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诗词古韵 >> 【古韵今弹 】 《释迦牟尼佛颂》第三章 长篇叙述诗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 】 《释迦牟尼佛颂》第三章 长篇叙述诗 ——释迦牟尼佛偈颂 第三章 出家


作者:渤海渔翁 布衣,27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30发表时间:2018-10-16 18:29:53
摘要: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令人尊仰。余拜读弘一佛堂敬印《释迦牟尼佛传》油然而生创作偈颂之念,遂以歌行咏之,自2015年12月12日至2016年7月18日,逾八个月之久,勉成此篇,编列七章,计有1872韵。至此举国上下宏倡建立文化自信之际,今稍作订正,愿借《江山文学》与四海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勉!

释迦牟尼佛偈颂 第三章、出家
  
   稀有太子入妙德,轰动迦毗罗卫国。
   满城宗亲争献宝,宫中贺喜外宾多。
   无量奇珍破地涌,雪山巨象俱欢腾。
   烈马驯顺收戾气,喜鹊摇尾枝头鸣。
   祥云缭绕铺烂漫,百花竞放歌舞酣。
   娑婆遍呈祥和景,总缘善慧降人间!
  
   太子降诞第五天,命名典礼笑语喧。
   学者云集齐踊跃,硕学恃才各争先。
   宗姓贵为乔达摩,钦定佳名悉达多。
   一切义成彰本意,为缘瑞相太摩诃。
   善慧转生有新名,释迦太子著贤声。
   修成佛陀乃后事,圣者慈悲遍寰中。
  
   阴晴圆缺叹无常,悲欢离合人感伤。
   太子降诞第七日,摩耶王妃赴黄粱。
   净饭大王哭王妃,痛彻心肺洒悲泪。
   复怜爱子悉达多,襁褓失恃母爱匮。
   摩诃波阇波提姨,温慈惠和世间稀。
   为解太子零丁苦,义嫁王上做续妻。
  
   姨母不减生母贤,相夫教子日宵旰。
   珍视太子如己出,鱼水和谐人称善。
   光阴似箭瞬间走,日月如梭不停留。
   春来秋去满七载,太子发蒙把师投。
   初读五明轻松过,发奋再读四吠陀。
   二六读尽天下书,天纵英才显高卓。
  
   太子灵慧人罕匹,闻一知十难延师。
   广求鸿儒来任教,俱为才绌愧辞职。
   通文达艺世无双,又学拳术习刀枪。
   弓马娴熟冠天下,虎略龙韬腹中藏。
   宫中比武决雌雄,太子高居第一名。
   七面铁鼓一箭穿,全凭力挽射雕弓。
  
   文武双全夸英俊,太子天竺独出群。
   转轮圣王应如是,朝臣黎民俱欢欣。
   净饭大王心中喜,赖有储君国无虞。
   只待归政时节到,金凤颁诏不迟疑。
   为断太子修行念,鸾歌凤舞日夜欢。
   管弦不足增喜色,又造琼楼搏笑颜。
  
   太子天生仁德厚,志存高远非俗流。
   不为荣华迷慧眼,常向宫外思患忧:
   阎浮众生皆平等,偏划等级分阶层。
   尊卑贵贱各有差,云泥之别令人惊!
   杀伐争霸造冤孽,弱肉强食惨流血。
   生灵涂炭苦无尽,何得大法救三界?
  
   人间苦难万千重,太子目睹痛伤情。
   尽日愁眉锁不展,云悲海思郁满胸。
   触景伤怀王上忧,旧愁未解添新愁。
   忌惮太子修行去,还从声色把心收:
   耶输陀罗乃王亲,天臂公主美逸群。
   若娶娇妻为羁绊,冰消雪化可回春!
  
