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 《释迦牟尼佛颂》第二章 长篇叙述诗 ——释迦牟尼佛偈颂 第二章 降诞
第二章、降诞
善慧高居兜率天,梵宫内院久参禅。
道高德重神通广,丰姿英伟相庄严。
燃灯授记下阎浮,普度众生解忧苦。
洞观降胎吉时近,涟动镜心灌醍醐。
演说佛法辞师友,遂驾白象纵云头。
金光万道虹霓滚,瑞气千条贯斗牛。
星月交辉风送爽,祥云飞渡驰白象。
遥见珠峰停云驾,善慧高天细打量:
妙德城中紫气腾,御苑花树舞倩影。
案前王妃拜月频,炉上青烟接蟾宫。
王妃寝床入眼帘,善慧驱象下云端。
元神入户投母腹,异香盈室光灿然。
人逢喜事精神爽,王妃怀妊逸兴扬。
时逐清泉赏流韵,常向花丛觅芬芳。
尽日郊游非寻乐,欲图腹中子洒脱。
可怜天下父母心,殚精竭虑施恩泽。
春种夏长铺绿茵,秋收冬藏岁如轮。
瓜熟蒂落应有时,降诞期近母欢欣。
山川草木俱有灵,人间习俗各不同。
天竺头胎欲分娩,须回娘家待落生。
更有乡规行民间,丈夫不得偕妻还。
净饭大王难违礼,满怀惆怅备起銮。
宫女侍臣结一队,双象厚背安罗帷。
临行送别殷勤嘱,祷祝平安望早归。
云淡风轻夏日新,山清水秀野径深。
迤逦笑语腾碧落,飒爽足音穿翠林。
日上三竿人懈倦,途中小憩入蓝园。
百鸟啁啾迎远客,瑶草琪花舞翩跹。
王妃纾缓下象轿,顾盼生辉莲步摇。
无忧树下抬望眼,闲观瑰景意陶陶。
奇峰参差云影间,嘉树浓荫密遮天。
万紫千红织锦绣,莺歌燕舞喧枝巅。
长河清波翻龙鳞,池塘莲花出碧云。
猕猴飞荡嬉茂叶,斑鹿腾欢逐绿茵。
瑞霭缤纷灵妙景,风光旖旎赛蓬瀛。
婆罗双树令人醉,更有孔雀开彩屏。
王妃喜色上眉梢,长身鹤立欲远眺。
手挽绿枝胎气动,麟子右胁出腹窍。
太子降诞非凡童,粉雕玉琢放光明。
神目如电射斗府,足行七步莲花生。
夷然自若将手点,石破天惊发豪言:
唯我独尊掌三界,普度众生上西天!
山欢水笑气象新,漫天花雨落缤纷。
香风四散透阆苑,仙乐飘飘上青云。
鸾翔凤翥当空舞,诸天赞颂齐山呼。
冷暖二泉拔地涌,飞珠溅玉献祝福。
天龙九条吐甘霖,通体净洗太子身。
四月初八浴佛日,佳节落定在甲寅。
太子临世降瑞祥,四大部洲满芬芳。
河清海晏人安乐,风调雨顺五谷昌。
喜气飞扬动九天,贺客献礼各争先:
梵神宝伞满璎珞,仙女天衣彩斑斓。
琉璃床上衾枕新,轻罗帷幕值万金。
无忧树下人环立,母子安卧享天伦。
天遂人愿喜讯传,满城鼎沸俱欢颜。
净饭大王惊起驾,急如星火赴蓝园。
旌旗招展空翻影,车如流水马如龙。
浓妆宫女姿容俏,轩昂侍臣意气雄。
豪华大轿若宫阁,宽敞舒适功能多。
为免母子跋涉苦,能工巧匠费雕琢。
阖家欢聚在蓝园,王上心中蜜样甜:
凝眸太子面含笑,怜惜倦妻泪欲潸。
竦首东望天臂城,心中打翻五味瓶:
若知途中陡生变,何惧免俗罢远行!
奇景异象显瑞祥,茫然四顾心彷徨。
凡人不解天上事,只待安然还家乡。
忽报园中来佳宾,来了相者婆罗门。
博学渊识相术妙,高才善辩广见闻。
王上传旨迎贵客,礼贤下士谦延坐。
动问客从何处来,可为占相善解惑?
相者口称居左近,本是山中修行人。
忝为地主当尽义,何劳王上来垂询!
相者起身细观瞧,口若悬河辞滔滔:
太子面容如满月,富贵尊荣冠当朝!
若为圣君掌权柄,定当垂恩施仁政。
四海咸服致祥和,会盟诸侯可定鼎!
若欲修仙入山林,定可悟道破迷津。
隆准碧瞳非凡夫,人天导师应无伦!
王上闻言心内惊,甘露入腹又凝冰:
喜有太子承大宝,又惮空门去修行!
