他们编好这首童谣后,到裴炎老家去教孩子们唱,又在京城里教孩子们唱。裴炎听到这首童谣,万分高兴,认为“非衣”就是一个“裴”字,当殿坐就是当皇帝,就作了内应。结果事情败露,裴炎被武则天所杀。
   2、僧道传谣。僧道本身就具有特殊性,让他们传谣,必然会使谶谣更具神秘性。史载:明末神宗死后,由其子朱由校继位,史称熹宗皇帝,改年号天启。天启初,朝政由东林党人执掌。但不久,熹宗被其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所控制。客魏二人相互勾结,培植党羽,排斥异己,权倾朝野。不久,有一个疯疯癫癫的道人来到朝天宫,在宫门前就地而卧,天亮后,在大街上边走边唱:
   委鬼当朝立,茄花满地红。
   七辆糠车过,压塌芦沟桥。
   天启七年,熹宗病死,由其弟朱由检继位,史称崇祯皇帝。魏忠贤失去靠山,在流放途中自杀,客氏亦被赐死,东林党人获得平反。
   这时,文人们才开始对谶谣进行解读:第一句中的委鬼合成一个魏字,指魏忠贤把持朝政;第二句中的“茄”方言读音楷,转音为客,指客氏红极一时;第三句中的七,指天启七年,糠车指时光、光阴,合起来的意思是时间到了天启七年;最后一句中的芦沟桥,据传说魏忠贤的祖坟就在芦故桥附近。
   据史载,这首谶谣流传于明万历末年。这极有可能是文人故弄玄虚。应该是在魏、客掌权时,士大夫为表达痛恨之情而作,为避免文字狱带来的灾祸,才让疯道人传出去的谶谣。
   3、铭文流传。与口头传播比,铭文石刻谶谣的功利目的要小得多,神秘度也强得多。其灵验的预言结果往往让人难以置信。
   据唐张续《宣室志》记载: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死后,其子吴元济抗拒朝廷。唐宪宗命淮西四邻节度使平叛,三年无果。元和十三年,宪宗派丞相裴度平定吴元济。裴度到淮西后,派人修工事挖壕沟,围困吴元济。挖壕沟时,有人挖出一块石板,石板上刻有字:
   井底一竿竹,竹色深深绿。鸡未肥,酒未熟,障车儿郎且须缩。
   裴度及其幕僚不解铭文含义。这时,有个士卒出来解释道:前两句是说吴少诚由一个士兵成长为一方大帅,拥兵百万,非常荣耀;一竿竹,比喻一个普通士兵。鸡未肥,是说鸡无肉,肥字去掉肉字,是个己字。酒未熟,是说酒无水,酒去掉水是个酉字。障车儿郎,指兵革事;且须缩,是说须等待,等到己酉日就能破敌。
   果然,后来李愬活捉吴元济这天正是己酉日。那个解碑文的士卒也被提升为裨将。这类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大多类似于志怪传奇,可信度不高。
   4、题壁传播。题壁传播,就是把制作好的谶谣写在墙壁上,让过往的人围观和传播,借以提高传播的范围和速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小广告。
   据宋王銍《默记》记载:北宋哲宗绍圣三年,时彦考中状元,官授江东小曹。乘舟赴任途中恰遇风雨所阻,停船于山下小港,借机登山散步。刚至山上小寺前,但见一老僧快步迎来施礼,且朗声道:“来者是时状元吧,有失远迎。”时彦纳闷,心想自己与老僧素未谋面,又没带随从,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到这里来的?
   老僧见时彦迟疑,笑了笑说:“哦,小寺佛殿后壁上有人题字,说时状元今天到此。”时彦至后殿,见墙壁上果有题字,拂去积尘,又见题壁日期,竟然是自己还没出生时的事,时彦更加惊诧;尽除壁上灰尘,还有一行谶语:“此去十三年,官终四品。”时彦莫能解。后来时彦果然死于吏部尚书任上,正好是四品官,离见到题壁时间又恰好是十三年。
   如此精确的预言,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应该说,这种预测,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与口头传播比,保存的时间也长得多。可以说,民间象这种预言高人还是有的,和江湖术士比较,他们从不露面,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叫什么名字。
   预测,作为一门技术,从古至今都存在,譬如,现在的股市预测,彩票预测等等。但所有的预测都离不开现存的条件。例如,前文提到对荆州刘表的预言,预言家所凭借的条件是:一、汉末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荆州刘表不可能不卷入战火而独善其身,只是曹操用兵北方袁氏家族,无暇顾及,江东孙权把荆州作为抵抗曹操的屏障,不敢乱动,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二、刘表生性犹柔,加上娶了蔡氏小姐,又将蔡氏的侄女娶为二儿媳,根据当时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家庭内乱势在必然,剩下的还是时间问题。至于谶谣与结果在时间上十分吻合,实则纯属偶然。
  