   夫妻恩爱乃天伦,洞房花烛最温馨。
   十六娶得贤公主,太子艳福羡煞人。
   窈窕淑女美如花,大雅君子貌清嘉。
   燕尔新婚甜如蜜,神仙眷侣乐无涯。
   梦熊之喜赖厚德,麒麟送来罗睺罗。
   娇妻爱子荡心海,优游岁月享快活。
  
   芙蓉并蒂乐未央,太子欢颜在庙堂。
   积善之家庆有余,宫中喜坏净饭王。
   发愿垂恩弘公益,广行德政开新纪。
   功行圆满辞宫阙,好教少主展鹏翼!
   天下谁人爱清贫,安富尊荣可销魂。
   王上密布绮罗网,翘待传位奏捷音!
  
   竹烟波月笼芬芳,日出翠林还素妆。
   太子迷情云雾散,心系苍生英气扬。
   妻贤子乖虽云乐,济世天职怎可舍?
   安能无视娑婆苦,饱食终日溺声色!
   移商换羽曲不休,珠歌翠舞繁生愁。
   喧嚣惹得太子厌,欲出王宫作郊游。
  
   从来知子莫若父,王上心下费踌躇。
   久锁深宫人当闷,郊游又惧禅心舒。
   急令满城清街道,又命绸缎妆新貌,
   不使太子见凋敝,免生枝节惹烦恼。
   千叮万嘱随行人,察言观色须用心。
   喜怒哀乐俱奏报,风雨无阻早回音。
  
   御者车匿扬长鞭,香车逸驰骏马欢。
   满街游人招手笑,山呼万岁闹喧天。
   香车辚辚出东门,路旁蓦现一老人。
   弯腰驼背须发白,步履蹒跚苦呻吟。
   太子目睹心战栗,愁眉锁眼问车匿:
   此老衰朽缘何故,个中原由可知底?
  
   人生有幼就有老,衰朽何须究根苗?
   天道自然寻常事,循环往复路一条!
   衰相本非天生就,亦非突然变佝偻。
   冰冻三尺为苦寒,积日累久侵不休!
   太子聪慧人罕匹,竟发此问太稀奇。
   车匿思绪若潮涌,不知如何来解析!
  
   不见应答迭相问,焦躁太子追询紧。
   车匿无奈道实情,好似晴天霹雳震:
   露往霜来野草枯,人到暮年若残烛。
   阎浮众生皆如此,魂魄还须入丰都。
   太子伤情人老患,悲不自胜五内寒。
   游兴尽消长叹息,遂令香车转回还!
  
   太子回宫神黯然,王上焦灼心难安。
   复令侍臣增仪仗,再促出游解愁烦。
   车匿驾车出南门,路旁惊现一病人。
   形销骨立若枯木,蜷曲哀号几断魂。
   太子观见心如捣,又向车匿问根苗:
   病躯缘何惨如此,众生病疾可勾销?
  
   车匿敛容苦坦言,病魔肆虐遍大千。
   阴阳失调乃病源,无人幸得免疾缠。
   太子惊悚面如灰,若行江心船断桅。
   满怀惆怅兴悲叹,哀怜众生泪欲垂。
   愚痴暗惑障人目,五欲横阻登天路。
   灵台无计解困厄,愁云惨淡返王府。
  
   香车匆匆转回宫,惹得王上心担惊。
   质询车匿明就里,复纵声色求安宁。
   不见太子展笑颜,王上忧惧如临渊。
   追增美女与智士,伴随太子去寻欢。
   三街六市俱妆新,奇花异草美园林。
   慈父用尽万般计,不使麟子再伤神!
  
   太子不忍拂慈意,再出郊游纵车骑。
   驱车径奔城西门,路遇送殡众悲啼。
   招魂灵旗随风摆,四人抬棺迎面来。
   鬼哭神嚎动天地,六亲眷属痛伤怀。
   太子嗟叹人亡故,耳闻悲声心凄楚。
   披麻戴孝状惨戚,掩面洒泪不忍睹。
  
   人间有生就有死,命在旦夕人不知。
   可怜天下众有情,犹纵声色若风痴。
   太子胸中骇浪翻,欲返王宫求心安。
   为因王上厌早归,车匿畏怖忙加鞭。
   骏马奋蹄追风云,香车驰驱入园林。
   盛装娥眉齐踊跃,蝶飞蜂舞献殷勤。
  
   足智多谋优陀夷,预奉王命巧设局。
   精挑细选美婵娟,专候太子来停舆。
   秋波送媚掀情澜,搔首弄姿撩心弦。
   更有妖冶投怀抱,莺啼燕语赛蜜甜。
   太子淨心似莲花,冰清玉洁全无瑕。
   独悯众女太愚黯,老患将至竟不察!
  