左思右想五内沸,茅塞顿开展愁眉:
阴晴圆缺何所惧,事败事成在人为!
积德行善造福荫,传位梦想自成真。
祈愿太子早登基,安邦治国建奇勋!
红日出海天地明,人欢马叫登归程。
浩浩荡荡奔妙德,喜气洋洋入王宫。
风尘仆仆未得安,拜谒来了苦行仙。
得道高士阿私陀,智广才高誉无前。
净饭大王慕名久,亟盼智者来解忧。
乍然闻听仙人至,眉开眼笑喜心头。
仙人见面即道喜,恭贺王上得麟子。
坚称天人梦传语,未来佛陀乃天赐!
复请拜睹太子容,满面喜色拂春风。
恭敬端详心潮起,热泪盈眶魂魄惊:
三十二相全无暇,八十种好更堪夸。
天上人间难寻对,因缘际会帝王家!
仙人欢喜似转哀,致令王上忧入怀:
莫非太子有不测,涕泪交加为何来?
仙人含泪道衷情,为缘太子太殊胜。
好似优昙钵罗花,天上奇珍人难梦。
太子终当为佛陀,广行教化救娑婆。
神伤残躯难延寿,不得师从承衣钵!
仙人含泪把心掏,王上当头冷水浇。
怅然若失擎天柱,又似水中将月捞!
凝神静气沉思久,涣然冰释喜心头:
太子降诞天遂愿,来日方长何须忧!
大赦天下放囚犯,祭祀善神多贡献。
慷慨散财拯穷乏,修德祈盼国运转!
注:①根据佛教理论,每当佛陀降生人世之前,都要先在兜率天上为诸天讲说佛法。兜率天宫分为内外两院,其内院是即将降生于人世的菩萨,即佛教所说的“一生补处”菩萨所居之处。
②据相关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从兜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梦六牙白象从右肋入腹,遂生释迦牟尼(有夜梦、昼梦两说)。又《杂宝藏经》载,释迦牟尼前世,曾是一头六牙白象,是一个五百头象群的象王。
③按天竺(古印度)风俗,妇女头胎分娩必须回娘家去。摩耶王妃怀孕期满,净饭王为王妃备了由两头大象载的轿子,派了许多宫女、侍臣护送王妃回娘家天臂城去。又,按天竺(古印度)风俗,妻子回娘家分娩,丈夫不可同行。
④蓝毗尼花园风光旖旎,四下里巧峰排列,奇石参差,长河横穿,池塘生莲,嘉树茂枝遮天,瑶草琪花满地。绿茵上孔雀竞开彩屏,争奇斗艳;晴空里红隼健翮凌风,翠鸟翩飞;山坡上鹦鹉展羽亮艳,白鹭悠游;高树上黄鹂引吭鸣颂清音,灰鹤束翅俏立枝头;绿叶间猕猴飞荡嬉戏,碧草上斑鹿竞逐腾欢。最引人遐思的当推“婆罗双树”,释迦牟尼就在双树下降生。
⑤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刚生下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冷暖二泉,香冽清净。又说,太子降生时,空中来了很多天王和梵神,恭敬地捧着珍贵的伞盖,无数的天人都出现在空中,他们都来赞美这位现在的太子、未来佛陀的降临。此时,地上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清净香水。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释迦牟尼降生时,为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是日江河泛滥,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镌石,埋于南郊,誌之。
⑥隆准碧瞳:隆准,鼻梁高挺,贵相,如汉高祖刘邦。释迦族乃古雅利安人后裔,雅利安人金发碧眼,皮肤白皙,当属白色人种。白种人又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其特征是肤色浅淡;柔软波状的头发,头发颜色分为金发、红发、天然白发(较少,多出现在北欧)、棕发、黑发;眼色碧蓝、碧绿或棕色;毛发较浓密;颧骨不高突;颚骨较平;鼻子窄而高;唇薄或适中。由此推断,释迦牟尼佛的眼睛应为碧蓝色!
⑦阿私陀仙人的悲哀:释迦牟尼出生不久,预言家阿私陀便来到王宫给他占相。看到释迦牟尼之后,先是惊喜,转而又悲伤地流下了泪水。净饭王问他为何又喜又悲,阿私陀回答:“太子的相好庄严,人间找不出第二人来!如果继承王位,一定是位‘转轮王’(能统一四方天下的君主),因此我为国王高兴。但据我观察,太子必定要出家修道,并能得到最高成就,成为人间至尊的导师,拯救世人脱离苦海。可惜我已经老了,听不到太子的教诲了,所以我为自己悲哀。”
净饭王听了,又喜又忧,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想通过积德行善来改变既定的命运,于是大赦天下,祭祀善神,广散赀财,救济鳏寡孤独和乞丐等贫民。举国欢庆释迦牟尼的降生。从此竭力防止太子出家修道。
——于2016年1月10日编订!
——于2018年10月13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