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七绝•西山寻秋(古韵•外四首)
七绝•西峡寻秋(平水韵十一尤)
峡深山险溪流漩,绝壁如盘叶似舟。
手举红旗攀栈道,瑶台更上月中愁。
七绝•秋意图(平水韵八庚)
鄱阳湖畔秋一共,宝塔鎏金看共城,
伉俪相依晴为好,陈氏家族盼家丁。
七绝•无题(平水韵八庚)
去年今日在京城,快乐人家有笑声。
秋意菊花霞色晚,西南北去隔山峥。
七绝•无题(平水韵一冬)
回望崆峒湖水墨,长亭窗户柿榴红。
秋风叶落如金毯,黄菊飘香韵相通。
七绝•胭脂峡孤雁(中华新韵八寒)
焉支赐水六盘山,泾浪穿击九月潭。
孤雁偷窥焉女浴,胭脂峡口守千年。
注:
1、胭脂峡在泾源县城东北,东临崆峒山,西接六盘山,南与老龙潭相望,峡谷全长45千米,形成于8亿年前的奥陶纪。
2、焉支氏是古老的少教民族,住泾河上游大片流蜮。
3、胭脂水的传说:泾河穿越崆峒山形成一处清泉,藏匿于群峦之间,遮掩于幽谷之蔽。清泉处山峰峭壁如削,顶头飞瀑如洒,周围花草掩映,林木葱茏。春秋战国时期焉支氏的妇女常在这里沐浴,河水泉水变得异常清香软滑。洗后皮肤变的娇嫩白皙、脂润肤滑,因焉支女人喜胭脂,久而久之这里的河水泉水变的五颜六色,犹如胭脂一般,此峡名曰“胭脂峡”。而原先的傍沙河也变成了胭脂水了。
4、九月潭:胭脂峡内最大的瀑布形成的潭水,在每年八月十五水里可看到九个月亮。
【编者按】我向来认为“秋意”很好,果然被作者验证了,他要“寻”的就是秋意,不好岂有找寻之理!诗一,极写西峡之险,人间有举旗人攀援栈道,月宫里的嫦娥见之也愁,赞峡之秋特别。诗二,别出心裁,以湖秋为背景,写共青城的伉俪应该也如秋色和美,别有韵致。诗三,虽在京城也还是恋着秋菊秋霞,心思不受行程所羁绊。诗四,菊花和红柿相映成趣,秋美如许。诗五,燕子和峡口流连,突然有浴女出现,情趣别致,诗歌韵部合适,平仄无讹,多音字使用合适,作者深通韵律,诗歌写得婉和而富于情致,读了有清新流畅之感。善于联想,为诗歌增加了飞跃的意境和情致。能够开辟诗歌的境界,不拘泥于写景状物,把人的情绪意愿融入其中,具有人性的美感。倾情推荐赏读,问候作者快乐!谨祝创意连连,意遂笔丰!【编辑: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太统烟雨 2018-10-04 23:11:37
谢谢老师的编!今年参加了一期曲度龙凤诗校培训,对诗对词只识了点皮毛,也算是一个学习过程,现在龙一期是对对与粘、换、险、分三韵及对仗仍不掌握。
回复3 楼 文友:太统烟雨 2018-10-05 09:04:31
谢谢您的鼓励,老师说的对。用最简单、最简练的文字,写出心中想说的话就好。有时候去捡测、去修改、有了平仄反到没了味,慢慢地才体会到古诗古词是唱出来的,就像现在的歌一样,需要韵,需要味,让香港人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房上刮过”肯定不如陝北人那样,因为吟和吼不一样!
4 楼 文友:小奋斗 2018-10-05 11:01:26
向老师问好,小奋斗赏读老师七绝古韵,奋斗学习了,为老师佳作点赞!老师最棒!加油!
回复4 楼 文友:太统烟雨 2018-10-05 15:06:17
谢谢您的留评,定当努力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