   六、谶谣的变异
  
   谶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以久,古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对此无不津津乐道;即有反对者,亦只是言其非而不究其非。这自然是中国自身土壤所至。
   在前传媒时代,讯息传递不够流畅,官方的讯息传递通常是综向的,皇帝的昭令只能逐级下达,基层的请示、报告等也只能层层上传。而谶谣的传播则是横向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而且范围也很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消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人们获得的信息量更是史无前例。在这些信息中,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隐私,正到政治军事,歪到八卦裸体,可谓良莠不齐,真假莫辨,当然谶谣也在其中。
   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种对数字“谶谣”的解读,说北京警卫部队的番号“8341”,预言了毛主席活83岁,坐41年江山。为了印证说者言而有据,解谣人还特地编了一个故事,说进京后,毛主席特派专人去某山上,向高人咨询国事,高人什么也没说,就给了这组数字,毛主席就把这组数字作了部队番号。这种说法纯属捕风捉影,望文生义。要知道,部队番号成千上万,某番号与某人某事相对应的,不甚枚举。
   上世纪90年代,某地流传这样一首童谣:
   端午节,端午节,孩子穿衣穿红色。
   姥姥给外孙买红衣,红衣能避邪。
   结果,儿童成衣店的红色衣服全部卖光,就连多年积压的陈货也不例外。上当的当然是姥姥们。
   近两年,微信迅猛发展,很多人建了“群”,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都合了“群”,而且群与群之间也有互动,网络覆盖面相当大。结果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人上当,拖累一帮。而上当的大多是老年人。
   谶谣,就是事先对某人某事进行预测,事情发展的结果与预测是吻合的,这个谶谣就算应验了。从制谶的方式看,谶谣的制作已经演变成直言广告式预言。
   前些年,有推销喜来见躺椅的商家,在小广告上说:
   喜来见,天天见;坐了喜来见,各种疾病都滚蛋!
   小广告对喜来见躺椅还作了文字说明,说坐这种躺椅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颈椎病、椎尖盘突出、盆腔炎、各类妇科病等等。还说,先试坐,不收费,每天先来试坐的都有记念品。结果,前去试坐的人蜂拥而至,不到一年,每张一万多的躺椅就售出三位数;至于疗效如何,无法验证。
   商家抓住了老年人都想多活几年,把健康放第一位的心理,从食品的营养,到日用品的保健,都说得天花乱坠,让老年人心甘情愿地掏钱消费。
   谶谣演变成谣言,是因为轻信的人太多。

共 878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的读书札记,这一章读的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谢贵安所著《中国谶谣文化》,全书二十六万多字,分三大版块:一、理论篇,着重介绍谶谣的历史起源、成因、发展及传播。二、方术篇,主要解析谶谣预言的制谶方法。三、解析篇,对《乾坤万年歌》、《马前课》、《推背图》等八种谶谣预言诗文进行解析与批判。谶谣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冷僻的一种文化现象,因其内容晦涩难懂,故少有人问津。作者从1991年着笔,到1998年付梓,历时数载,为喜欢神秘文化的读者提供了一部比较靠谱的蓝本。作者浓缩为六个方面撮要简述其主要内容:谶谣是什么;谶谣的历史;制谶的方法;制谶的心态;谶谣的分类;谶谣的变异。全篇文字精炼,知识丰厚,谶谣文化,博大高深,深入浅出,开卷有益!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2 条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