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那一片鲜艳的枫林(散文)
多次去本溪赏枫,时间久了,不免有些乏味,也想去另外的山岭,看看别样的枫林,别样的风景。
那天,我独自驱车200多公里来到了丹东的大缸山,抬头仰望,山坡那一片一片染着红色的枫林,如火焰般的枫叶随风舞动,像追逐的波浪似的,令人心颤。
经过两个小时的攀爬,我终于登上了山岭的最高峰。极目远眺,那山、那岭、那一片一片鲜艳的枫林……
我静静地观察山的形状,山峰顶部有一块岩石,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且形如大缸的倒扣状,连底部的缸沿都清晰可见。我暗暗钦佩大自然的钟灵神秀、鬼斧神工!
除了神似的大缸外,周围还有山花以及许多丛生的灌木,它们在秋光中结着鲜艳的果实。当然还有鸟儿,啾鸣着不时地在我的眼前飞来飞去……
此情此景,不仅令我视野开阔,浮想联翩篇,而且令我神驰遐想。
走在下山的枫林里,枫林红似火,枫叶形状各异,有五角形的,有七角形的。颜色有红色的、深红的、紫色的、渐变色的,给人一种燃烧岁月激情、蓬勃向上之感……
此时,越走我越能感受什么叫“层林尽染”,什么叫“秋色醉人”。我随手摘下一片枫叶,放在手掌心,刹那间,那植物叶片的质感注入我的神经。那五角的颜色通红通红,仿佛被刚刚染过;那小巧玲珑的叶片,柔软安静地躺在我的手心里,像个工艺品,不容触摸,不容弄脏。我爱不释手,掏出随身的小本本轻轻地夹在里面。
由此我想起唐代大诗人对枫林描绘的千古绝句,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出了诗人对枫林的眷恋和美好向往;诗仙李白的“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描写了诗人对枫叶的不舍之心境;诗人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意在写夜色阑珊时枫叶在秋夜的伤感。
为此,我也赋诗一首:半是枫叶半似火,枝挂山腰飘欲落,天外来客层林染,秋诗篇篇处处歌。
枫叶的美,美在内涵,美在本质。这种美也是与人的欣赏情趣联系在一起的。
那次,在绿石谷赏枫叶,本来去时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可是在观赏中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我躲在一棵枫树下,看到雨珠一滴一滴地落在枫叶片上,晶莹剔透,滚来滚去,很快又滚落下来。此刻,娇艳欲滴的枫叶在雨珠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艳丽耀目。
漫步林丛中,枫香弥漫着山间,枫林山下,有一股清澈的山泉在流动,溪流飘着一片片红色的枫叶,随之缓缓而流,优美的五角形状,自由自在的神态,让人遐想,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