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若(散文)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被子上的温暖,总是让人那么安心。淡淡的桂花香,让我更喜起身坐在窗前。一本书,一捧茶。
霎时,这一幕的情景却让我一惊,似乎多年来这一幕一直在循环往复。想想经年之前,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假期同样的自己,除了这窗外零零散落的厂房变得如如今这般广厦林立,其他,却如丝毫未变。这么多年的时光去哪了,这么多年的自己又在忙碌些什么,自问之下脑中却是一片空白。
其实闲暇时,也总是与朋友玩笑,若是回到十年前,那该多好。也许这便是多年来唯唯钟爱的这一个“若”字的原因。因为一个若字便会让人有太多的期许,太多的想象。若可如何,便能如何,聊以自慰,无出其他。
却是,若是如果,便且如何,改变过往似乎是每个人都曾在脑中浮现过的光景。但是若真的有一天拥有一台时光机器带你我穿越而行,回到那时那刻,我们又会改变什么?又舍得改变什么呢?
伏案而思,想想过往,其实也许什么都不会改变。历史不会更改她的前行,情字不会变迁沧海的更迭,正如历代的君王不会改变他们对皇座的欲望,才子佳人不会改变种种宿命的牵绊。便如你我,回到那刻,我们是会改变自己的初衷?还是会改变当时的年少意气?再或是变了当时钟情之人?不会,因为一切皆因我们还是我们,顾虑、牵绊、执念、夙愿这些纵然回到原地,也不会改变什么,否则那便不是我们自己了。
时光是温柔的,春华秋实,夏荷冬雪,每一种都是那么亲切,纵然周而往复,也总能找到不一样的景致,便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同样一种物像却能歌咏出千万种的情思。然而时光也是无情的,总是会在人心底的最深处,刻上一道深深的划痕,直至百年之后不能痊愈。这便是若的根源,谁也想回到当初,将这道划痕避过,殊不知,纵然避过此番,又难保不会有其他呢。
所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古往今来,不乏智者,但能真正读懂的,却少之又少,这不禁让我想到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这位令李太白都高山仰止的一位大家,也许便是也因为懂得这样的句子,才会吟出“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的心境。其实孟夫子也非天生这般,早年也曾意气风发,有志用世,三十九岁那年,明明有机会名扬御前,却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样的句子,惹着玄宗不悦,悟得本自不应在仕途,方才隐归山林。
我想孟夫子他从未想过,当日在殿前若是不吟那样的句子,该是如何。因为那本就是他自己,他以最简单本真的自我,在仕途困顿、屡屡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样的闲情雅致,诗情画意,并非是累及身心之后的一种洒脱,行云流水,更是经历了太多之余的一种平淡,没有经年往事,谁又能明白难得糊涂,平淡流年才是最真最切的幸福。
其实这世上之事,若字最苦,简字最难,唯独忘了这过往若字,懂了这简字,方才明白世间之事,因之果也,感恩所遇,庆幸过往。我虽喜尽了这若字,但亦明了,若字终为若,只是给心底存一番念想,倒不如将这若字用于来日,如今这般可换得来日的如何,方才不负了经年之累。
又是一年桂花时,这香气似乎比去年的更浓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