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雨亭(散文)
公园里的制高点是园心的那座山,山顶上有个小巧的亭子,可供游客观景。
淅淅沥沥的春雨把花儿的脸洗得滑滑的、嫩嫩的。一对文质彬彬的老夫妻手挽着手,攀上亭子,男士站在亭子的边缘,端着望远镜扫视着公园里的一切,俯瞰着山下碧波荡漾的湖面,女士伴在他身边。他们没有言语,静默着,难道都是画家,来采撷自然风情的,或许都是诗人,来汲取山川的神韵去激发内心逝去已久的灵感的?
炎炎夏日,黑云压境,他们相互搀扶着,拾级而上,蹬上亭子时,满脸汗珠,相视一笑。他们难道是探险家,要来感受暴风雨的狂虐?耄耋老人还有如此雅兴,想追寻青春燃烧的岁月?袭来的暴雨致他们浑身湿漉漉的,亭子太小,不能很好地遮风挡雨,他们的雨具在肆虐的风雨中总是不堪担当重任,吊儿郎当地敷衍着主人。望远镜上的水不停地顺着他的手往下流,钻入他温热的臂弯里,可那双瘦弱的臂膀依然稳稳地擎住望远镜,扫视着公园里的一切。
秋风瑟瑟,雨的性子变得柔和又缠绵。这两位老人冒雨缓缓前行,伴着簌簌落叶,爬到亭中。男士拿起望远镜,聚精会神地扫视着湖面的清波,女士静静地陪在身旁。最后,公园里人流的喧嚣声已经遁去,只听到雨滴喃喃自语,只闻得这两位长者平缓的呼吸。暮色渐浓,他们才收拾行囊,相互牵拉着返回。他们难道是想从秋风秋雨中寻觅曾经拥有的丰收喜悦,抑或追思过去人生历程中的怅惘与感慨?
冬天,雪花劲舞的世界是那样的洁白无瑕,漫山遍野的翠松都掩蔽在银装素裹里。在去亭子的台阶上一定会留下这对老夫妻的足迹,那印迹一步一个,清晰、沉稳又坚毅。上了亭子,他还是举起望远镜瞭望远方,是想一览世界的冰清玉洁,还是记挂远方云水间曾经蕴藏的哀思?她依然静静地依在他身旁。待到暮霭沉沉,在下山的脚印中,最后的那两串才是他们的。
一年四季,他们常常徘徊在雨中,徜徉在雪里,不急不躁。
亭子是木质的,柱子上的红漆已经斑驳陆离,座位更褪变得黑乎乎。他们每次都把亭子擦得干干净净,把地面扫得一尘不染。因而亭子虽显苍老,却还素雅而温情、古朴又庄重。
又一个春雨淅沥的日子,她孤身一人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亭子攀爬,脸色惨白,腿脚发颤,但从她悠悠的喘息声中更能感知到她蹬亭的坚毅。上了亭子,她给他常坐的那个位置擦拭两遍,然后把他的保温杯放在上面。她站在他常站的那个位置,拿起那架已经老态龙钟的望远镜扫视四方,累了,就放下来,歇歇发酸的臂膀,然后再举起。
那一年的端午,她又气喘吁吁地挪上亭子,雨帘如幕,伞早已飞向了天空,雨衣也被无孔不入的风撕扯着。亭子在撼动,亭柱“泪流满面”。她全身都在摇晃,可她还是努力控制自己,举起那架沉甸甸的望远镜扫视四周。老眼已经昏花的她期盼透过雨幕探寻些什么呢?
打那以后她再没来过。雨天里,亭子任凭风吹雨打,孑然屹立在山巅,地面的垃圾沉淀着,座位上的尘埃积累着,任凭风吹雨打,亭下湖水的碧波掩映在雨雾的朦胧中,远处的飞瀑还是那样的潇洒和壮丽。
清明时节,细雨如泣如诉地飘洒。一个文弱的青年来到亭上,神情庄严地打开两只骨灰盒,把白花花的骨灰撒向亭子四周的土上,陪在山木的根旁。
紧随而来的保安疑惑不解,上前阻止他。
青年人歉意地笑了笑,向保安慢条斯理地解释:“我是逝者的学生。我师父的父母在‘劫难’中备受凌辱,在清明节的风雨之夜投这片湖明志了。后来,师父的儿子在建设这座公园的事故中为救工友也坠湖溺亡了。师父和师母从此立下誓言,要让这片湖变成太平湖,要让这座山变成祥和山,要让这座公园变成幸福公园。退休以来,他们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关注着这片湖点点滴滴的波澜和这座山上上下下的险径,特别是雨雪天,他们更是担忧游客的安危,常常亲自来亭子上观察险情。他们帮助过无数的游览者,救助过几十个坠湖者,也解劝过一些意欲投湖自杀的人。他们还举报过周边的排污企业,告发过乱砍乱伐者。他们为公园的建设捐出了一生的积蓄,这个亭子就是老师和师母捐资兴建的,这个公园的保护和建设蓝图也是他们精心绘制的,他们还亲手植树上万棵……他们留下遗嘱:用著作的版费,为公园完善实时监控和救助系统……我今天代他们完成了这个心愿……”
保安红着脸,向亭子深鞠躬。其实,这个保安在人生最晦暗的时候意欲投湖自杀,被这两位长者及时发现并解劝成功。
亭子周围聚集了一群人,也和保安一起向亭子深鞠躬。
后来,那个年轻人也不时光顾亭子,把它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拿起那架老旧的望远镜扫视整个公园,看碧波荡漾,看飞瀑如链,看漫山翠绿,看长虹绚丽,看夕阳依依,看游人如织……
不久,这个亭子被命名为“雨亭”。
木春又见您的文字,倍感亲切。
您对作者文章的分析总是那样的入情入理,入木三分。木春实在佩服和感激。
木春理科出身,舞文弄墨实在差劲。不过,有您的鼓励,木春一直饶有兴趣地在努力。
遥祝大姐晚安。
拜别。
这个社会确实需要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人。
但愿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雨亭”。
遥祝晚安。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