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祝福祖国】栾川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祝福祖国】栾川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散文)


作者:历史的天空 白丁,7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96发表时间:2018-10-08 12:33:06
摘要:千山万壑的栾川地处伏牛山深处,古来一条官道自栾川过灵官殿而下合峪。

千山万壑的栾川地处伏牛山深处,古来一条官道自栾川过灵官殿而下合峪。合峪,顾名思义是合山谷而成的一块小盆地。发源于明白川暮糊山的明白河贯穿合峪东北而去,而与之交汇在合峪街的西乡河来自孤山沟和灵官殿岭下。与来自车村的官道经黄土岭沿明白河到柳林,走三里路到三里古桥,翻七里沟经官庄到下白鹿沟出伊嵩谷地,上洛阳大道。这条路被来往客商视为畏途,平坦路段还算太平,到了山高林密之处必须结伙而行,如果落单必遭剪径者暗算,轻则被抢去财物,重则丢掉性命。
   我有一个堂伯父是个挑担走乡的货郎,去外乡做生意,一去不返,死于非命被人劫道的可能很大。有句谚语说:“大路三尺宽,运输靠双肩。攀崖沿壁走,过河蹦石尖。过沟又翻山,一去难回还”。这就是栾川行路难的写照。大伯父十七岁时就和一群放排汉到伊河上放排。山里面出产的竹木运到大青沟的伊河边,趁汛期结排放筏顺流漂送到洛阳城,挣的是卖命钱,可见运输之艰难。
   所谓的官道其实就是三尺宽的人行小路,推个独轮车勉强可行,在电视剧《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场景就是古来官道的模样。
   一九五一年,政府组织民工用两个月的时间拓宽了陶湾到合峪的官道,成了可以通行畜力车的骡马大道,初步告别了人力运输的艰难。
   一九五六年,栾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路,一条简易的洛栾公路修成。这条路沿山而行,蜿蜒曲折,遇水爬河而过,并没有现代公路那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气。
   一条合车路修建与一九五七年,三十公里的车马大道,合峪车村两乡民众整整苦干一年,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的。
   而同一时期走老官道而建的合峪到车村的公路也修建成了,全长30公里,全靠人力完成,合峪车村两乡人民整整修了一年,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的。
   查资料得知修路的总指挥是宋青山,时任合峪区党委书记,大约是三川人。人们为了纪念合车公路的建成在合峪车站大门口的起点处埋下一款石碑上书“合车公路0”。这块和车公路零号路碑,距今六十多年了,2002年合峪小城镇建设时被发现,于是人们拾起了那段几乎忘却的历史。
   合峪到车村的这条公路是后来国道311的雏形,也是古来黄土岭官道的变身。说起这条官道,也是道不完的人间沧桑。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六,天寒渐深,雪花飘飞,黄土岭官道上走过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村民们都逃到了山上,奶奶在官道旁开了一个小饭馆,无法脱身。只好关闭店门,把一岁的姑姑紧紧搂在怀里,而六岁的大伯则蜷缩在墙角一动也不敢动。
   奶奶生于一九零零年,动荡不堪的岁月,她经历了无数磨难,其中“跑反”是家常便饭。此时无法躲避的奶奶不知道这支队伍会怎样烧杀抢夺祸害一番再走,只能祷告上天给予保佑。奶奶经历过鲁山崔二蛋土匪到合峪庙子栾川一带烧杀抢夺,崔二蛋匪众在车村四棵树设下中军帐,驻扎一个多月,祸害够了,才奔合峪而来。而合峪民众早已躲避深山而去,土匪见不到人,便漫山遍野搜山,本地人叫做“抹坡”。哪个人不幸被土匪抓住,就下帖子赎人,如不随意,轻则割去耳朵、鼻子,重则杀人放火烧了房子。
   虽然合峪地处交通要道,两条官道交汇而过,看似便利,但在战乱年代却屡遭匪祸,兵祸。一九四四年汤恩伯的十三军从洛阳溃败深山,散兵游勇三五结伙祸害山民。百姓恨之入骨,抓住零星掉队的十三军士兵一阵痛打,甚至乱石击死,这些士兵狡辩说:“我不是十三军的,我是八五军”。老百姓痛斥:“八五一十三,一样得打”。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这次过兵和以前不一样,老百姓遥遥听说是“火龙”的队伍来了,照样躲到了深山。然而没来的及逃走的奶奶,大伯,姑姑,在黄土岭的官道上看到的是一队疲惫不堪的兵,安静的走过了岭头,消失在茫茫的山径之中。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所谓“火龙”的队伍,就是一九三二年从洪湖根据地转移出来的贺龙的红三军。这支部队从南召经车村来到合峪,本来计划从灵官殿翻山到栾川,但栾川土著武装“十大连”已经埋伏在灵官殿岭,准备阻击红军。红军来不及在合峪休整,连夜撤至旧县,改道潭头,秋扒,到叫河进入卢氏而去。
   当年,山径阻远,机械落后,除了一条独轮车出山之道,被称之为“官道”外,别无出山路径。然而,一条官道,道不尽人间苍生苦难,下白鹿沟一条长沟,劫道剪径者层出不穷,来往客商视为危途。白天可能是种地的淳朴农民,夜晚就成了越货杀人的强盗,豫西民风如此而已。
   一九五六年,老官道成了现代化的公路。
   一九五八年,山里人见到了汽车,他们惊奇于汽车不用吃草,不用饲养,只要加油就能撒着花的跑,而且力气比畜力车大得多。山里人大老远的带着干粮早早地等在路边,为的是看一眼汽车。汽车多了起来,合峪因为是洛栾路和311国道(合车公路是其中的一段)的交叉口,所以有了洛阳地区运输公司合峪汽车站,人们为了纪念合车公路郑重的在汽车站门口埋下一方石碑上书“合车公路0”。
   如今,这方石碑和合峪大桥桥板收藏在我老表刘改朝家里,他刚刚描过的字鲜红如初。
  

