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谈文章的“小我”心态(随笔)
写文章有“小我”心态吗?
也许,很多人会一脸茫然。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何谓“小我”?“小我”,即指个人,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常说,小我服从大我。记得有副对联写道:“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单从这对联的字面理解,多少有点文人孤芳自赏的感觉。举一反三,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其文章多带有小家子气。若想写出好的文章来,首先要学会摒弃“小我”心态。
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的撰写抬高到了极致。但,前提是作者需有广阔的胸怀和担当,不能停留在自己狭小的私人空间里,甚至鼠目寸光。只有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写出有气势,有担当,有胸怀的激扬文字,给读者以启迪、深思,引起读者共鸣,以至于流传千古。像《出师表》《岳阳楼记》《前赤壁赋》《少年中国说》等雄文,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如果老是沉迷于自己的“一亩二分地”,其文章的社会功效也就大打折扣了,迟早会沦落到“回收站”。
其实,一些作者“小我”心态源于自身。原因不外乎,或是多年来养成的惯性思维,墨守成规;或是思想认知有局限,格局小;或是心胸狭隘、不能容人。我觉得,作文也与做人一样,要豁然大度,不能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所以说,摒弃“小我”心态,就要做到眼界要宽,心胸要广,器量要大,站位要高,立意要深,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学识,并拥有一个健康心态和乐观精神。毕竟,写文章不仅仅是满足于沾沾自喜,自我陶醉。因为,每篇文章里无不彰显着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文字虽然苍白但却能温暖人,激励人,愉悦人,教化人。古人云:“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摒弃“小我”心态,还要虚心接受批评,敢于改变自己,培养浩然之气,唯有这样,方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