   王上苦心为江山,谋臣奉命理亦端。
   奈何太子厌红尘,竹篮打水叹枉然。
   幕后急坏优陀夷,粉墨登场下说辞。
   推心置腹谈友道,舌灿莲花绕情丝:
   少年爱欲乃天性,蜂采花蜜为香浓。
   若非巫山行云雨,怎得子嗣来传宗!
  
   人情世事皆洞明,苦口婆心见真情。
   竭忠尽智优陀夷,教人如何不动容!
   太子闻言生感慨,恳切致谢袒胸怀:
   莫道爱欲乐无尽,人生无常究可哀!
   君看粉黛相逐欢,应晓老患在眼前。
   我欲因之兴慈航,普度众生解倒悬!
  
   日落西山鸟归巢,人去园静复寂寥。
   太子郁郁回王宫,海天愁思神燋劳。
   王上急令召群臣,议除太子厌世心。
   众口一辞推五欲,俱云声色可建勋。
   智穷才尽乏善策,王上无奈循旧辙:
   促令粉黛连宵舞,更添宫童助狂歌!
  
   滚滚红尘弥千秋,鸿鹄燕雀难同俦。
   酣歌恒舞人欢悦,难消太子救世忧。
   忧心如捣欲散心,轻车简从出北门。
   思绪万千叹无常,阎浮树下起逡巡。
   蓦然回首挑眼帘,忽见沙门入林园。
   衲衣振锡移健步,飘飘若仙自悠然。
  
   太子油然生敬心,满面春风迎佳宾。
   笑问客从何处来,缘何装束异常人?
   邂逅相遇惬意浓,沙门从容道衷情:
   不着俗装君莫怪,为缘末学是野僧!
   生老病死苦无常,功名利禄太荒唐。
   遁迹山林修大道,欲求妙谛救八荒!
  
   高山流水遇知音,太子闻言倍欢欣。
   神采飞扬向沙门,披肝沥胆舒胸襟:
   鄙人心思与君同,哀怜浊世苦无穷。
   怅憾空有补天志,手无彩石难建功!
   今日听君一席话,恰似明灯胸中挂。
   欲从苦海救众生,还须勤勉修正法!
  
   太子言罢再定睛,沙门忽然逝影踪。
   疑是天神来点化,誓志出家去修行。
   郊游归来见王上,酣畅淋漓诉衷肠:
   儿欲山林修道去,好救众生脱灾殃!
   父王放眼看阎浮,生来病死万重苦。
   若无慈航来接引,无涯苦海哪得渡?
  
   王上闻言如雷震,撕心裂肺泪沾襟。
   浑身战栗如筛糠,手抚太子吐哀音:
   麟儿切莫做此想,少年出家非良方。
   应知嗣位责任重,岂可草率辞家邦!
   山野修行若飞腾,羽毛未丰难凌空。
   若欲得道酬壮志,年逾不惑方可行!
  
   太子恭敬回父王,孩儿辗转复思量。
   总为解脱人间苦,方欲出家寻锦囊。
   父王若要儿易辙,得偿所愿自回车:
   世无老患和死怖,更无有情染疾疴!
   若得新桃换旧符,不损不灭皆乐土。
   孩儿便消修行念,长留宫中伴父母!
  
   太子挚诚表心愿,王上蹙眉话凄然:
   生老病死不由人,为父怎能保万全!
   山川草木各不同,俱为天生地造成。
   春风夏雨冬飘雪,纵是神仙亦难更!
   应怜百姓寄厚望,该当继位兴家邦。
   莫为浮云遮望眼,空劳神思徒奔忙!
  
