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与君歌一曲(散文)
提一柄长剑在手,温一壶月光下酒,着一身青衫白衣,骑一白鹿,恣意天地,笑谈尽风流。
李白,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却流传了千秋万代,千古风流,难出其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诗仙一名,后世再无。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好剑术,喜任侠,西游献赋,潇洒出尘,被称为“谪仙”,
谪仙是孤傲的,无人理解他的孤傲,那是骨子里的风流,雨落长安,长街长,却无人与他对饮,于是他看着明月,仰天大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起舞,月下独酌,影随身,舞在心,酒入喉,或许是雨的朦胧,或许是酒的温热,李白笑了,笑的潇洒。
谪仙是孤独的,虽有凌云万丈才,却无处安放,凝眉独奏,谪仙再次提长剑在手,却无处挥舞,“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谪仙的孤独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我似乎能想到那个风月无边的盛唐,一切都是无比的繁华,在繁华的覆盖下,人们争名夺势,有的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步步高升,有的人不愿面对,隐居山水,田园牧歌,而李白则像一个倔强的少年,气势如虹,终日期望持剑屠龙,于是他西游献赋,供奉翰林,原以为是大展宏图的机会,然而确是宫中词人,写些行乐词而已,李白终于明白了。
“力士脱靴”,“贵妃研磨”,这些种种离经叛道之事,宫人恨之,玄宗疏远,天宝三载,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于是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性格注定他已无法再入朝堂,他离开东鲁,南游吴越,在南游途中,朦朦胧胧间,李白睡着了,他一生徜徉山水,寻仙访道,他梦见了瀛洲,梦见了天姥,天地之间,一尘不染,不带一丝尘世污浊,“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此等光怪陆离诗句,非李白不能写,在梦境里,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云中宫殿金碧辉煌,虎鼓瑟,鸾回车,云中仙人列道欢迎,看吧,李白还是那个李白,即使在仙境,他还是那个恣意潇洒的李白。
李白醒了,这时候的李白是最潇洒出尘,恣意无比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谪仙在这半梦半醒间写下了他的心声“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泛舟黄河而下,在东都洛阳,李白见到了他的小粉丝—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仙乃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圣是儒家对人的最高称呼,超凡入圣,羽化飞升,两个唐朝诗歌的台柱子相见恨晚,把酒言欢,杜甫对李白是无限敬意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人继续泛舟东游,来到了宋州梁园,在这里李白写下了那首《梁园吟》,“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谪仙是潇洒的,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他“只愿长醉不愿醒”;他“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可是这万古情愁,又怎能消,于是他“斗酒诗百篇”,一杯酒,一支笔,写尽了大唐。
谪仙也曾会相思,然而这相思却飘渺无涯,在秋风中,他写下“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三五七言写不尽,相思难解,于是他醉了,醉到不知何处是他乡。
他醉在花间,醉中高歌一曲长相思,他醉在杏花天,花前忆旧游,西湖月,过秦楼,他醉在月光下,提笔忆少年。
于是他顺长江而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回宣城,重游金陵,疾病缠身,生活窘迫,却依旧不改谪仙本色,把酒,把酒,雪月风花明了,于是他在当涂的江上饮酒,温一壶月光下酒,酒醒人醉,醉眼朦胧中,跳入水中捉月,却再也没上岸,这一次他终于与陪了他一生的月亮相见了。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一首《临终歌》,从此世间再无青莲谪仙李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