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星月】斟字酌句赏《合欢树》(赏析)

精品 【星月】斟字酌句赏《合欢树》(赏析)


作者:尹宪辉 举人,520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36发表时间:2018-10-20 23:20:01

共 3681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读了尹老师的赏析,我也大致了解到了史铁生这篇《合欢树》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写他十岁那年作文得了一等奖,为以后的所走的文学道路做了铺垫和预知。第二部分写他二十岁因为患病双腿开始残疾变得瘫痪,医生都已经宣布没有希望了,而他的母亲却迟迟不肯放弃,到处为他寻医问药,用尽了各种方法,后来腿的根治彻底没有了希望,母亲见他喜欢写小说,又不辞辛劳,到处奔波,无论风霜雨雪,推着他去看电影,为他借书。第三部分写他的小说获奖了,但是日夜操劳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他多希望母亲能够看到自己获奖啊!因为这份荣耀不仅是自己的骄傲,更应该成为母亲的骄傲,是母亲的那份绵绵不绝的爱成就了他。第四部分写他为了逃避逝去母亲的伤痛,搬离了曾经和母亲一起居住的小院。母亲虽然走了,但她种的合欢树却日益繁茂,也许是一种久违的母爱召唤,他再次回到小院,但车却摇不进小院了,只剩下一种彻骨的遗憾。文章写了一个为了儿子呕心沥血的母亲,写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撕心裂肺的思念。尹老师的对这篇文章的点评非常精彩,条理清晰,可见对文章理解得非常深刻透彻。好文,推荐阅读。【编辑:彩蝶飞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02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0-20 23:22:04
  感谢尹老师赐稿星月,问好。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10-24 11:34:37
  问好!彩蝶飞舞文友!辛苦了!多谢!———我拷贝了原作,史铁生的原文,欢迎阅读!
2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0-20 23:24:15
  没有读过《合欢树》,但是读了尹老师的点评,等同于读了全文,尹老师的点评非常细致到位,可见对这篇文章的厚爱。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2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10-24 11:37:23
  我拷贝了原作,史铁生的原文,欢迎阅读!——前天,我就准备拷贝,结果,拷贝不上去,说是没有实名认证!又叫再次认证。【需要等待,所以,今天才可以拷贝——史铁生的原文了。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0-20 23:25:53
  史铁生的文章在儿子的语文教材里读过,非常感人。欢迎老师继续支持星月,期待您的更多佳作。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10-24 11:38:55
  【感谢彩蝶飞舞文友的费心编辑,多谢赞美,好评!过奖了!多谢!祝好!创作丰收!
4 楼        文友:柏丫        2018-10-22 07:45:53
  因为原文生动,所以感人;因为读之深悟其情,评析才是这样令人动容。欣赏尹老师文字,感谢分享星月。
回复4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10-24 11:42:04
  问好,柏丫文友!欢迎光临!
   感谢你的好评,认可!多谢!祝好!开心如意,创作丰收!
   ——
   很喜欢柏丫的大作!赞一个!
  
   —我拷贝了原作,史铁生的原文,欢迎阅读!
   ——前天,我就准备拷贝,【给你们阅读方便。结果,拷贝不上去,说是没有实名认证!
   又叫再次认证。【需要等待,所以,今天才可以拷贝——史铁生的原文了。
5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10-24 11:09:19
  史铁生的散文:《合欢树》原文阅读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字数:1873字】
6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0-24 12:23:32
  感谢尹老师分享原文,得以让我们大饱眼福。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6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10-25 13:59:28
  欢迎光临!彩蝶飞舞文友!
   感谢你的好评,认可!多谢!祝好!开心如意!
7 楼        文友:尹宪辉        2018-10-25 13:58:15
  复活的小树苗,现在,就是一轮——母亲的小太阳!它给苦难悲惨的母亲心里,照进一缕微弱的阳光,照亮了 她 [他?????????]灰暗的肺腑,温暖了她早已冰冷、冻僵了的心房!
8 楼        文友:孙彩文        2018-10-26 16:53:34
  结构方法值得借鉴!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