   王上苦口论纵横,欲求太子心转篷。
   鸢飞鱼跃途各异,天上水下难偕行。
   太子恭敬听端详,宿愿难偿志愈刚:
   既然生灭不能除,还请父王且松缰!
   漫道兴衰皆自然,事在人为天地宽。
   为救众生修大道,孩儿自当力争先!
  
   净饭大王心凄凉,痛似刀割腹中肠。
   情知覆水难再收,犹思网罗制翱翔。
   管弦丝竹满宫楼,红烛歌舞夜不休。
   娉婷袅娜争献媚,余音绕梁弄风流。
   王公大臣如穿梭,花言巧语纷絮聒。
   宫娥彩女紧相随,严防脱身闹风波。
  
   耶输陀罗柔情浓,冰魄雪魂系麟童。
   怡然自得享天伦,如沐春风乐深宫。
   鸿稀鳞绝如隔山,耳目失聪使人怜。
   风雨欲来浑不觉,独守罗帷空缠绵。
   太子少见不为怪,揣度身为国事碍。
   人间多少春闺梦,尽向痴心寻悦恺!
  
   笙歌鼎沸徒自喧,太子静室远翩跹。
   笼中苍鹰思高飞,欲拔万累翔云天。
   树高千丈不忘根,羊羔跪乳缘感恩。
   出家修道非无情,为救众生断尘心。
   托钵行脚万里行,参禅悟道求大成。
   待到娑婆换新貌,家人亦在福荫中。
  
   聚合离散皆由缘,秋风萧瑟百花残。
   脂粉神疲歌舞歇,夜阑更深俱沉眠。
   皎月隔窗洒银辉,太子披衣出罗帷。
   凝视酣梦妻与子,蹑足惜别紧皱眉。
   满目狼藉歌舞场,红妆凋残若著霜。
   人间虚幻叹如此,愈坚去意辞家邦。
  
   二月初八弦月夜,太子潜踪出宫阙。
   唤起车匿牵犍陟,事不容缓情急切。
   车匿疑惧问短长,夜半更深去何方?
   太子肃容坦相告,此行欲赴不死乡!
   白马犍陟似风飙,雨鬣霜蹄分外娇。
   若得骋辔出王城,何惧瑶林路迢遥!
  
   车匿畏怖逆王命,高声泣谏天晓行。
   无奈诤言难入耳,默然入厩解缰绳。
   太子轻抚犍陟头,绵言细语道缘由:
   今次伴我仙乡去,月白风清应赳赳!
   娑婆苦难不堪言,欲求妙谛解倒悬。
   君若修善广积德,扬鬃奋蹄勇向前!
  
   半轮皎月揽星辰,光洒妙德铺水银。
   太子扬鞭催登程,犍陟飞跃出北门。
   人似腾云马凌空,天神引路若疾风。
   东方初现鱼肚白,远入青山密林中。
   槃涧溪水潺潺流,禽鸟啁啾跃枝头。
   琪花瑶草舞晨辉,瑞霭缤纷乱眼眸。
  
   阿拔弥河清波扬,夹岸风光如画廊。
   西望都城遥不见,罗摩村旁入仙乡。
   露红烟绿满目鲜,碧野花香蜂蝶旋。
   太子舒心笑颜开,飞身飘下金镂鞍。
   欣向犍陟表谢意,又道辛苦慰车匿。
   赞叹忠勤深感佩,复嘱功成当归去!
  
   车匿悲涕跪尘埃,谏劝太子抛宿怀:
   人间亲情深似海,岂能抽刀两断开!
   含辛茹苦姨母贤,王上衰朽近残年。
   少主若弃家国去,雪上加霜两心寒!
   娇妻幼子赖护庇,花好月圆自欣怡。
   骤然失却顶梁柱,雨泣云愁谁怜惜!
  