共 20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了本文,我就自然想起了李白诗《行路难》中的经典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者给我们描写的洛川官道,何不是“难于上青天”吗?这里不仅地理位置艰难曲折,像作者引用的谚语所说的“大路三尺宽,运输靠双肩。攀崖沿壁走,过河蹦石尖。过沟又翻山,一去难回还”那样艰难,更主要它是要道,被兵匪长期霸占着,普通人很难从这里通过的!作者不惜笔力,写了这条路的漫长坎坷历史,最后还是在时任合峪区党委书记宋青山的带领下,于一九五七年建成了三十公里的和车公路。改变了过去这里交通落后的现象,让当地人都把汽车当作神奇的东西来观赏。人们为了纪念合车公路郑重的在汽车站门口埋下一方石碑上书“合车公路0”。作者娓娓道来,不枝不蔓。文字流畅,语言朴实。感谢赐稿丁香,推荐阅读!【丁香编辑:嘉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嘉禾        2018-10-08 12:34:34
  作者语言流畅,行文自然,文风朴实,值得一读
2 楼        文友:嘉禾        2018-10-08 12:39:22
  作者能从漫长的历史中,发现了这条官道的沧桑变化,从而歌颂了新社会给洛川人民带来的交通方便和生活安定。问好作者,希望继续关注丁香!
3 楼        文友:陶桃        2018-10-08 19:00:40
  欣赏老师佳作,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分享,致敬!
4 楼        文友:陶桃        2018-10-08 19:01:55
  谢谢老师赐稿丁香,丁香有您,花开芬芳!祝老师身体健康,致敬!
5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10-09 06:18:35
  把最有代表意义的事实细节写在历史的路面上,灿烂出时代的光辉;把最有证明历史印记的故事写在路碑上,让后辈的眼睛时常看到不要忘怀。历史的进步是艰难的,艰难的史诗里充满笔锋下铿锵的歌声;懂得感恩和继承,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辉煌壮美,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祥和幸福。读懂了,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我们一起加油!
6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8-10-09 15:35:43
  作者文笔功夫了得,祝创作愉快,谢谢赐稿丁香!敬茶问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