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随笔·家园)
靠海的区域,秋天里最美的风景,应该是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抬头仰望,总有一种被感动的快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童年在平原长大,没见过山海,也很少见到高楼大厦,几间砖瓦房和炊烟袅袅几乎就是生命背景的全部。那时候蓝天白云真的是太纯净了,纯净的几乎找不到一点点回忆,就像父母之爱大爱无形,看着点点滴滴,但细想起来又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当时最大的想法就是到远处去,到能看得见山,看得见海的地方,或者万家灯火作为归宿,我们头顶上的那片蓝天白云对我没有什么诱惑力。
那个时候也照相,有一些黑白色老照片自然古朴,可是看不到当时天的颜色,也看不到云的归宿,高中时已经有了彩色照片,可又都是在照相馆里照的居多,一些虚假的风景,一些道具般的服装寄托了那时的幻想,但真正走出来以后,豁然回首,才懂得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我有一张照片是一九八八年五一节照的,已经是午后时分的北湖,我穿一件白衬衣若有所思的站在一棵柳树旁,背景就是蓝天白云,和吹弹可破的湖水,没有白莲,也没有柳树成荫,只是很简单的人物照片。
我曾经很不喜欢这张略显呆板的纪念照片,高三的五一节也没有什么值得想念的东西,已经不可能记清拍照的那一瞬间我在想什么,但是空洞的眼神里满满都是青春呀,或忧伤,或勇敢,或者干脆就是痛惜拍一张彩照需要十元钱。因为年龄,也因为对未来走出去的渴望太甚,我总喜欢一些美轮美奂的虚拟,反而这张真实的回忆照片被我压制了很多年,一直到二十几年后有位济南的朋友去我老家,无意间才从一本老相册里找了出来。
朋友很喜欢那种不浮夸的背景,因为也觉得我照片上拍的很丑吧,笑着说:“你看看照片里天多蓝呀。”我那个时候才很认真审视照片,发现如果不仔细看我本人,一九八八年的春末还是很有意思的,那白云像是一艘小舟横在波光鳞隐水中,有一种悠然自得,也有一种漫不经心,仿然在藐看人间的一切,或者说在嫉妒那个什么也不知道的我。也许有这种清澈透明的蓝天白云,反而更显得我有点傻乎乎了。
我微笑着说道:“这应该是我离开县城前最后照的个人照片了。当时根本没考虑背景之类,也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我遇见的那个摄影师匠心独运,才有这么美丽的景色被无意留住。”
朋友笑着说:“也许那时都是这种锦绣景色吧,只是大家都太忙了,根本观察不到。高三的人哪里有太多的时间看云呀。”
承认他说得很有道理,我拿起照片仔细端详,这次看到的是自己,那段青春对我而言没有什么光彩之处,就是凭借一种本能搏杀,我给自己划定了目标就是远离,远离家乡和庸俗,寻找一种海市蜃楼,就像家乡虽然有我钟爱的女孩,可也留不住我的心。我呲牙笑了:“从这张照片里能读出什么?简单的蓝天白云,也不是我照的,我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的背影吧。”其实我觉得自己心里很有诗意,毕竟我心里有过蓝天白云,只是她不属于我罢了。可是那种梦谁没有过呢?一
朋友说看我的眼神,几十年前和现在一模一样,都是那种怀才不遇或者玩世不恭,总有一种忧伤的情绪。我看看哥们儿,忽然感觉到他的不平凡了,他说得对,也许几十年间我都在无奈的走,但未失一片童心,只是我的世界里少了那片蓝天白云吧。我变化了多少呢,如果不是说我已经大腹便便,不再是那个翩翩少年,恐怕心里依然是那张照片里的影子吧。眼神执着但又空洞,在蓝天白云下苦苦寻找真正的自己,可并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心的。
忽然想拿一把吉他,在这个海边的城市里,轻轻唱起那首歌谣: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等着我,无论我在天涯还是在故里,也无论我是青丝白发,还是那个羞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