   车匿雄辩逞健舌,情真意切暖心窝。
   太子蘧然生感慨,鞭辟入里说娑婆:
   人悦聚合悲别离,应晓聚散自有期。
   亲眷欢聚时无多,缘尽无常各东西!
   君看山间同林鸟,清晨分飞暮归巢。
   人世聚散皆如此,莫为别离哭嚎啕!
  
   太子澄澈说因缘,绝妙好辞别样鲜。
   车匿打翻五味瓶,满怀凄楚复谏言:
   纵使因缘有时尽,少主去留全由心。
   应怜父老思念苦,修道何必遁山林!
   锦衣玉食享日久,怎堪荆棘伴虫兽。
   山长水远烟云渺,天涯海角风雨骤!
  
   太子禅心坚如磐,志在青山绿水间。
   渴求修道广济世,紫陌红尘不流连。
   毅然脱下璎珞衣,复摘宝冠弃珠玑。
   抽剑削尽满头发,身披袈裟立晨曦。
   叮咛车匿速返宫,敬向父母诉真情。
   仰天发下宏誓愿,不成佛道不回城!
  
   青丝落尽变比丘,郁郁嘉木已成舟。
   生离死别肠欲断,白马犍陟泪双流。
   太子慰劝莫悲伤,悠悠岁月来日长。
   跋山涉水功德巨,当脱轮回享吉康。
   远望叠嶂翠云深,近睹贤友两惊魂。
   太子转身迎朝日,徐步踏入苦行林。
  
   晨光熹微寂无声,太子远去失影踪。
   唯有碧水如玉带,川流不息眼前横。
   手托冠发樱洛衣,车匿饮泣几昏迷。
   惆怅满怀神无主,扶抱犍陟长唏嘘。
   愁思良久苦无策,忧郁西行回妙德。
   人若魄散马失魂,腿如灌铅步难挪。
  
   阎浮众生困迷津,兆载永劫苦沉沦。
   欲脱红尘赴净土,慈航不兴难遂心。
   仙童善慧下娑婆,衔命救世布恩泽。
   可怜懵懂众亲眷,总把俗缘结网罗。
   太子修道应壮行,顺水更助一帆风。
   待到佛法换新天,欢呼雷动遍寰中!
  
   注:①释迦牟尼,释迦乃族名,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因为太子降诞时具备一切祥瑞之相,所以命名悉达多。悉达多乃“一切义成”之意,是再好没有的名字。悉达多太子成道之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
   ②摩诃波阇波提是悉达多太子的姨母,天臂国公主,摩耶夫人最小的妹妹。摩耶夫人生下悉达多太子七天后就去世了,摩诃波阇波提自愿代姐姐抚养襁褓中的悉达多太子,呵护有加。被净饭王续娶为王后,世称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悉达多太子是在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细心照顾下长大成人的。

共 735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首长篇叙事诗,详尽地介绍了释迦摩尼出家前的事件:其父净饭大王为了断绝释迦摩尼出家的念头,费劲心思,用美女美景美食来诱惑他,阻止他看到一些悲伤的事情,可是怎么也阻止不了人的生死病老啊,释迦摩尼试图寻找到让婆娑众生脱离生老病死的苦难,坚决出家寻道,这首诗反应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反应出释迦摩尼出家的决心和信心,可惜,我不知道释迦摩尼佛祖到底找到了排除众生生死病老的良方没有?全篇结构缜密,条理清晰,难得的好诗。【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10-16 18:38:28
  我是个不信佛之人,车匿劝他的话没有劝动他倒劝动我了,人生在世没有顾全自己的父母妻儿,说什么大道?再修行也的确不一定非得出家,撇去他不是佛祖的身份,就一个普通人来说,也就是一个自私任性的人而已。当然我不是佛祖,我理解不了他的心思。我只当他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神的立场,阿弥陀佛。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10-16 18:40:16
  能把一部书用这么简洁的诗来写清楚且总结到位,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给作者敬礼!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3 楼        文友:渤海渔翁        2018-10-17 08:23:43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