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晚秋浣花溪公园游(散文)
晚秋成都行,携着爱妻、孙儿来到浣花溪公园,被晚秋时节公园的绿树浓荫、水色交融、古典与现代穿梭架构的美景陶醉,渐渐迷失了自己后,深深地与美丽的浣花溪公园融为了一体。擦亮眼睛,抬头上天,目光向蔚蓝色天幕,晚秋时节晴空朗照,把一层一层云朵儿包裹,将秋高气爽洒向清澈大地,雀鸟啁啾绕着云朵翔飞,浣花溪轻轻流过白鹭洲、沧浪湖、万树山,很美。
与妻牵孙儿慢登万树山,这万树山位于公园西南部,是一座有“万竹广场”、“川西民俗文化广场”的人造山,锦水绕行其间,山体形态变化丰富。绿化分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阳光草坪和花卉相衬,营造出“连峰去天不盈尺,林松倒挂倚绝壁”的意境。
沧浪湖到了,这沧浪湖位于公园东侧,水面面积约43000平方米。沧浪湖景观包括“草堂入口广场”、浅滩、溪流、小岛和一座位于岛上的景观建筑“浣花居”。前面是白鹭洲,这白鹭洲位于公园北侧杜甫草堂与四川博物馆之间,以湿地为主,有一幢景观建筑“观鹭轩”、入口广场“青华广场”,其间点缀栈道、小桥等,优雅古朴。浣花溪因为诗人杜甫而闻名,杜诗中的浣花溪已成千古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成文于此,这里除了含蓄婉约的景致之外,浣花溪背景是悠远的文化,诠释它的是一首首优美诗句,茅庐、小溪、竹林,楼阁、小桥、卵石,就是当时浣花溪的写照。杜甫的茅庐常常被掀起了三重茅,雨夜难熬,娇儿也为此不能睡好,只能奔波于修复茅庐工作,所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定是杜甫发自内心呼喊。
慢步走着,一路观看眼前的景物,斑竹,绿水,树木,甬道,还有那纪念诗圣杜甫的浣花溪流轻轻流过。公园内山水相连,树木舒臂,情景交融,面对浣花溪,若诗圣在也会神清气爽,伟岸神奇,慨然而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想那诗圣坐于浣花溪畔,心里原想筑个鱼梁,不知为什么乌云忽然盖住了急流,随后的时刻,又惊讶地发现,原来晚秋的雨声如此凄寒。是的,也许这青溪里面,早就有蛟龙在此居住,筑堤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令人不敢去冒险。
前面是浣花溪林,心境宽阔,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恬淡雅适,但其忧国忧民情怀,始终与家国情怀相连,难怪为当世不容,却终成书史之诗圣。伟哉!杜甫,伟哉!伟大的人类灵魂,是真正的文化巨擎,是伟大的诗词圣人圣贤!难得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民思、为民想的伟大贤圣一起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