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团队意识(随笔)
楚汉相争,韩信得不到重用离开刘邦。萧何月下追韩信,劝说刘邦封韩信为大将,韩信设十面埋伏击败项羽,逼项羽乌江自杀。韩信战功卓著,后人不感兴趣,唯独对那句歇后语:“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津津乐道。
人多势众,固然是人之所求。但一盘散沙,就要另当别论了。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因势单力薄向天下广发檝文,天下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响应。诸侯共推四世三公的汉朝名相之裔、兵多将广、实力雄厚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众诸侯歃血为盟,约定共听袁绍调遣“同扶国家”。袁绍手握兵权任人唯亲,让没有多少能力的同胞兄弟袁术担当重任。孙坚出兵袁术不发粮草,导致孙坚兵败。步弓手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董卓兵败已定退避长安。曹操力劝袁绍乘胜追击,袁绍却和众诸侯按兵不动错失良机。众诸侯之间为己私利发生摩擦,各怀鬼胎,逐渐离散。
董卓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仍把持朝政乱杀无辜,朝野内外人心惶惶,司徒王允利用侍女貂蝉使美人计,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引起董卓和吕布内讧,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
十八路诸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占有明显的优势,诛灭董卓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袁绍却目光短浅,赏罚不明,任人唯亲,纪律涣散,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结局令人大失所望。十八路诸侯没有办到的事情,却让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子诛杀董卓成功。司徒王允和貂蝉的精诚合作,胜过十八路诸侯二三十万人马。当然,貂蝉不能和弛聘沙场的将军们相提并论。
一个大型企业和一个小团队虽有大小之分,性质却大同小异。
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政府,期间镇压了无数次农民起义,却奈何不了区区三万多人的八国联军。当时京畿一带是我国的北方重镇,占有天时地利人和,驻防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团民五六十万,从兵力对比上看,平均四十人自家门口睹他们一人绰绰有余。然而,西太后慈禧不顾国家安危,带领皇室大臣仓惶西逃,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并且长驱直入,烧杀抢掠,一把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一国之君出逃,自上而下人心惶惶,指挥系统失灵,下层官兵综有心而无力,清兵和义和团各自为战,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以至于偌大的北京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清政府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四亿两白银,而后镇压义和团。这是小联合团体pk大团体的结果,也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一盘散沙的结果。
清政府为何灭亡诸多原因,勿用多叙。民国初期,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国民政府在蒋介石率领下的北伐军,誓师北伐和张学良东北易帜,形成南北呼应。抗战爆发,面对外敌入侵,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协同作战抵抗外倭,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争取到民族独立解放。中国四万万同胞不甘心做亡国奴,同心协力众志成诚,充分显示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号称八百万军队的国民党,由于派系林立,为自己保存实力,互相掣肘,拥兵自重。最终却敗给了少于自己几倍的共产党军队,结局退守台湾。
以史为鉴,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做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它有无凝聚力。再大的企业,都是依靠下属众多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领导干部多于创造价值的员工,和龙多不下雨没什么区别。长此以往,企业利润与开支不成正比,企业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人多未必是坏事,关键是否有同心协力的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