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泾河芦苇初长成(散文诗)
【编者按】《泾河芦苇初长成》这一篇散文诗,作者以赞美的文笔,将自己的家乡平凉,打造泾河河道绿色生态长廊叙述。文写条理清晰,先把泾河呵护着平凉古城,养育着数十万儿女记叙,再叙说如今泾河的深秋芦苇的美丽景象,接着叙述自己的几多联想与感悟,几多有关的诗文引用,从而把当地政府六年来为一方绿水青山的理念歌颂。总之,文写主题突出。欣赏了,力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1 楼 文友:程南 2018-10-11 21:30:51
泾河芦苇初长成,文写家乡生态环境颂1
2 楼 文友:程南 2018-10-11 21:31:59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祝秋安!
3 楼 文友:罗锡文 2018-10-12 02:41:41
请史医生就你《立冬看柳湖》中有大量的句段与我散文《平凉柳湖记》完全一样作出解释,我在你那篇文章后面跟了帖,恭候多时了。看来,你真还稳得住。
4 楼 文友:罗锡文 2018-10-12 02:57:19
这是我2016年6月在天涯论坛“散文天下”发的散文《平凉柳湖记》的网址链接,请各位朋友过目,很遗憾,史医生的《立冬看柳湖》中的很多语句、段落有严重的抄袭嫌疑。http://bbs.tianya.cn/post-283-7694-1.shtml。另外,再给一个有关史医生该散文的另外一个链接(别人的转载),借以佐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520/09/12178167_755381974.shtml
回复4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10-12 07:19:38
谢谢您的提示,确有应用,那时是初学,还望您理解,还望凉解。
回复4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10-12 07:20:51
谢谢您的提示,确有应用,那时是初学,还望您理解,还望凉解。
5 楼 文友:罗锡文 2018-10-13 17:03:48
网络少真人,更少君子。老兄的回复印证了我这个说法。什么叫“应用”?姑且不说你用词不准,单就你这种带有狡辩特色的态度,就让人对你不敢恭维。别人大段大段的原文出现在你的文章中,最低程度都是“挪用”,而按照文学创作和学术论文的规范性要求来说,你的行为已属剽窃和抄袭。不过,念你已经正式道歉,此行为也没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你最好将那篇文章在江山网删除,因为我那个文章已收入我散文集《独行者2》中,并正式出版),此事就到此为止吧。老兄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