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爱是发现,且满足(随笔)

编辑推荐 【文采】爱是发现,且满足(随笔)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6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6发表时间:2018-10-02 10:10:20

《05教师叙事:爱是发现,且满足》,这是一篇教育叙事,作者是曹妃甸区第四小学的姚艳洁老师。
   故事的主人公胜(化名)同学因为父亲的去世,只能随母搬回了老家学习,转学到了四一班。艳洁老师和他相遇了:
   开学第一天,一位四年级的学生竟被外婆手领着带到了学校,这时我的心不由得一紧,多年班主任的习惯,开始认真地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反应迟钝,多动,(一刻也停不下来),这种状态无法适应学校正常的生活。随后我出了几道特别简单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检验一下孩子的数学学习基础,孩子没有答上来,但透过孩子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发现孩子能认得不少汉字,语文基础比数学强一点,啥样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只能接受。我和家长沟通,根据孩子特殊的情况,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希望家长能帮帮我,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陪读几天,家长答应了。
   “希望家长能帮帮我”是艳洁老师的智慧,能意识到她内心压了一块石头:
   孩子进了课堂,却影响了我的正常教学,每隔5分钟,他都会喊一声“老师”,多动,根本无法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会儿跑到讲桌前找我,一会跑儿到教室外玩耍,他的这些表现全被在教室外陪读的外婆看在眼里,外婆无奈地看着我,问我该咋办呀?我耐心地询问了孩子之前是咋上学的,外婆说孩子已经休学很长时间了,休学时间就是在家看电视,玩。我建议孩子得先治病也必须治病,生活无法自理,以后更累人。孩子想上学,必须安稳下来,孩子多动是不是体内铅含量超标,带孩子应该到大医院看看,点醒了家长,家长带孩子到县医院检查微量元素,结果孩子体内铅含量太高,必须排铅,家长又给孩子办了休学,两天的接触发现孩子特别喜欢上学,特别酷爱学习,语文简单抄写的作业,孩子总是能够认真及时地完成,离开学校的时候,孩子特别不情愿,喊着“我想上学”。我听后难受极了,安慰孩子,好好治病,老师和同学们等着你快点回来。这一等就是半个学期。
   孩子是多动症,“带孩子应该到大医院看看,点醒了家长”,老师在向外寻求力量。托起太阳的力量需要聚合:
   第二个学期,胜安稳多了,渐渐地也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我根据孩子特殊的情况,和家长沟通,一齐教会了孩子怎样花钱买简单的生活用品,怎样拉上衣服的拉链,怎样系鞋带……看似简单的事情,一教就是几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家长逐渐试着放手,胜慢慢地学会了穿衣,穿鞋,也能够沿着马路边自己走回家,语文期末考试也考了35的高分,一个令我们都很满意的成绩。
   35分,高分?满意?真心满意的或许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吧。读至此,一波感动涌来。或许,我们习惯了追求高效,习惯了彼此督促:不够快,不够多!我们忘了,孩子的成长要等待灵魂跟上。艳洁做到了,做到了教育的极致:等待。这是艳洁的发现,难怪她在文章结尾说:“爱是发现,且满足。”
   有了一个问题:老师怎么去发现?
   艳洁的做法是:“认真地观察孩子”、“和家长沟通”、“耐心地询问”,还有“聆听(我听后难受极了)”,之后就是“等待(这一等就是半个学期)”。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是教育的艺术,我们通常称之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它们隐藏在故事的内里,是教师的叙事外显了其纹路。想借用徐通锵先生在《语言学是什么》一书中,对语言的研究所做的比喻,盲人摸象:“千百年来,人们曾给语言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每一个定义只涉及语言的一个侧面,犹如瞎子只摸到大象某一部分就说大象像什么一样。”事实上,对教师实践知识的探究和语言研究一样,没有摆脱“瞎子摸象”的阶段。教师是独立的个体,因着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创新和发展了“专业性知识”。第四小学的老师们学习于共同体,边读书边叙写自我和学生的相遇故事,对于实践性知识就“摸”得全面且透彻。他们是幸运的,有“第四小学叙事群”分享自己的故事和体验,有同行的教师潜心聆听和点评,之于爱的“发现”和“满足”,于是有了传播的力量。
   想提醒同行朋友,“发现”需要敏锐的感受力。
   “两天的接触发现孩子特别喜欢上学,特别酷爱学习。”
   “离开学校的时候,孩子特别不情愿,喊着‘我想上学。’”
   艳洁老师文笔功夫了得,把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发诸声音,诉诸笔端。假设我们生活在同样的故事情境中,自身也拥有丰富的情感,但在“晓声”之前并未“操千曲”,也就是未能做到“博观”,自然无法做到艳洁老师那样的“约取”,这是感受力欠缺的缘故。这种状态大多数老师深有体会,自己每天在课堂辛勤劳作,提起笔来却不知写什么。这无疑会导致,原本复杂的情感无法融注故事来表达,只好用“下载”来的语句空喊些口号,既无力道,也不细腻,原本厚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显得苍白无力。
   想要拥有足以传达情感的本领,就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先“操千曲”“观千剑”,才有可能获得“晓声”“识器”的才能。所以,学习于共同体,潜心读书叙事是自我成长之必须。

共 19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先以教育示例导入,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艳洁老师对因家庭变故转学而来的孩子胜的仔细观察,发现其有多动症,并采取恰当的关爱措施,与其外婆沟通,建议送往大医院治疗,并承诺等其回来上学,然而一等就是半年。当孩子归来时,已是第二学期。本学期胜安稳多了,渐渐地也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艳洁“老师根据孩子特殊的情况,和家长沟通,一齐教会了孩子怎样花钱买简单的生活用品,怎样拉上衣服的拉链,怎样系鞋带……看似简单的事情,一教就是几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家长逐渐试着放手,胜慢慢地学会了穿衣,穿鞋,也能够沿着马路边自己走回家,语文期末考试也考了35的高分,一个令我们都很满意的成绩。”艳洁是如何做到的?她的做法是:“认真地观察孩子”、“和家长沟通”、“耐心地询问”,还有“聆听(我听后难受极了)”,之后就是“等待(这一等就是半个学期)”。正因艳洁老师的眼光敏锐和细心关爱,不以分数论优劣,才使这样的学生取得了骄人的进步。这就是爱的力量。爱是什么?爱是发现且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乍一看,好像在专写艳洁其人,可是根据结尾点题来看,这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层层分析,是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想要拥有足以传达情感的本领,就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先‘操千曲’‘观千剑’,才有可能获得‘晓声’‘识器’的才能。所以,学习于共同体,潜心读书叙事是自我成长之必须。”如此才能避免教育的空洞说教。文章语言流畅,故事性导入和分析,使主题得以升华,是对当今如何教育另类孩子的极大反思,富有现实教育意义。推荐阅读。【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彩文        2018-10-02 22:08:37
  谢谢推荐!点评精彩,受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